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董娇娇  金周晟  蔡瑶瑶  陈鸿飞  夏芳芳 《浙江医学》2020,42(16):1684-1688,1711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所致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CON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Apelin处理组(APL组)、Apelin+APJ拮抗剂组(APLF组),每组6只。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腹主动脉夹闭3h再灌注3h制备LIR模型。CON组分离但不夹闭腹主动脉;IR组缺血及再灌注前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75ml/kg;APL组缺血前给予0.75ml/kg0.9%氯化钠注射液,再灌注前给予150滋g/kg[Pyr1]-Apelin-13;APLF组缺血前给予150滋g/kgAPJ拮抗剂F13A,再灌注前给予150滋g/kg[Pyr1]-Apelin-13。分别于平衡末及再灌注期末进行血气分析,实验终点取动脉血标本和肺组织,检测血浆炎症指标IL-6、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肺组织炎症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氧化应激指标(MDA、SOD);计算各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果;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解偶联蛋白2(UCP2)蛋白表达及RT-PCR法检测UCP2mRNA表达。结果和IR组和APLF组比较,APL组pH值及PaO2值显著升高(均P<0.05),PaCO2值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W/D显著降低(均P<0.05),肺泡结构显著改善,血浆IL-6、TNF-α、MDA均显著降低,SOD显著升高(均P<0.01),肺组织MDA、MPO显著降低,SOD显著升高(均P<0.05),同时肺组织UCP2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Apelin/APJ系统可减轻大鼠LIR引起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相关,通过上调线粒体UCP2蛋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影响潮汕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潮汕地区一般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参数、生活及饮食习惯等资料,实验室检测血清Hcy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以Hcy≥10μmol/L的标准入选为HHcy病例组,Hcy〈10μmol/L为对照组;分析影响HHcy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年龄、BP、腰臀比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年龄和收缩压增高、体力活动降低是HHcy的危险因素,鱼类海鲜的摄入是HHcy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该地区人群,建议戒烟、限酒,改变烹调方式,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控制体重和BP,以降低HHcy的风险。  相似文献   
23.
<正>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不同病因的严重心脏病的共同结局,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发生机制的研究已认识到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本质是心室重塑,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则参与了心室重塑的过程,其病理生理机制植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效应激素介导的盐敏感状态。盐皮质激素受体作为该受体家族的一员,通过激素信号的传递和醛固酮靶基因表达的激活,调控多种病理生理反应,有效的治疗可通过干扰这  相似文献   
24.
手术护理是医生在对病人实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整个护理过程,是整个手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关乎着手术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病人对医院的评价,因此,对于医院来说,建市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护坪团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紧迫。本文从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护理团队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医院进行团队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制备负载光敏剂二氢卟吩e6 (chlorin e6,Ce6)的金纳米星(gold nanostars,GNS),研究其对肺癌A549细胞的光 动力作用效果。 方法: GNS经巯基聚乙二醇(SH-PEG-NH 2 )修饰后与光敏剂Ce6振荡过夜,制备出具有光动力治疗效应的探针 GNS-PEG@Ce6,检测其表征、形态和包封率,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比较A549细胞对探针GNS-PEG@Ce6与Ce6的吞噬作用。 应用MTT法检测探针GNS-PEG@Ce6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探针GNS-PEG@Ce6与Ce6对A549细 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探针GNS-PEG@Ce6的粒径为100 nm左右,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Ce6的包封率为50%左右。探 针GNS-PEG@Ce6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且较Ce6能更有效地进入细胞。探针GNS-PEG@Ce6对A549细 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Ce6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了探针对细胞有极为明显的致凋亡效果。 结论: 以GNS作为载体能 有效地增加肺癌A549细胞对Ce6的摄取,从而进一步增强Ce6对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26.
金周晟  夏芳芳  陈鸿飞  施克俭  陈丽梅 《浙江医学》2017,39(15):1243-1247,1257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救治布比卡因所致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合理使用时机,并观察大鼠复苏效果。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推注脂肪乳剂后给予肾上腺素组(ALE组)、推注脂肪乳剂后延迟1min给予肾上腺素组(DLE组),每组10只。大鼠股静脉推注布比卡因15mg/kg,心脏停搏后1min推注脂肪乳剂负荷量(5ml/kg),随后以1ml/(kg·min)速度持续输注5min。同时ALE组于心脏停搏后75s注射肾上腺素10滋g/kg,135s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DLE组在75s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135s注射肾上腺素10滋g/kg。如若自主循环未恢复则在4min后追加肾上腺素5滋g/kg,随后每隔2min追加肾上腺素5滋g/kg,直至自主循环恢复或者20min复苏期末。记录两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及20min复苏末血气值、复苏率、存活率、肺湿干比、肺泡损伤率和布比卡因浓度等并作比较。结果ALE组和DLE组存活率分别为10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后ALE组SBP和RPP均高于DLE组(P<0.01)。ALE组心脏停搏后2min和20min的pH较DLE组高(P<0.05)。两组大鼠肺湿干比和肺泡损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肌组织布比卡因浓度ALE组显著低于DLE组(P<0.05)。结论在布比卡因导致的心脏停搏模型中,注射脂肪乳剂后延迟注射肾上腺素不利于心脏早期复跳,降低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构建基于失巢凋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肺腺癌(LUAD)预后模型,探究LUAD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LUAD转录组和临床数据,从GeneCards网站获取失巢凋亡相关基因,利用共表达分析、差异分析筛选差异基因。通过Cox回归分析及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并进一步检验其有效性。对样本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及免疫相关性分析。结果:基于800个差异表达基因构建了一个由8个失巢凋亡相关lncRNA组成的预后模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总生存期比低风险组低(P<0.05);Cox回归分析和ROC曲线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GSEA分析表明,低风险组多富集于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免疫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该预后模型与多种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检查点有关。结论:基于8个失巢凋亡相关lncRNA构建的LUAD预后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并为LUAD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脓毒血症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包头市北方医院2...  相似文献   
29.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现代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在医学领域.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些概念,并重点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远程医疗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7月入住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新发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接受超早期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30例(溶栓组),同期入院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30例(对照组),并按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进行1∶1配对。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效果评价,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及增量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前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30 d后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人均西药费、住院总费用及减少的mRS评分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得出,溶栓组mRS评分每减少1分所需花费(13 198.36元)低于对照组(50 440.78元);增量分析发现,溶栓组较对照组mRS评分每多减少1分,需花费4 057.03元。结论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具有经济成本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