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特异性靶向STAT3的decoy寡核苷酸(ODNs)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STAT3 decoy ODNs转染入膀胱癌T24细胞内,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活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Hoechst33258/PI荧光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早期凋亡,凝胶阻滞电泳检测STAT3的DNA结合活性,RT-PCR检测STAT3下游靶基因Cyclin D1和Bcl-xL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TAT3 decoyODNs使膀胱癌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增殖抑制率达75.0%;使细胞周期阻滞,S期细胞比率明显减少,由29.83%下降至16.26%,而G0~G1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多,由50.82%上升至71.20%;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细胞早期凋亡率高达50.75%;使STAT3的DNA结合活性下降,并使Cyclin D1、Bcl-xL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STAT3 decoy ODNs可特异性靶向作用于STAT3蛋白,阻断STAT3的过度激活效应,通过下调Cyclin D1和Bcl-xL的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2例TURP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于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止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改良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内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为38%,治疗组为2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48 h膀胱痉挛发生率对照组为26%,治疗组为9%,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改良芍药甘草汤方等治疗能有效缓解TURP术后膀胱痉挛症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提取草酸分解菌的分解草酸功能基因frc和oxc,转染小鼠肠干细胞群使之获得草酸分解功能.方法 (1)构建能同时表达oxc和frc基因的双表达载体质粒pIRES-oxc-frc.(2)分离培养小鼠肠干细胞群,并了解其生长分化功能.(3)将pIRES-oxc-frc通过脂质体转染至小鼠肠干细胞群中,经过G418筛选后,了解验证转基因肠干细胞群生长、分化及基因表达状况.(4)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转基因后细胞培养液中草酸浓度,鉴定其草酸分解功能.结果 oxc和frc基因片段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比较有极高的同源性.带有oxc和fre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能顺利转染小鼠肠干细胞群,并能在后者中表达.转基因小鼠肠十细胞群培养液中草酸浓度[(2.48±0.03)g/L]低于普通小鼠肠干细胞群和空白对照组[(2.69±0.01)、(2.69±0.01)g/L,P<0.01].结论 产甲酸草酸杆菌分解草酸的重要功能基因oxc和frc基因能在体外转入小鼠肠十细胞群,并使后者具有草酸分解功能;原核细胞的多个基因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转入真核细胞.  相似文献   
24.
目的:提高盆腔脂肪增多症(PL)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1例PL合并左侧重复肾畸形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PL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于治疗6个月后体重减轻10kg,尿路刺激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肌酐正常范围内,左侧腰背部无明显酸胀不适,第1、3、6个月门诊复查,泌尿B超示左下肾仍有积水但随体重的降低积水程度逐渐减轻。结论:X线、CT及MRI为此病的主要诊断线索及依据,但治疗上尚无统一规范化指南,尚需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和多中心大宗病例规范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5.
浸润性、多发性和复发性膀胱肿瘤的多元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骼内动脉化疗栓塞、经尿道切除及术后膀胱灌注的多元化方法治疗浸润性、多发性和复发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平均年龄56.3岁、有全膀胱切除指征而患者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的浸润性、多发性和复发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保留膀胱的治疗,采用骼内动脉化疗及栓塞、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结合术后膀胱灌注等多元化治疗方法。结果21例患者膀胱均得以保留。8例(38.1%)经多元化治疗1次后无复发;8例(38.1%)复发者追加多元化治疗1—3次后近期随访无复发;2例分别在11个月和23个月后因远处转移死亡;1例因非肿瘤因素死亡;2例失访。结论保留膀胱的多元化治疗是浸润性、多发性和复发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初步疗效满意,患者易接受并获得了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治疗及术后随访的要点。方法回顾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IP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对IPB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到3年,平均20个月,除1例患者1年后在原手术部位出现肿瘤复发外,其余49例均未见肿瘤复发及恶变。结论 IPB呈良性肿瘤生长特点,极少复发及恶变,预后良好;膀胱镜加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方法,B超、尿脱落细胞学及FISH检查可作为辅助检查的手段,TURBt是IPB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的手术经验,并初步探讨此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5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肿瘤射频消融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完全暴露肿瘤相应位置,采用超声及超声造影实时监测肾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对于与集合系统位置关系紧密的患者采用输尿管导管灌注低温盐水进行集合系统物理降温。术后复查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定期行CT、MRI随访。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172min,中位时间103min,射频时间6~36min,中位时间17min;术后1周血肌酐基本维持术前水平,术后3个月行GFR检查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对于位置复杂的肾肿瘤治疗安全有效,相较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射频消融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局限性为手术花费较高,需严格把控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12例。以PSA、前列腺MRI和全身骨扫描作为评定指标,疗效评价包括完全反应(CR)、部分反应(PR)、病情稳定(SD)和病情恶化(PD)。主观反应根据骨痛、排尿异常和血尿等症状的变化评定。分析其即刻和迟发并发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5±34)min。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6±2)d。随访6~30个月,平均18个月。CR 3例、PR 5例、SD 2例、PD 2例。本组总有效率(CR+PR)66.7%,PSA无进展生存率83.3%。主观反应均明显改善。拔除尿管后,控尿满意7例;5例尿失禁3~7 d后,恢复控尿。术后出现尿道坏死组织2例,尿道直肠瘘1例,会阴部不适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后明确。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运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晨尿,运用荧光标记的3号、7号、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9号染色体p16位点探针,对尿液标本中的脱落细胞染色体进行FISH技术检测,建立正常人群的阈值.收集158例怀疑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鲜晨尿,在行膀胱镜检查前,同期进行FISH技术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FISH技术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FISH与尿脱落细胞学的敏感性分别为84.8%和43.8%,FISH敏感性高于尿脱落细胞(P<0.05),FISH与尿脱落细胞学特异性分别为89.1%和87.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的肿瘤病理分级中,FISH的敏感性都高于尿脱落细胞,并且FISH敏感性随肿瘤分级逐级升高(P<0.05).结论 FISH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国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筛查、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中国人肠道产甲酸草酸杆菌甲酰辅酶A转移酶基因(frc)的分离、克隆和鉴定。方法:提取中国人肠道产甲酸草酸杆菌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frc基因片段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重组质粒命名为pEGFP—frc,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和测序鉴定插入片段。将pEGFP—frc通过脂质体转染293细胞,通过逆转录PCR(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frc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中国人肠道产甲酸草酸杆菌fre基因全长1287bp,存在53个碱基和4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与GenBank中的frc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95.88%,氨基酸残基序列的同源性为99.07%。转染293细胞后24-72h,可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到frc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论:中国人肠道产甲酸草酸杆菌中可以分离出frc基因;中国人肠道产甲酸草酸杆菌frc基因存在一定的变异;frc基因可在真核细胞293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