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76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95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1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癌组织中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法(SPR)检测60例IDC组织和3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以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HPV DNA及分型;免疫组化法检测IDC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 结果:IDC组织HPV感染率为36.7%(22/60),其中HPV 33占其阳性总数的59.1%(13/22),乳腺纤维瘤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HPV感染率分别为13.30%和3.33%,明显低于IDC组织(χ2=5.300,P=0.021);IDC组织HPV感染与患者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IDC组织中HPV感染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86;P<0.001)。 结论:HPV感染在IDC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HPV感染可能通过促进C-erbB-2的高表达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环氧合酶2(COX-2)与凋亡抑制蛋白p53,survivin,Bcl-2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3例伴淋巴结转移的老年胃癌患者(≥60岁)手术标本中COX-2,p53,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情况,同法检测32例对照组(<60岁)胃癌原发灶、转移灶中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比较两组之间、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之间的表达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组转移灶中Bcl-2的表达高于原发灶(P<0.05),COX-2,p53和survivin表达在两种病灶组织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p53及Bcl-2表达在原发灶、转移灶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5470及0.4969,均P<0.01)。老年患者原发灶中COX-2与survivin,COX-2与Bcl-2之间呈正相关(r=0.5053;r=0.5741,均P<0.01),转移灶中survivin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r=-0.5414,P<0.01)。老年组原发灶COX-2,survivin和Bcl-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转移灶仅COX-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于60岁老年胃癌患者,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COX-2的表达与60岁以下的胃癌患者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凋亡抑制途径与其他年龄患者不同。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miR-23a与转录因子RUNX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素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检测miR-23a与RUNX1基因3’UTR区结合情况。收集胃癌患者手术标本(胃癌及癌旁组织)87例,分别运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3a,RUNX1的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提示RUNX1是miR-23a的靶基因。在87例胃癌组织中miR-23a阳性表达率为82.76%,RUNX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4.94%,与癌旁对照组(分别为25.29%,80.4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iR-23a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且miR-23a的表达随着胃癌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演进而上调(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RUNX1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且RUNX1的表达随着胃癌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演进而下调(P<0.01);miR-23a与RUNX1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74,P=0.004)。结论:RUNX1是miR-23a直接调控的靶基因;miR-23a高表达和RUNX1蛋白低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以及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CAPE在不同时间段对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不同浓度的CAPE处理HT-29细胞24 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JNK及paxillin两种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4个浓度(2.5,5.0,7.5,10.0μg/L)的CAPE均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且呈现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均P<0.01);4个浓度的CAPE均能降低JNK和paxillin蛋白表达水平,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均P<0.01)。结论:CAPE可在体外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机制可能与其降低JNK-paxillin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5.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2(DLC2)和RhoA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8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DLC2蛋白和RhoA蛋白的表达;分析DLC2蛋白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DLC2蛋白对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价值。结果:DLC2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2蛋白在细胞分化程度差的肝癌组织中表达降低(P<0.05)。同时,DLC2蛋白的低表达与RhoA蛋白的高表达呈正相关。DLC2蛋白表达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更差。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DLC2蛋白的低表达与较差的细胞分化程度,RhoA蛋白的高表达相关,DLC2缺失表达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6.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Cldn-1)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7例乳腺癌标本中Cldn-1和E-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肿块最大径以及组织学分级间的关系。结果:Cldn-1和E-cad表达强度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Cldn-1和E-cad表达强度明显弱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09,P=0.014);Cldn-1在TNMIII期的表达强度分别弱于I期和II期(P=0.046,P=0.047)。而E-cad的表达强度II期及III期均弱于I期(P=0.021,P=0.001)。Cldn-1和E-cad表达强度与肿块最大径各分组间及组织学各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7,P=0.150及P=0.188,P=0.164)。Cldn-1与E-cad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7)。结论:在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中Cldn-1及E-cad的表达强度均呈现减弱趋势,但两者可能是独立的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对乳腺癌高复发危险性的筛选,两者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复发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7.
目的:观察小鼠CXCR4腺病毒(Ad-mCXCR4)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受损肝脏归巢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MSCs并体外扩增、鉴定;从小鼠肝脏组织中获得CXCR4目的基因,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载体Ad-mCXCR4并鉴定;用Ad-mCXCR4转染MSCs,以转染空载体Ad-vector和未转染的MSCs为对照,然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CXCR4蛋白的表达;小鼠注射CCl4诱导肝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转染Ad-mCXCR4,Ad-vector和未转染的MSCs,48 h后用激光共聚焦观察各组MSCs归巢到受损肝组织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小鼠CXCR4腺病毒载体Ad-mCXCR4;MSCs转染Ad-mCXCR4后CXCR4蛋白呈高表达,而转染Ad-vector和未转染的MSCs无CXCR4蛋白表达;注射未转染MSCs组小鼠肝脏未见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注射Ad-mCXCR4-MSCs组小鼠较注射转染Ad-vector-MSCs组小鼠肝脏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增加[(21.25±1.56)vs.(5.42±0.81)](P<0.01)。结论:基因修饰可提高MSCs的CXCR4表达,高表达CXCR4的MSCs向受损肝脏归巢增加。  相似文献   
19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和直接基因测序法检测20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状态.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意义.结果: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RT-qPCR检测出突变63例,突变检出率31.5%;经直接基因测序,测序成功的样品169例,检出突变50例,突变检出率29.6%.其中第12密码子GGT→GAT最常见,占34.9%( 22/63);其次是第13密码子GGC→GAC,占28.6%(18/63);第12密码子GGT→CGT最少,全组未见(0/63).两种方法突变检测一致率为98%.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RT-qPCR能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9.
目的:报道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8月期间8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最大径(26.4±5.1)mm。手术时间(242.6±56.3)min,术中出血(205.5±82.4)mL,切除胰腺长度(44.5±8.3)mm,术后发生胰瘘1例(12.5%),胃瘫1例(12.5%),肺部感染1例(12.5%),术后平均住院日(18.3±6.1)d。术后病理提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胰岛细胞瘤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随访时间5个月至3年(平均23个月),患者目前均存活,对手术效果基本满意,未出现新发糖尿病病例。结论:对于胰颈部或体部的良性肿瘤,胰腺中段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0.
目的:探讨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收治的10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中4例在外院诊断为肝癌,6例误诊为肝脓肿,予以抗感染治疗较长时间。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支持治疗,并良好控制体温,6例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2周死亡。9例随访结果提示总体预后不佳,均于治疗后2个月至1年内死亡。结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肝癌应与肝脓肿相鉴别。对于此类患者,首选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