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提高供皮区愈合质量;方法应用鼓式取皮机切取人体不同部位中厚或厚中厚皮肤,采取配对分组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以不同覆盖方法,根据组织学、肉眼观察和患者白评等方法对疗效进行判断,使用SAS统计软件包和配对等级分组资料的秩和检验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愈合时间上无明显差别,搔痒、刺痛和瘢痕程度等方面观察组优于时照组;结论白体微粒一异体筛状复合皮移植于供皮区有助于提供供皮区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寻求胫前区及足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合适方法。方法 根据对35例胫前区及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施行不同的组织瓣移位手术经验,讨论各种组织瓣形成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组织瓣成活优良率达97%,创面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术中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类型和范围选择适当的组织瓣,并运用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分离血管神经.是保证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脱细胞异体真皮在烧伤瘢痕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在烧伤瘢痕畸形整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烧伤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进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结果:54例病人复合移植皮片成活率为95%。成活的复合移植皮片具有外观平整,颜色与邻近正常皮肤近似,触之柔软,耐磨,弹性好等特点。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是烧伤后期瘢痕畸形整形中比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危重烧伤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149例,分为SAE组46例与非SAE组103例,根据SAE组患者住院内28 d预后分为SAE死亡组16例和SAE存活组30例。检测患者转入ICU当天的血清IL-6、Ghrelin、NSE水平,并评估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SAE组的血清IL-6、NSE水平以及q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非SAE组(P<0.05),SAE组的血清Ghrelin水平以及GCS评分低于非SAE组(P<0.05)。死亡组的血清IL-6、NSE水平以及q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的血清Ghrelin水平以及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血清IL-6水平与q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5.
我院自1993年~1998年间收治较重的各类电烧伤98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8例,男72例,女26例。年龄2~59岁,最多发年龄8~40岁。电击伤68例,电弧和电火花烧伤30例。低压电(220伏以下)烧伤39例,高压电(380伏以上)烧伤59例,合并电休克者81例。烧伤面积10~82%,三度伤4~31%。烧伤部位详见附表.以手及四肢多见。治疗结果:1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败血症,3例自动出院,治愈率95%。 2 讨论 2.1 休克期处理:高压电烧伤休克期输液量,因深部组织坏死多,不能单按体表烧伤面积计算,而  相似文献   
66.
寰枢椎损伤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探讨CT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寰枢椎损伤4 CT扫描资料。结果 寰椎骨折8例,齿状突骨折24例,枢椎椎体骨折4例,枢椎椎弓骨折11例,单纯性寰枢关节间脱位3例。CT全部诊断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34例。结论 CT能够清楚地显示寰枢椎骨折和脱位的情况,能准确确定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的稳定性。CT是寰枢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应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索成批烧伤延迟入院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17例鞭炮火药爆炸伤(74岁~83岁4例)伤后6 h入院的患者,在心电监护、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等多指标综合监测下,进行延迟复苏.入院后2h-3 h补充第一个24 h总液体的一半以上,尿量维持在30~50 ml/h,合并血红蛋白尿者,尿量在80~100ml/h;深度烧伤,功能部位尽早切痂植皮等综合治疗.重视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原发病的防治.结果 9例烧伤休克患者得到有效复苏,17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及时、快速、有效"地输液抗休克是降低延迟复苏造成的缺血缺氧性损害、防治内脏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老年患者补液速度尽可能均匀,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手指电击伤。方法利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拇指、示指电击伤6例,皮瓣面积为1.5 cm×2 cm~2 cm×3 cm。结果 6例皮瓣均成活,利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电击伤,尤其是儿童拇、示指电击伤,血供可靠、损伤小、外观满意。结论第一掌背动脉桡侧岛状皮瓣逆行能够有效的修复手指深度创伤。  相似文献   
69.
目的总结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修复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采用创面浸浴、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应用封闭负压疗法(VAC),然后邮票植皮或皮瓣修复方法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78例。残余创面面积2%~27%TBSA。观察治疗前、后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多次浸浴换药,2~3周愈合者17例,邮票植皮44例。应用VAC治疗17例。治疗前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分别占38.20%和32.58%,治疗后患者创面培养结果逐渐转阴。本组患者均治愈。结论创面浸浴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应用VAC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能够明显控制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为手术修复创面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0.
鼓式取皮机在临床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对手背部的烧伤创面移植取皮时仍受限。笔者单位在鼓式取皮机鼓面上附加不同大小和形状(如梯形)的不锈钢鼓面,调节皮鼓刻度和不锈钢厚度,按皮鼓取皮操作规范不但能够获取满意的中厚皮片,而且还能提高手部创面的修复质量。图1 取皮机梯型附加鼓面正面  操作方法:采用厚度为0 .3~0 .5mm的硬质不锈钢片,将移植皮片切割成长轴为2 4 .5cm、宽≤15 .5cm的不同形状、大小若干皮片,在皮片长轴两端各取1.0cm折向半圆形皮鼓的凹面,将不同规格的皮片置于取皮机鼓面上,反折部分恰好卡在皮鼓的头、尾部(图1)。按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