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益母革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行剖宫产产妇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宫体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209.38±34.15) ml]和术后24h出血量[(287.52±41.32)ml]少于对照组[(378.32±51.24) ml,(464.13±57.82)ml],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13.46±2.52)h]短于对照组[(22.32±3.88)h],宫缩持续时间[(3.28±0.76)h]长于对照组[(1.54±0.36)h]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Fib[(3.21±0.67) g/L]和D-二聚体[(1.10±0.32)mg/L]低于对照组[(4.01±0.79) g/L,(2.54±0.5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维、哈两民族共411人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同时进行等位基因频率的对比分析。方法:利用酚-氯仿法抽提提取DNA,再将PCR产物进行纯化。SNaPshot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纯化后得到的延伸产物在ABI3130XL基因分析仪上进行测序。结果:维、哈两民族对照组与冠心病组之间,冠心病与冠心病组之间E2、E3、E4各单倍体,各基因型阳性率居于相同水平P>0.05)。结论:新疆维、哈两民族ApoE等位基因阳性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嗜酸乳杆菌对一氧化氮(NO)及其氧化介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嗜酸乳杆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
制。方法 24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嗜酸乳杆菌组,每组8只。正常饮食组大鼠以
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腹腔注射维生素D3+免疫损伤法+FeSO4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嗜酸
乳杆菌组大鼠在高脂饮食组的基础上,每天灌胃0.5 mL嗜酸乳杆菌菌液(1×109 CFU/mL),实验第4、8、12周末称量动
物体质量。喂养 12 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NO、精氨酸、精氨酸酶、过氧亚硝基
(ONOO-)含量。分离大鼠主动脉血管,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eNOS、iNOS mRNA表达,
Western blot 检测主动脉NF-κB p65亚基的表达。结果 (1)整个实验过程中,高脂饮食组和嗜酸乳杆菌组大鼠体质
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正常饮食组均有明显增长(P < 0.01)。(2)HE染色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大鼠
中主动脉形成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嗜酸乳杆菌组大鼠的主动脉形态得到明显改善,仅内皮细胞增生,没有观
察到平滑肌细胞的坏死。(3)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oxLDL、ONOO-、精氨酸酶、主动脉iNOS mRNA
和细胞核NF-κB p65表达水平升高(P<0.01),血清NO和精氨酸含量、主动脉eNOS mRNA 及胞质NF-κB p65亚基表
达水平降低(P<0.01);而嗜酸乳杆菌恰好能逆转上述改变(P<0.01)。结论 嗜酸乳杆菌可能通过调节NOS的表
达、增加NO生物利用度、保护内皮功能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机体内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可通过其相关受体,如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感知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从而激活下游免疫反应。由于共栖菌及宿主自身表达的TLR配体亦可激活炎性反应信号通路,因此宿主细胞,如DC有可能在静息稳态接触此类活化性配体,基于此,论文作者推测在静息稳态下,细胞内亦有某些蛋白参与控制DC的活化及免疫稳态的维持。A20是一种经典的免疫负向调控蛋白,可通过去泛素化及E3泛素连接酶功能参与调控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A20缺陷(A20-/-)小鼠自发产生严重的炎症疾病,并于围产期致死。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索雷公藤甲素生物合成途径,以提高其产量或用于合成生物学异源生产。方法 使用无标记(lable-free)比较蛋白质组学对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的雷公藤悬浮细胞进行测序,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本体(GO)分析等方法,结合基因转录表达分析和基因体内功能研究,逐步筛选参与雷公藤甲素生物合成的功能基因。结果 MeJA诱导不同时间的样品组鉴定得到376个差异蛋白质,包括8个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3个转录因子(TF)和2-氧戊二酸依赖的双加氧酶(2ODD)。其中CYP71BE89、CYP82AQ2和Tw2ODD基因在MeJA诱导及植物不同组织部位中,均与已知参与雷公藤甲素母核环化的二萜合酶TwTPS7(v2) 和TwTPS27(v2) 基因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表明其可能与雷公藤甲素生物合成相关。进一步利用植物细胞体内功能研究,验证了CYP71BE89、CYP82AQ2和Tw2ODD基因干扰使雷公藤甲素积累分别降低了24.1%、41.4%和71.4%,表明了3个基因与雷公藤甲素生物合成直接相关。结论 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了几种与雷公藤甲素生物合成相关的蛋白,进一步表征了雷公藤甲素生物合成与外源激素刺激之间的关系,并为发掘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非男性因素不孕的高龄患者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非男性因素不孕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 107个周期,包括2 876个IVF周期和231个ICSI周期。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和IC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IVF组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显著高于ICSI组(P<0.05),IVF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窦卵泡数(AFC)、获卵数均显著低于ICSI组(P<0.05)。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IVF组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异常受精率显著高于ICSI组(P<0.05),两组患者的完全受精失败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临床妊娠结局情况: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 相似文献
27.
<正>1病例报告患者,45岁,因右下肢肿痛1+个月,胸闷3天于2018年7月27日入本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肿痛,于当地医院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遂住院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6000 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2周后症状好转出院。患者出院后未继续规律抗凝治疗,3天前再次出现右下肢肿痛,伴胸闷、咳嗽,有痰不易咳出,遂于我院急诊就诊,血气分析无明显异常,无发热、头痛、咯血、胸痛等表现,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示右下肢多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我军在战场卫勤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与美军的差距,进一步完善我军战场卫勤信息系统建设。方法通过比较研究美军及我军战场卫勤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提出我军未来战场卫勤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结果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我军卫勤建设应树立信息化优先理念,全面推动战场卫勤信息系统建设。结论借鉴美军在战场卫勤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经验,我军战场卫勤信息系统建设应经过实践检验,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现综合集成发展,最终实现卫勤指挥与保障向实时化、可视化发展。应以顶层设计思想为指导,以战场卫勤保障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O),以用促建。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
方法 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5~78岁,BMI 19~26 kg/m2,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SAPB组(A组)和对照组(G组),每组30例。A组全身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SAPB,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中均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6、24、48 h的MAP、HR、CVP,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心肌酶和cTnT,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并评估术后6、24、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给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次数。
结果 术后24 h内A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G组(P<0.05)。术后24 h内A组静息与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术后48 h内PCIA给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次数均明显低于G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术后6、24、48 h两组cTnT,术毕、术后6、24、48 h两组CK,术后6、24 h两组CK-MB和术毕、术后6、24 h LDH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6、24、48 h,A组cTnT明显低于G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SAPB联合全麻有助于降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肌钙蛋白T水平,起到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