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姚涛  崔琦  何伟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7):1279-1282

目的:评估干眼患者泪液结晶图中外层透明带的临床意义,探索评估泪液脂质层的新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2018-05/2019-07于在我院就诊的干眼患者47例47眼(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所有入组患者均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采用DR-1泪膜干涉成像仪行脂质层分级检测,眼表综合分析仪行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和泪河高度检查,采集泪液行泪液结晶试验,拍摄泪液结晶图全貌,使用Digimizer软件测量结晶图,计算结晶图外层透明带的面积占比,并分析其与OSDI评分、脂质层分级、泪河高度、NIBUT的相关性。

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泪液结晶图透明带面积占比与OSDI评分呈负相关(r=-0.764,P<0.05),与DR-1成像仪脂质层分级呈负相关(r=-0.838,<0.05),与NIBUT呈正相关(r=0.575,P<0.05),与泪河高度无明显相关(r=-0.237,P=0.112)。

结论:检测泪液结晶图外层透明带可有效评估泪液脂质层情况,透明带面积占比越大,脂质层越厚。该检测方法具有结果可量化、重复性较好、设备要求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2.
姚涛 《华夏医药》2009,(3):229-231
目的研究3种血清检测指标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取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其它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志愿者60例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AFP(甲胎蛋白),速率法检测AFU(a-l岩藻糖甘酶),γ-GT(谷胺酰转肽酶)。结果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其它恶性肿瘤组,肝硬化组比较三顼都有明显差异。原发性肝癌组单顼AFP,AFU,γ-GT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4%,64%,68%。AFP,AFU,γ-GT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1%,84%,79%。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6%,与单顼AFP(74%)检测敏感性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联合测定AFP,AFU,γ-GT可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440例为调查对象,排除资料不完整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为5192人。进行血液生化及baPWV检查,根据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IFG诊断标准分为理想血糖组、IFG组、糖尿病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FG与baPWV的关系。结果与理想血糖组比较,IFG组baPWV较高[左侧:(1580±379)比(1516±380)cm/s;右侧:(1568±344)比(1507±368)cm/s;均P<0.05]。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后,IFG仍是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4,95%CI1.104~1.563)。结论 IFG是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
白细胞介素-17在肾组织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血清、尿液中水平及肾脏表达,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性。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以链脲佐菌素(50mg/kg)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12周末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尿液中IL-17水平;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中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尿液中IL-17水平8周开始升高,肾组织中IL-17、TGF-β1表达增加,12周升高更明显;相关分析显示肾组织中IL-17表达与TGF-β1表达及尿液中IL-17水平、UAER、血CRP均呈正相关。结论:IL-17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中表达随病程延长而增加,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多项血液指标对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63例,其中脑梗死无冠心病患者107例(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56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肌酸激酶(CK)、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CK、HDL-C、hs-CRP、D-D、CK-MB、LDH、HBDH、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组CK-MB、LDH、HBDH、AST、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4.2) U/L比(11.8±9.9)U/L、(203.6±55.2) U/L比(210.5±61.6)U/L、(160.8±33.4)U/L比(197.1±35.1) U/L、(23.0±8.1) U/L比(25.1±10.1) U/L、(7.56±6.95) mg/L比(13.10±7.89) mg/L] (P<0.05).结论 CK-MB、LDH、HBDH、AST、D-D对脑梗死是否合并冠心病有一定鉴别诊断意义,hs-CRP对脑梗死是否合并冠心病无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老年人打鼾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对纳入本研究的67例打鼾者和61例健康查体者进行统一鼾症调查问卷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打鼾者61例,轻度打鼾者18例,中度打鼾者24例,重度打鼾者25例,4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9.7%、44.4%、62.5%和8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颈动脉斑块的Logistic回归结果,校正其他因素后显示中、重度打鼾为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95%CI)值依次为4.378(1.181-16.225)、19.572(3.316-115.528)。结论:老年人中、重度打鼾与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增加有关,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3]对高糖状态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维生素D受体(VDR)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糖浓度5.5mmol/L)、甘露醇组(19.5mmol/L)、高糖组(糖浓度25.0mmoL/L)、高糖+1,25-(OH),D,组(浓度1.0×10^-6、1.0×10^-7、1.0×10^-8mol/L)和高糖+1,25-(OH)2D3+siRNAVDR干扰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VDR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VDR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VDR基因转录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AngⅡ含量。多个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g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HK-2细胞中VDRmRNA、蛋白的表达及基因转录活性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34±0.22比2.47±0.31、0.51±0.06比1.14±0.13、0.51±0.21比1.42±0.28,均P〈0.05)。1,25-(OH)2D3上调高糖条件下HK-2细胞中VDRmRNA、蛋白的表达及基因转录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分别为1.964-0.31比1.34±0.22、0.934-0.08比0.51±0.06、1.12±0.23比0.51±0.21,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使HK-2细胞分泌AngⅡ增加[(88±10)比(17±2)ng/L,P〈0.05]。1,25-(OH)2D3浓度依赖性下调高糖诱导的AngII高表达[(44±5)比(884-10)ng/L,P〈0.05]。利用RNA干扰诱导VDR基因沉默后,1,25-(OH)2D3不能下调高糖诱导的AngⅡ高表达[(87±12)比(88±10)ng/L,P〉0.05]。结论1,25-(OH)2D,可能通过VDR介导的方式负性调节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AnglI表达,从而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起到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在不同时期其血清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AdipoR)在肾脏组织的表达水平.方法 64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2、6、10、12周,共8组):实验组大鼠32只,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STZ 60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32只,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分别于糖尿病大鼠成模后第2、6、10、12周两组各取8只,测体重、肾重、空腹血糖、24 h尿白蛋白定量;心内采血,离心取血清,检测血肌酐,空腹血清胰岛素;ELISA方法检测血、尿脂联素浓度.取左肾常规病理组织行糖原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肾脏2种受体AdipoR1和AdipoR2表达.结果 (1)实验组6、10、12周大鼠血清和尿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脂联素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脂联素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6、0.696,均P<0.01);尿脂联素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8,P<0.01);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脂联素受24 h尿白蛋白定量影响最大(β=0.806,P<0.01);(2)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显示,AdipoR1和AdipoR2在正常大鼠肾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内皮细胞.实验组造模成功6周时肾脏组织AdipoR1和AdipoR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有所增强(F值分别为11.68、23.20,均P<0.01),且与血清脂联素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6、0.684,均P<0.01).结论 血清和尿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程和AdipoR呈正相关,推测脂联素通过AdipoR直接作用于肾脏,尤其是作用于肾小管,在1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王国斌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之精髓,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提出"五脏相关论"。"五脏相关论"即在诊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应五脏兼顾,不可偏废。"五脏相关论"是对中医五行学说的整体统一论思想的总结与升华。同时,又是中医诊断学整体审察原则的具体体现。王教授将该思想应用于临床实践,对疾病的辨证论治起到了全面科学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治肝当固肾""治心当顾脾""治脾亦治心肾""治肺当理脾""治肾亦治脾"五个方面。可见,临床运用"五脏相关论"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胃脘痛、肠易激惹综合征、咳嗽、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临床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