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抗缪勒氏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在常见妇科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AM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 089例常见妇科疾病患者血清AMH,LH和FSH,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疾病组中的血清AMH水平差异,分析PCOS患者中AMH与LH/FSH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出诊断PCOS的最佳截断值。结果①AMH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各个年龄组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健康女性(P0.05),其他妇科疾病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同年龄组的健康女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OS患者和健康女性的血清AMH水平与LH/FSH呈中度正相关(r=0.304,0.464,P0.00);③AMH=6.895ng/ml为PCOS诊断界值时,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79.6%,曲线下面积为0.886,具有最高诊断效能。在LH/FSH=0.960时,敏感度为75.5%,特异度为80.2%,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具有最高诊断效能。结论血清AMH水平升高是PCOS患者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重要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确立AMH的cutoff值为6.895 ng/ml时,对PCOS诊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汉族、维吾尔族1702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晖  邹全  张晓玲 《西部医学》2011,23(11):2198-2199,220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维吾尔族儿童血铅浓度情况。方法对1702例汉族、维吾尔族0~12岁儿童血铅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汉族儿童血铅均值(35.03±22.60)μg/L,其中男童血铅均值(35.56±22.6)μg/L;女童血铅均值(34.31±22.52)μg/L,维吾尔族儿童血铅均值(45.4±26.44)μg/L,其中男童血铅均值(46.82±26.69)μg/L,女童血铅均值(44.27±26.55)μg/L,铅中毒汉族18例(18/1024),维吾尔族20例(20/678),铅中毒发生率汉族1.26%,维吾尔族2.95%。随年龄增长,血铅浓度在增长,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在相同年龄段血铅均值不同(P〈0.05);相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相同年龄段血铅均值相同(P〉0.05)。结论维吾尔族儿童可能有铅中毒的易感性,3~6岁间是儿童血铅浓度升高的关键年龄段,早发现,早治疗,预防为主的诊治方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唐晖 《大家健康》2016,(9):9-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51)和对照组(n =51),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CV感染者体内I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Ig/C3-CIC)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采用捕捉法ELISA,检测80例HCV感染者血清中的IgG、IgM和IgA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即IgG/C3-CIC、IgM/C3-CIC和IgA/C3-CIC),并分析三类Ig/C3-CIC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结果HCV感染者体内IgG/C3-CIC、IgM/C3-CIC和IgA/C3-CIC的阳性率分别为65.0%、61.3%和45.0%。其中,IgM/C3-CIC和IgG/C3-CIC在ALT升高组显著高于ALT正常组,IgA/C3-CIC与ALT的升高与否无关;IgG/C3-CIC和IgA/C3-CIC的阳性率随病程的迁延而显著升高,IgM/C3-CIC与病程无明显关联;三类Ig/C3-CIC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结论HCV感染者体内Ig/C3-CIC可能是直接参与肝脏损害及慢性化的因素,不同Ig类型的Ig/C3-CIC具有不同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约为7%~3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1]。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ITBL)是指肝移植后供肝的胆道树出现非吻合口性的狭窄和扩张,肝内胆道树受损,最终导致胆道机械性梗阻和继发性感染,其发生率约为5%~15%[2]。Northover和Terblanche[3]研究表明胆道60%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界定了中医肾病的基本内容,分别说明了中医肾病的表现,其次,介绍了中医肾病的导致的症状的基本特征,再次,分别说明肾病导致不同症状的用药,及治疗肾病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损伤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SAP大鼠血循环中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标志物ET-1、vWF,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胰腺血流量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S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36)和SAP模型组(B组,n=36),SAP模型组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LS-Ⅲ型组织血流仪检测胰腺的血流量,放免法检测血浆ET-1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vWF含量,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结果诱发SAP后B组大鼠各时间点胰组织血流量较A组显著下降(P〈0.01),6、12和18hB组胰组织血流量呈逐渐下降趋势。B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ET-1、vWF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1)。B组术后各时间点由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1)。B组胰腺出血坏死严重,微血管见大量微血栓,内皮细胞内有大量空泡形成。结论大鼠SAP早期存在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激活及胰腺缺血,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激活及微血栓形成导致的胰腺缺血可能在SA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深圳企事业单位人员2004年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以便提出更有力的防治措施。对健康体检的5022名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作了乙肝五项检查。结果男性3227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为250人(7.75%),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为2150人(66.63%);女性1795人,表面抗原阳性为90人(5.01%),表面抗体阳性为1317人(73.37%)。男性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而表面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女性。作者认为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对控制乙肝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不同肌糖原含量状态下,骨骼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表达、血清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IL-6R)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运动前低肌糖原组、运动前正常肌糖原组3大组,后两个大组又分别分为安静时、运动30分钟、运动2小时、运动2小时后恢复3小时和运2小时后恢复6小时5个小组。各运动组大鼠先进行糖原消耗运动,在24小时恢复期按分组分别采取不同饮食干预(正常饲料和低糖饲料),再进行下一次定量负荷运动。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宰杀大鼠,取血清、股四头肌,测血清IL-6与sIL-6R浓度、骨骼肌肌糖原含量与IL-6mRNA。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各时间点血清IL-6浓度、血清sIL-6R浓度及骨骼肌IL-6mRNA大多显著升高(P<0.05,P<0.01);运动前低肌糖原组与正常糖原组相比,血清IL-6浓度与骨骼肌IL-6mRNA大多显著升高(P<0.05,P<0.01),但血清sIL-6R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引起血清IL-6和sIL-6R增加;运动前肌糖原含量可能调控运动诱导的骨骼肌IL-6基因的转录,但是对sIL-6R似乎没有调控作用;在特定的运动负荷下,骨骼肌IL-6基因转录的增加可能是在运动后,而不是在运动中。  相似文献   
20.
骨骼肌在运动和收缩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量消耗大幅上升,ATP消耗激增.为保持骨骼肌的能荷,有氧和无氧代谢再合成ATP的量都会上升.为补充ATP的消耗,肌糖原、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肌内储存的三酰甘油都可能被水解以提供能量[1]. 骨骼肌再合成ATP的能力与能源物质的供应量、肌细胞内酶的活性及能源物质的氧化速率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