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成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0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和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了p53蛋白表达的研究,并对可能影响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病人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了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和Cox逐步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7例(17.5%)甲状腺癌的p53蛋白表达阳性,而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均为阴性;表达阳性的病人其术后复发率较表达阴性者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logrank检验及Cox逐步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p53蛋白阳性表达病人术后复发的风险比是阴性表达者的4.32488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有一定的表达,表达阳性的病人其术后复发率较表达阴性者明显升高,p53蛋白阳性表达是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预后指标。建议应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治疗和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52.
胰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0例胰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 6 3.3% (19/ 30 ) ;VEGF阳性者MVD显著高于阴性者 (P <0 .0 5 ) ;Ⅲ~Ⅳ期组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组 (P <0 .0 5 ) ;VEGF表达及MVD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VEGF高表达 ,VEGF使微血管大量生成 ,促进肿瘤生长、转移 ,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3.
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包括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以及瘢痕形成期等多个过程,整个过程中涉及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多种生长因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与创伤后组织修复关系较为密切的有转化生长因子p(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多种。这些因子在伤愈过程中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作用调节着成纤维细胞、间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以及血管生成、组织连接、创伤修复的相关基因表达。本文就上述各因素与创伤后组织修复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背景:尽管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术中是否应该使用生物补片仍存在争议。目的:分析生物补片修补腹腔镜食管裂孔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11/2009-06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施手术的57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膈肌脚缝合+Nissen胃底折叠24例(对照组),单纯膈肌脚缝合+Nissen胃底折叠同时行补片加强33例(实验组)。对比分析使用补片和未使用补片的治疗结果。结果与结论: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症状控制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并未增加,同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未明显延长(P〉0.05)。短期随访结果说明补片加强修补食管裂孔疝是安全、有效的,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5.
腹腔镜治疗非寄生虫性脾囊肿3例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为3例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脾囊肿去顶减压术,用超声刀切开囊壁,完全暴露囊腔,在囊壁与正常脾脏组织交界0.5cm处切除囊壁,并直接取出.结果:3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脾囊肿去顶减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30min、35...  相似文献   
56.
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血清氨基酸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使机体分解代谢增强 ,能量需求增加 ,呈负氮平衡 ,导致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受损 ,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外科住院患者有 2 5 %~ 6 0 %存在营养不良或免疫机能低下 ,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多 ,恢复缓慢 ,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1] 。多数学者强调在术前、后积极进行营养支持以改善预后。本研究通过比较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短期肠外营养结合肠内普通饮食和要素饮食的效果 ,探讨不同疗法的优缺点 ,为术后营养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为上海华山医院外科 1999年 7月~ 12月间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 40例 ,年龄为 41~ 7…  相似文献   
57.
研究组织蛋白酶D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能否成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40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0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及 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了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研究 ,并对可能影响甲状腺癌病人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时序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19例 (47.5 %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 ,而甲状腺滤泡型腺癌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均为阴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肿瘤大于 4cm及有腺外侵犯者的甲状腺癌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率 (6 9.2 3% )明显高于肿瘤小于 4cm及无腺外侵犯者 (37.0 4% ) (P <0 .0 5 )。经时序检验 ,组织蛋白酶D与甲状腺癌病人的预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但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病人的术后复发率为 2 6 .3% ,表达阴性者复发率为 14.3% ,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组织蛋白酶D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有一定的阳性表达率 ;当肿瘤大于 4cm时 ,发生转移和侵袭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组织蛋白酶D表达阳性者其复发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8.
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2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及其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行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共330例次(292例患者)进行术中的观察及术后随访.分析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方法 、特点及效果.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3 min,并发症率7.3%(24/330),复发率0.91%(3/330),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1 d.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月.结论 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减重与代谢外科的临床研究已经广泛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在欧美等国家, 早在20世纪80年代, 就已经通过临床研究尝试回答减重代谢手术的科学问题, 推动了行业指南的不断更新, 实现了临床实践的标准化, 进而推动了手术的广泛应用, 也推动了关键证据的积累, 使得减重手术的代谢获益得到认可。在领域内的重大问题形成共识之后, 临床研究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我国的减重与代谢外科临床实践相较于国外开展较晚, 临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较少, 且对该领域的贡献有限。但是我国的临床实践开展广泛、患者群体大、手术质量高, 可通过开展临床研究的标准化引领、广泛的合作以及规范化数据管理等方式, 探索临床研究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0.
病例:男,79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1年入院.既往体健,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体检发现双侧腹股沟区肿块均为3 cm×3 cm大小,肿块未进入阴囊,直立时出现,平卧时可自行消失,咳嗽时肿块有明显冲击感,诊断为双侧腹股沟直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