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全反式维A酸(ATRA)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SCL-1)表达生存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方法分别检测γ-IFN、ATRA作用前后SCL-1细胞株生存素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γ-IFN处理后,生存素在SCL-1细胞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ATRA可以增强γ-IFN对生存素的抑制作用。结论 γ-IFN联合ATRA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生存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对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株的增生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分析咪喹莫特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增生,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晚期形态改变,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的程度,细胞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的表达.结果 咪喹莫特可明显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增殖,并可导致其形态学改变.经0.150mg/mL咪喹莫特作用后24h,SCL-1细胞早期凋亡率最大,达47.23%;作用48h,可见典型凋亡小体.SCL-1细胞凋亡程度随咪喹莫特浓度增高、作用时间延长呈递增关系,经咪喹莫特作用后可上调Fas和下调bcl-2基因表达.结论 咪喹莫特可明显抑制SCL-1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差异表达最显著的蛋白,并探讨其与CRC疾病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83例CRC患者手术标本,包括患者的CRC组织,正常大肠黏膜组织,转移的淋巴结以及部分患者同时长有的大肠良性息肉。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新鲜的CRC与正常黏膜组织以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找出兴趣蛋白后,用Western blot法在新鲜的CRC与正常黏膜组织,以及不同的CRC细胞株中验证;用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包埋的CRC、正常黏膜、良性息肉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该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RC细胞株在丁酸钠(NaB)诱导分化后该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2D-DIGE分析和MALDI-TOF-MS鉴定结果显示,CRC组织中硒结合蛋白1(SELENBP1)表达丰度比正常黏膜组织明显降低2.54倍(P<0.01)。Western blot示,CRC组织中SELENBP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配对的正常黏膜组织[(0.76±0.37) vs. (1.46±0.56)](P<0.001),SELENBP1的表达在CRC细胞株中普遍降低。免疫组化示,SELENBP1的表达评分在CRC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中分别为1.25±0.78和2.02±0.7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高、中、低分化的CRC组织中分别为1.75±0.53,1.29±0.41,0.89±0.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期的CRC组织间、良性息肉与正常黏膜间、转移淋巴结与其配对的原发癌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CRC细胞株经NaB分化诱导后,SELENBP1表达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CRC组织SELENBP1表达降低,SELENBP1表达降低与CRC低分化程度有关,但与疾病进展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肾小球miRNA表达谱的变化,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DN肾小球miRNA表达谱的影响,确认在DN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miRNA.方法 8周龄KKAy小鼠随机分为氧沙坦治疗组(10 mg·kg-1·d-1)和非治疗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于20周龄检测体质量、随机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观察肾脏形态改变.应用磁珠灌注法分离肾小球,提取总RNA,应用Affymetrix GeneChip miRNA芯片,分析KKAv小鼠肾小球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以及氯沙坦对microRNA表达谱的影响.结果 KKAy小鼠的体质量和血糖较正常对照C57BL/6组小鼠显著升高(均P< 0.05),氯沙坦治疗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KKAy小鼠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539.71±100.23) mg/g比(728.00±177.19) mg/g,P<0.05]和肾脏病理损害,而对血糖无影响.miRNA芯片分析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C57BL/6小鼠相比,20周龄KKAy小鼠肾小球内10个miRNA的表达上调;12个miRNA的表达下调.与KKAy非治疗组小鼠相比,20周龄氯沙坦治疗组KKAy小鼠肾小球内共有4个miRNA表达下调,其中miR-503和miR-181d在KKAy非治疗组小鼠肾小球内的表达显著上调,氯沙坦治疗可抑制其过表达.结论 miR-503和miR-181d在糖尿病KKAy小鼠肾小球内的表达显著上调,氯沙坦治疗可抑制其在糖尿病状态下的异常表达,可能为糖尿病肾病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5.
