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76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95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1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151.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意外胆囊癌(IGC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89例其他胆囊癌(GC组)进行对比。结果与GC组相似,IGC组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94.6%vs.93.3%),部分合并黄疸(16.2%vs.31.5%);IGC组与GC组在年龄[(56±12)岁vs.(57±9)岁],女性患者比例(78.4%vs.62.9%),CEA(25%vs.32.8%),CA19-9(30.0%vs.68.3%)阳性率,肿瘤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和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vs.6.7%)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其合并胆囊结石率(86.5%vs.50.6%)和早期(ⅠA期)病例比例(29.7%vs.9.0%)及手术切除率(56.8%vs.32.6%)均明显高于GC组(均P0.05),晚期(Ⅲ,Ⅳ期)比例明显低于GC组(43.2%vs.74.2%,P=0.001)。IGC组的总体1,3,5年生存率(70.0%,31.2%,26.8%)及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51±13)个月,17个月]明显高于GC组(27.0%,17.7%,15.1%)[(25±8)个月,5个月](均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00),T分期(P=0.000),手术方式(P=0.008)是显著影响IGC的预后因素,但是病理分级(P=0.080),年龄(P=0.188),性别(P=0.234)对预后无显著影响。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P=0.000)是影响IGC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与GC相比,IGC合并胆囊结石率高,早期病例及切除率相对高,预后相对好;T分期是IGC的最显著的预后因子;除原位癌(Tis)及癌仅侵及黏膜层(T1a期)外,其他分期肿瘤,如首次手术漏诊,一律应尽早进行再次手术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52.
为探讨如何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水平,以便更好地规范化手术治疗,分析总结临床医生,尤其基层医院医生在甲状腺结节诊疗上常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笔者认为,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只有做到完备的术前检查,仔细的术中探查,配合术中冷冻检查,以及遵循肿瘤学原则选择术式,才能更好地规范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3.
154.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或结肠癌行胃癌或结肠癌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0年12月15例侵犯胰头十二指肠区域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或结肠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或复发胃癌12例,结肠癌3例。结果中位手术时间6 h(4~12 h),中位术后住院时间21 d(7~63 d)。并发症发生率为46.7%(7/15),再手术率为6.7%(1/15),病死率为6.7%(1/15)。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2%,44.4%,22.2%。结论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或结肠癌侵犯胰头十二指肠区域患者的治疗选择。该术式可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阻断肝血流60 min再灌注120 min诱导;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模型组)、低剂量苦参碱(25 mg/kg)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低剂量苦参碱组)、高剂量苦参碱(50 mg/kg)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高剂量苦参碱组),低、高剂量苦参碱组在肝缺血前30 min,经门静脉主干注入各自剂量的苦参碱溶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则以相同的方式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20 min再灌注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标本行血清转氨酶、炎症因子水平检测,收集肝组织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肝细胞凋亡检测,以及TRAIL、BAX、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检测。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肝组织均有肝损伤表现,但损伤程度轻重不一(模型组低剂量苦参碱组高剂量苦参碱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清转氨酶、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加,TRAIL、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但以上指标的变化程度在低、高剂量苦参碱组均明显小于模型组,且在高剂量苦参碱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苦参碱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RAIL的表达,减少BAX与caspase-3的活化,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评价为高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87例行胃切除术高龄(≥7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48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中位年龄、术前合并症、ASA术前危险度评分、疾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开腹组比较,除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外(P>0.05),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73 mL vs.309 mL),肠功能恢复时间(4.1 d vs.5.5 d),进流食时间(4.2 d vs.6d),平均住院时间( 19.1 d vs.25.2 d),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28.2% vs.56.3%)均明显减少(均P<0.05).平均随访29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总生存率分别是57.1%和65.9% (P>0.05).结论:为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使用腹腔镜技术诊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经全腹腔镜下完成,6例在手助腹腔镜下完成,中转剖腹脾切除3例,8例获得成功保脾。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经腹腔镜进行诊治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合并精神症状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结直肠癌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 例中,兴奋型5人,抑制型3人,混合型1人,均治愈.全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至3年,精神障碍无复发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合并精神障碍,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术前充分沟通、术中维持稳定、术后严密观察是肪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胃肠道结石的病因,诊断,常见发生部位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42例胃肠道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胃肠道结石常见于胃和回肠末端,全组胃和十二指肠结石13例(2例手术,4例行胃镜下取石,7例非手术治疗),肠结石并肠梗阻29例(10例手术治疗,19例非手术治疗)。(2)行CT检查者16例,其中有12例(75.0%)发现结石;行胃镜检查者12例,均发现结石。(3)手术治疗12例,其中单发结石6例,多发结石6例,胃镜下取石4例;非手术治疗26例。42例均治愈。结论CT和内镜检查可提高胃肠道结石诊断率。治疗宜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胃镜下取石、非手术治疗以及肠梗阻导管治疗。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报告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患者2例,并总结其中1例5代家系的情况,以增进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分析E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家系成员的特点,就其发病机制及血管型EDS的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等方面复习文献。
结果:例1为动脉瘤样扩张自发破裂出血患者,手术时发现血管脆弱易撕裂,术野渗血明显,术后再次出血死亡;例2为左髂动脉瘤破裂出血经介入治疗,病情暂时平稳,但术后多次复发。例2家系中5代13例发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
结论血管型EDS是一类极为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其血管合并症常导致患者灾难性后果;外科治疗并发症和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