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遇到的肝动脉变异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团队收治的26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根据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评估的肝动脉变异情况及其类型,以及术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和患者的预后。结果 根据术前腹部增强CT、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成像以及术中对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26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中有9例存在肝动脉变异:1例为替代肝左动脉,2例为替代肝右动脉,2例为副肝左动脉,3例为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另1例为右肝动脉发自腹主动脉,该例动脉变异在传统分型中没有。对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变异肝动脉在术中采取后路入进行分离血管,对来源于胃左动脉的变异肝动脉术中则采用前路入的方式进行分离。9例肝动脉变异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针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遇到的各种肝动脉变异,需要术前仔细评估;术中应根据血管直径大小以及阻断后肝脏血运变化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该变异血管;术中进行合理操作,以避免损伤肝动脉。  相似文献   
92.
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Klotho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后Klotho、p53、p21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高血压肾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AngⅡ按浓度梯度0(对照组)、10-10、10-9、10-8、10-7、10-6mol/L分组培养NRK-52E24h,确定适宜干预浓度后,按时间梯度0h、6h、12h、18h、24h分组培养确定最佳干预时间。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Klotho、p53、p21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AnnexinV-FITC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随着AngⅡ干预NRK-52E浓度增高(10-10mol/L~10-6mol/L)及作用时间延长(6h~24h),Caspase-3活性逐渐增高,凋亡率逐渐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Klotho表达明显下调,p53和p21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增高,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AngⅡ可通过抑制Klotho表达,增加p53和p21的表达,活化Caspase-3,从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是其在高血压肾损害肾小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不同抗原肽特异性CD3+ CD8+人白细胞抗原( HLA)-A2+细胞的表达.方法 从4例HLA-A2阳性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外周血中分离PBMC,分别与HBV抗原肽sAg( FLLTRILTI、GLSPTVWLSV、WLSLLVPFV),HBV eore(FLPSDFFPSV)和HBV pol(FLLSLGIHL)及抗-CD3-pacific blue、抗-CD8-异硫氰酸荧光素共育,流式细胞仪分析HBV/HLA-A2-CD3-CD8阳性细胞,克隆培养,筛选出克隆培养的抗HBV T淋巴细胞;再与含有HBV的肝癌细胞株HepG2( HLA-A2+)共育,ELISA法检测其分泌IFN-γ水平.结果 4例患者体内受GLSPTVWLSV肽诱导的特异性抗HBV T淋巴细胞占所有CD8+细胞的1.44%±0.04%,高于FLLTRILTI肽的0.68%±0.08%、FLPSDFFPSV肽的1.06%±0.09%、FLLSLGIHL肽的0.56%±0.04%和WLSLLVPFV肽的0.46%±0.08%(t=0.001,P<0.05).将GLSPTVWLSV/HLA-A2获得的HBV/HLA-A2 PentamerCD3-CD8阳性细胞克隆,获得2株抗HBV CD8 T淋巴细胞,与负荷GLSPTVWLSV肽段的HepG2 (HLA-A2+)细胞共育,CD8 T淋巴细胞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结论 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针对不同HBV抗原肽的特异性抗HBV CD8 T淋巴细胞,其表达量与抗原肽段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自2006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7例I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6例诊断为IPH,1例误诊为隐源性肝硬化;后均经病理证实为IPH。7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2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远端脾肾分流术,1例行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3年,仅1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术后1月出现黑便,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彩超对IPH的诊断有较高提示作用,但确诊均需病理证实;手术治疗IPH效果确切,对于伴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及巨脾的IPH患者,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5.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受到患者的突然攻击,有一名护工在受到无故殴打后出现了惊恐发作。通过临床治疗和积极的心里暗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目的结合病例资料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提高对血液透析合并肠系膜动脉钙化狭窄及肠系膜缺血相关病例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顽固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血液透析病例, 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结果该病例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腹痛表现为脐周持续性隐痛, 餐后及血透下机后疼痛加重, 检查结果提示全身多发血管钙化、肠系膜上动脉狭窄, 诊断为慢性肠系膜缺血。拟在介入下行肠系膜血运重建, 但术中导丝未能进入肠系膜上动脉, 建议予外科手术治疗, 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自动出院。结论透析患者合并顽固性腹痛, 应仔细鉴别, 警惕有无肠系膜动脉病变及肠系膜缺血。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肠三叶因子( ITF)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模型中对叉头蛋白O3a (FOXO3a)与促凋亡蛋白(Bim)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PI3K/AKT/FOXO3a/Bim通路发挥作用。方法建立NEC模型,新生鼠被分为5组( A、B、C、D、E),即NEC+生理盐水、NEC+ITF、NEC+Wortmannin、NEC+ITF+Wortmannin和正常对照组,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FOXO3a、Bim蛋白含量。结果 A组肠黏膜水肿充血,绒毛倒伏,结构紊乱,病理评分中位积分3分;B组病变明显减轻,病理评分中位积分1分;FOXO3a蛋白在B组较其他四组显著升高(P<0.01),A组较E组略高(P<0.05),C组与E组比较显著降低( P<0.01),A、D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im在C组表达最高,A较B、E组显著升高( P <0.01), A、D 及 B、E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TF 治疗 NEC 可能通过PI3K/AKT/FOXO3a/Bim通路保护损伤肠组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与狼疮肾炎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需透析有关的临床和免疫学高危因素,及其与狼疮肾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确诊狼疮肾炎患者,其中21例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治疗.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方法分析狼疮肾炎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需透析与狼疮肾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相关性,以及与狼疮肾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GFR降低和抗ds-DNA抗体等暴露因素在两组间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高血压病史、GFR降低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肾活检病理分型Ⅳ型和Ⅴ型狼疮肾炎与狼疮肾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有相关性(P<0.05).结论 高血压病史、GFR降低为狼疮肾炎的主要危险因子.Ⅳ型和Ⅴ型狼疮肾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
黄军  彭怡  唐荣 《西南军医》2014,(6):635-636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与单纯使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从而为体外冲击波在临床更广泛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的24例患者加入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频率为65次/min,强度为0.18~0.25 mJ/mm^2,每次治疗冲击1000次,每周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关节松动术每天治疗一次,每次30min。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ADL和ROM的改善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关节松动术。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