应用亲和层析法提纯我室自制的抗胰癌单克隆抗体4C_6,经固相氧化法标记~(131)I,腹腔注入荷人胰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经体外扫描,观察单抗4C_6在不同时间的定位能力及其生物学分布和代谢情况。结果表明:投药后48h~168h,随非瘤组织本底的消减,肿瘤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聚集,与对照组全身均匀分布不同;显像最佳时间为投药后120h,此时,T/NT比值除血、甲状腺外,均大于3,与对照组均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每g瘤组织的放射性百分比,于投药后120h达6.87%ID/g。结果说明单抗4C_6对胰腺癌具有一定的定位能力,可望用于胰腺癌的临床放免显像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Ⅱ(CA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CAⅡ在12对新鲜配对的CRC和远癌黏膜中的表达。再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Ⅱ在配对的64对远癌结直肠黏膜和CRC,20个转移淋巴结及27个息肉中的表达,比较各组间表达的差异。分析CAⅡ表达与CRC的部位、分化及临床病理分期间的关系。 结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远癌黏膜CAⅡ/tubulin灰度比为2.48±1.68,癌组织为1.33±1.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免疫组化显示CAⅡ的表达评分远癌黏膜为(2.81±0.48)分,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和腺瘤)为(2.56±0.51)分,CRC为(1.30±0.89)分;按上述3种组织的顺序评分逐步显著降低(P<0.05)。在转移淋巴结中为(1.35±0.67)分,表达与配对原发灶相似(P>005)。CAⅡ的表达在不同部位和分化程度的CR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表达与Ⅰ,Ⅱ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CAⅡ在CRC中表达的下调,是CRC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与分化、分期和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明确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皮损组织与正常人皮肤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收集PV皮损组织及正常人皮肤组织。提取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选择在PV皮损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V患者角质层和真皮层二维凝胶电泳鉴别蛋白总数分别为(1961±21)和(1928±49)个,确定差异表达蛋白30个,其中14个被鉴定分型:包括角质1型细胞骨架(K1C10、K1C14、K1C15、K1C16)、角质2型细胞骨架(K2C1),肌动蛋白(ARP3,ACTA,ACTBM),热休克蛋白(PHB,HSPβ1,CH60),中心体蛋白(CP135),膜联蛋白(ANXA4、ANXA5)。结论:差异表达蛋白可能在PV的病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潜在的PV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桥粒芯糖蛋白3(Dsg3)对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PV患者12例,正常人22例,提取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检测Dsg3刺激下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分析PV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PV患者PBMC在Dsg3刺激下Th2型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为12.17% ± 5.32%,Th1型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为4.08% ± 1.50%;未经Dsg3刺激的阴性对照组分别为9.84% ± 5.41%和3.91% ± 1.38%。PV患者PBMC在Dsg3刺激和无Dsg3刺激时的Th2型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 < 0.05);Dsg3刺激下PV患者T淋巴细胞发生增殖,CD4+ T淋巴细胞增殖率为4.65% ± 3.28%,显著高于正常人(P < 0.05)。结论 Dsg3可诱导PV患者CD4+ T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增殖,且主要为Th2优势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术前免预置双J管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对271例术前免预置双J管输尿管软镜碎石患者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统计一期手术成功率;结石碎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71例患者一次性软镜鞘置入并一期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3%(252/271)。术后3d所有患者常规泌尿系CT平扫复查,结石负荷均有明显的减轻,术后一月拔除双J管,术后2月复查结石清除率达到91%(247/271)。271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其中260例于术后48h内自行停止,一例患者较为严重的血尿予以绝对卧床止血药物应用等保守治疗后3~4d出血停止。另本组3例患者术后发热,诊断为尿脓毒血症,其中的2例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在ICU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后痊愈。271例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7±0.3)d,手术时间平均为(37.6±6.0)min。271例患者的住院费用平均为(15655.32±133.54)元。结论术前免预置双J管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技术安全可行,可以减少术前放置双J管对患者的身心创伤和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40.
SLE患者T淋巴细胞4—1B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T淋巴细胞上共刺激分子4-1B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活动性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前后4-1BB的表达.[结果]SLE患者CD4+T和CD8+T细胞表达的4-1B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抗CD3单抗体外刺激后CD4+T和CD8+T细胞表达的4-1BB均显著高于活化前(表达百分率为26.13±7.25和24.12±5.47,P<0.01).SLE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前后CD4+T细胞上4-1BB的表达均高于CD8+T细胞上4-1BB的表达(均P<0.01).SLE患者淋巴细胞活化前后的4-IBB+CD4+T细胞百分数均与IgG和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r=0.623,P<0.01,r=0.407,P<0.01,r=0.605,P<0.01,r=0.463,P<0.01).[结论]SLE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前后CD4+T和CD8+T表达的共刺激分子4-1BB均明显升高,4-1BB可能参与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及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