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65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95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1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1病例报告例1女,40岁。因右颈前肿物1年,增大伴声嘶10 d入院。体检:右侧甲状腺中极可触及3.0 cm×3.0 cm×3.0 cm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随吞咽活动。B超示右甲状腺中上部3.0 cm×2.0 cm×2.0 cm肿物,回声不均匀。术前诊断:右甲状腺结节,性质待定。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甲状腺中上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在正常解剖位置探查,未发现喉返神经。于腺叶后外侧甲状腺下动脉水平发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7例SAP且有腹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置管引流治疗组(观察组,29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置管引流,对照组给予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IL-8及C反应蛋白(CRP)等急性炎症指标,并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持续时间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急性炎症反应发生。两组血清炎症指标术后均不同程度逐渐降低,观察组引流后第3,7天TNF-α,IL-6及CRP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均P<0.05),而血清IL-8引流后第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SIRS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均P<0.01);观察组MODS发生率(13.8%)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8.6%)(P<0.01)。结论:微创置管引流治疗SAP,能明显减轻早期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骨髓c-Kit+Lin-(CD117)细胞在体外扩增后移植治疗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小鼠骨髓CD117细胞,将细胞在添加了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干细胞因子(SCF),FLt-3配基(FL),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扩增;制备同种小鼠的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成模后的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体外扩增的CD117细胞(移植组)或等体积缓冲液(模型组),同时以正常小鼠为对照(正常组),30 d后观察各组小鼠的肝脏病理改变以及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添加上述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能有效扩增CD117细胞;正常组小鼠肝脏无病理改变,模型组呈明显的肝细胞变性和纤维化改变,移植组较模型组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移植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升高和清蛋白(ALB)降低,但移植组上述指标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HGF+SCF+FL+TPO+LIF细胞因子组合能有效扩增CD117细胞;CD117细胞移植对小鼠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4.
患者女,66岁。因"大便次数增多2个月余"于2012年7月2日收入我院。起病以来大便3次/d以上,以干便为主,无黏液、脓血便,小便正常,近1年体质量减轻约5 kg,曾到多家医院诊治,疗效不佳,2012年7月3日直肠腔内超声报告: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软件SurgiCase 5.0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半年来收治的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28排螺旋CT扫描图象。将CT断层图象文件导入SurgiCase 5.0中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所得的肝癌三维模型设计手术方案,并与术中结果对比。结果:10例模型可视化效果满意,可以任意转换视角,清晰显示肝肿瘤及其与肝内管道的空间关系,且与术中所见基本匹配。10例肝癌患者经软件所测预计肝脏切除体积为(490.10±185.87)mL;实际肝脏切除体积平均值为(464.40±169.51)mL,误差率7.1%,两值呈高度正相关(r=0.993,P<0.01)。结论:SurgiCase 5.0可为复杂肝癌切除提供术前参考,有利于正确选择手术方案并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5年6月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4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行单肝段切除29例,2个肝段切除15例,多肝段切除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4%,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
结论:以肝段为基本单位的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对有适应证者尽可能采用此种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LADG)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9月82例行LAD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2例,术中出血6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2例,横结肠系膜损伤4例;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戳孔感染2例,戳孔血肿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4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淋巴瘘1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均经处理后痊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LADG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其手术难度以及术者的经验、技能有关,严格规范操作,提高术者技能和熟练度并加强手术团队的协调、配合是减少LADG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8.
目的:评估纳米刀消融术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3月18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行纳米刀消融术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淀粉酶浓度明显升高(P0.05),随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术后CA19-9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各时间点均低于术前水平(均P0.05);心肌酶指标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均P0.05)。术后3个月内发生胰腺炎2例(11%)、低血糖、高血糖、胃排空障碍各1例(5%),对症治疗后均较快恢复,无胰瘘、出血、胆瘘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按EORTC标准,术后完全代谢缓解2例(11%),部分代谢缓解10例(55%),代谢无变化3例(17%),代谢恶化3例(17%),客观有效率为67%,疾病控制率为83%。结论:纳米刀消融术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胰腺癌Panc-1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1,10,100 μmol/L)汉黄芩素作用胰腺癌Panc-1细胞24 h,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将20只荷Panc-1细胞移植瘤裸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汉黄芩素组(汉黄芩素60 mg/kg,1次/d),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150 mg/kg,1次/周)与联合用药组(汉黄芩素+吉西他滨),连续给药2周并停药7 d后,比较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无处理的对照细胞比较,3个浓度汉黄芩素处理后的Panc-1细胞OD值均明显降低,凋亡率均明显升高,且均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汉黄芩素组,吉西他滨组与联合用药组移植瘤的生长均被明显抑制,抑瘤率分别为24.8%,30.5%,66.1%,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率明显大于两个单药组(均P<0.05),但两单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治疗组肿瘤组织CD31(反映MVD)与VEGF的表达均明显减少,且吉西他滨组,汉黄芩素组,联合用药组减少程度依次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汉黄芩素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能一定程度抑制胰腺癌在体内的生长,并增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该作用的机制部分与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开放创伤模型。横型猪随机分为A(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组),B(可吸收性明胶海绵组),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3,5,7,14,21,28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取各时点创面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TGF-β1表达情况、伤后7d创面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伤后5~28d之间各时点,A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伤后7d,A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A组以合成分泌旺盛型成纤维细胞为主,B组和C组以增殖型成纤维细胞为主。结论可吸收性多聚糖止血海绵具有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