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K-Ras突变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敏感细胞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K-Ras突变对于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细胞的EGFR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K-Ras突变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肺癌细胞HCC827(EGFR突变,K-Ras野生)和H292(EGFR、K-Ras均野生),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转染K-Pas突变质粒和空白质粒后各细胞对EGFR抑制剂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 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细胞HCC827未转染K-ras突变质粒对吉非替尼(Iressa)的IC_(50)为0.007,转染后对Iressa的IC_(50)为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H292未转染K-ras突变质粒对Iressa的IC_(50)为0.04,转染后对Iressa的IC_(50)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A549(K-Ras突变)对Iressa的IC_(50)为12.8,与转染K-ras突变质粒的细胞HCC827及H2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野生型或突变型EGFR出现K-Ras突变均可引起吉非替尼耐药,其程度与K-Ras突变的细胞株相当.  相似文献   
32.
SLC35F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人类溶质载体家族35成员F2(SLC35F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于我中心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52例,43例使用Trizol法处理肿瘤组织提取总RNA,9例将手术切除标本制成冰冻切片,使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分离得到NSCLC组织中的单一纯净癌细胞提取总RNA,两组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 SYBR GREEN法检测SLC35F2基因表达,并与癌旁正常肺组织进行对比.结果 普通方法与LCM方法检测的SLC35F2基因在NSCLC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NSCLC 2.460±0.970比癌旁正常0.006±0.001,P<0.05),相关性分析及方差分析均证实病理分期与SLC35F2在NSCLC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明显相关(早期0.30±0.14比晚期4.80±1.93,P<0.01).结论 SLC35F2可能是与NSCLC发病相关的原癌基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个体化的反馈教学方法在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3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个体化的反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双向评估成绩,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 全部60名学生均完成了外科学总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训练.在第一次教学评估中,两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1.2±11.6)分和(84.4±9.0)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在外科学总论结业考核中,实验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考试成绩为(87.1±3.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3.9±5.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73.1±7.7)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0.1±11.5)分,双向评估成绩实验组学生高于对照组,但是这两项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的反馈教学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4.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技术难点及对策。方法2006年9月~2008年5月,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91例。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方法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1例,右肺中叶切除12例,右肺下叶切除20例,左肺上叶切除18例,左肺下叶切除20例。结果中转开胸2例。全胸腔镜下完成的89例手术时间(185.8±52.9)min(60~300min);术中出血量50~650ml,平均213.2ml;胸腔引流时间(6.9±2.9)d;术后住院(9.4±3.2)d。乳糜胸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随访原发肺癌中2例分别于术后15、3个月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是需要把握适应证并熟练掌握处理血管和清扫淋巴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5.
36.
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大气道疾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气道良、恶性疾病的效果,探讨其在大气道内疾病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 2002年9月至2007年11月共为44例大气道疾病患者施行硬质气管镜手术,其中原发性气管肿瘤23例,气管肿瘤术后复发2例,其他病变压迫气管11例,外伤后瘢痕形成4例,异物3例,术后肉芽肿形成1例.窄蒂的良性肿瘤行内镜下完全切除;可切除的肿瘤在硬质气管镜下清除肿瘤后开胸行气管部分切除吻合;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或外压性病变,进行气道疏通或放置支架.结果 病变位于气管19例,隆突4例,左主支气管11例,右主支气管10例.良性病变17例,恶性病变27例.共进行54次手术,其中肿瘤根治性切除17次,气道疏通18次,瘢痕清除8次,异物取出3次,支架放置或取出8次.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轻微并发症3例.术后良性病变患者随访16例,失访1例,除3例气管外伤后瘢痕形成外,其余13例随访4~44个月,平均23.0个月,均无复发;恶性病变患者随访23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5~58个月,平均27.1个月,7例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随访均超过1年,仍无瘤生存,无复发;其他患者随访1个月以上,效果满意.结论 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大气道内病变安全、可靠,效果确实,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7.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人肺鳞癌差异性表达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克隆人肺鳞癌肿瘤差异性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人肺鳞癌cDNA消减杂交文库,筛选后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在Gen 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较,最后经RT-PCR验证。结果 成功克隆10个差异基因片段,其中2个为新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C20:AF363068;C34:AY032661)。结论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是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及发现新基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18岁,因间断咳嗽伴右胸部隐痛,发现右肺上叶巨大肿物9个月,于2006年2月20日收住院。此前,患者先后就诊于国内多家大型医院,但均未能明确诊断,曾行经皮肿物穿刺活检,结果显示:少许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肌和血块,畸胎瘤可能性大。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右肺上叶支气管外压性改变,余未见异常。胸部CT表现:右上胸腔巨大肿块影,直径约18cm,密度不均,肿块部分边缘清晰,其余部分与侧胸壁、胸膜顶及纵隔粘连,界限不清,侵及并阻塞右肺动脉主干,纵隔内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及气管。肿块内部可见成堆的不规则斑块状钙化。  相似文献   
39.
硬质气管镜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管支气管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硬质气管镜(硬质镜)结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气管支气管疾病的价值。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0月,应用硬质镜结合纤支镜为23例气管支气管病变者进行了25次手术。男17例,女6例;年龄24~79岁,平均(53·9±14·5)岁;良性肿瘤9例次,恶性肿瘤14例/16次。采用静脉全身麻醉,经硬质镜腔内置入纤支镜对气管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再利用硬质镜器械进行冷冻、肿瘤切除及放置支架等操作,最后以纤支镜止血并处理管壁残余病变。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顺利,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除2例恶性肿瘤根治及1例肿瘤基底浸润广而中转开胸外,无1例因内镜操作原因而中转开胸的病例。术后随访3~32个月,良性病人均生存;恶性者中3例于术后2周至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余11例目前生存,最长已达8个月。结论硬质气管镜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管支气管病变安全、可靠,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40.
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连续完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9.8岁.肺良性病变8例,原发性肺癌及其他肺恶性肿瘤52例.手术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胸腔镜下完成,其中行右肺上叶切除术12例,中叶切除术10例,下叶切除术14例;左肺上叶切除术8例,下叶切除术16例.术中肺血管、支气管以及叶间裂的处理均使用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因淋巴结致密粘连中转开胸1例(1.67%),无术中大出血、术后活动性出血、持续漏气、支气管胸膜瘘和严重金属异物反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全组共完成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钉合切割操作381次,平均6.35次/例,其中肺动脉钉合124次(2.06次/例),肺静脉钉合66次(1.10次/例),支气管钉合60次,叶间裂钉合131次.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随访11.3个月, 无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胸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的使用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主要难点之一,遵循一定原则的精细操作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