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骨间返血管为蒂尺骨上端骨膜骨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解剖观察了40侧上肢标本和60侧干燥尺骨标本。尺骨上端由骨间返动脉和尺侧后返动脉分支分布.其中骨间返动脉恒定走行于尺、桡骨上端之间,发丰富的骨膜支至尺骨上端桡侧,动脉长5.7cm,外径1.1mm,可以此血管为蒂形成尺骨上端骨膜骨瓣移位修复邻近的骨缺损、骨不连。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小型猪躯干主要皮动脉血液供应,为皮瓣的相关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和充分的解剖学依据。方法:(1)小型猪5头放血处死,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运用CT扫描三维重建全身动脉系统。解剖观测躯干主要皮动脉的起源、行程、营养范围以及相互之间的吻合情况,并取下皮肤筋膜组织拍摄X线片。(2)活体小型猪1头静脉注射泛影葡胺,CT扫描三维重建全身动脉系统,与明胶-氧化铅灌注的三维重建行对照观察。结果:在动脉显影X线图像上,可见双侧的腹壁上动脉、肋间动脉穿支、旋髂深动脉构成腹前、侧壁的主要营养链,两两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而腹壁下动脉、腹壁浅动脉和胸背动脉均未见粗大的皮肤穿支。全身动脉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见躯干主要皮动脉的来源、走行,管径相对大小,并可动态观察血管树的三维结构和相互关系。结论:小型猪躯干体被血运丰富,腹壁上动脉、肋间动脉穿支、旋髂深动脉皮支两两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构成躯干体被组织的主要营养链,并可以此设计不同类型的皮瓣。  相似文献   
83.
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术的优化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46  
目的:在总结分析传统的血管解剖学研究技术基础上对全身性血管造影术进行重点探讨。方法:应用不同强度的明胶、不同的明胶-氧化铅配方及其多种不同组合方式的X线参数反复进行测试。结果:经测试,本实验得出明胶与氧化铅的最佳配方为:300Bloom的明胶5g,40℃温水100ml,氧化铅100g。灌注量为20~30ml/kg。结论:改良后的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可提供高质量的血管显影效果,不失为研究皮动脉及设计穿支皮瓣的最好方法之一,而其他方法也能为血管解剖学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84.
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供血动脉层次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皮瓣的设计提供动脉层次关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4例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与膝周围动脉吻合的层次主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结果:(1)在浅筋膜层内,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是多源性,分节段的,这些营养血管互相吻合成网过皮下组织达皮肤。(2)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在膝关节上方的深筋膜层与膝周围动脉的吻合有三个类型。结论:以股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截取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可用于膝周软组织缺损或膝下截肢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85.
股四头肌腱旁血管与肌腱内乏血管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腱旁血管与肌腱内乏血管区的内在联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具新鲜成人标本一次性经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分离出股四头肌及其肌腱,连同髌骨、髌韧带与周围结蒂组织及皮肤完整取下拍摄X线片并层次解剖。将血管造影图像引入电脑,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Scion image for windows”进行分析。结果:股四头肌腱旁可见3个明显的血管弓,由这些血管弓自外周向肌腱内供血。因此,肌腱周边的血液供应远较中心区丰富。股四头肌腱的Ⅱ区为乏血管区,此区动脉分布密度的平均灰度像素值仅为(90.0±19.3)pixels。结论:股四头肌腱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周边的3个血管弓,肌腱内乏血管区恰与临床上股四头肌腱撕裂的常见部位一致;对股四头肌腱旁及肌腱内血管规律的了解,有助于避免手术时损伤过多的肌腱中心血供来源,以促使肌腱尽快恢复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6.
周围神经血供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显示周围神经血供的3种方法进行实验比较,为带血管神经移植的供受体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鲜头颈上肢或整尸标本,分别采用红色乳胶灌注法、墨汁透明法及明胶-氧化铅造影法,观察臂丛及其主要分支的血供情况。结果3种方法均能清晰显示臂丛及其主要分支的动脉供应情况,但各有其特点。乳胶灌注法清晰显示了神经外部的血供情况;墨汁透明法显示了神经内血管的分布和吻合状况;放射显影显示了神经内、外血管分布的整体状况。结论乳胶灌注法、墨汁透明法和动脉造影法分别适合研究神经外部、内部和整体的血供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87.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为该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使用24侧上肢标本和5具新鲜整尸标本,通过大体解剖、铸型和动脉造影等方法,研究前臂后皮神经及其 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规律。结果 前臂后皮神经起自桡神经,至前臂部主要分 为两支,分布于前臂后部桡侧2/3,其营养血管平均为7.2支,其中第一支最粗,并伴行最远,并和其他营养动 脉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吻合。结论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筋膜皮瓣,可用于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 织缺损。  相似文献   
88.
股骨头血供的三维可视化建模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和介入治疗的发展,Therom等~([1-2])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股骨头动脉的解剖和分布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仍存在许多分歧和不足.为此,本研究旨在利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技术建立股骨头血供的数字化可视模型,对股骨头的形态、血供来源、动脉及分支分布特点进行立体观察,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人冶疗及显微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89.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3D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具新鲜尸体,采用选择性颜料灌注、动脉造影及CT扫描与三维重建,重点观察腹壁下动脉肌皮穿支及其跨越正中线的有效吻合血管。然后,层次解剖观测腹前外侧壁外径≥0.5 mm 的穿支, 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软件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其供血面积。结果 腹壁下动脉的出现率为100%,平均每侧发出(4.8±1.7)支肌皮穿支,直径(0.7±0.2) mm,单穿支供血面积为33cm2,单个穿支皮瓣大小为20cm×15cm。结论 腹壁下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双侧肌皮穿支间有丰富的、跨越正中线的真性吻合,具备截取跨越中线的横向跨区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横向皮瓣面积可达20cm×42cm。  相似文献   
90.
穿支皮瓣及相关术语的初步共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穿支皮瓣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97年起,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穿支皮瓣学术交流会.国内曾2次(2005年于银川,2007年于昆明)召开了穿支皮瓣专题研讨会.2006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曾组织出版一期穿支皮瓣专题.但对穿支皮瓣的定义、穿支血管的分类、穿支皮瓣的命名等相关名称还相当混乱.为了规范穿支皮瓣的学术交流,推动穿支皮瓣的发展,《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与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邀请了部分从事穿支皮瓣研究的基础与临床专家,就穿支皮瓣及相关术语,于2010年7月30日~8月2日在银川召开了穿支皮瓣研讨会,与会专家经热烈讨论达成了基本共识.钟世镇院士由于有其他会议未能与会,但他对本“专家初步共识”提出指导意义,并进行了修改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