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了解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及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2月,对某院医务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采取讲课、现场指导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和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培训前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合格率(46.08%,229/497)与培训后(95.77%,476/4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6,P<0.001)。培训后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考试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96.88%,62/64)vs(39.06%,25/64);χ2=42.9,P<0.001];手卫生依从率显著高于培训前[(73.75%,177/240)vs(29.17%,70/240);χ2=19.89,P<0.01],各洗手指征手卫生执行情况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理论培训结合现场指导和情景模拟的方式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及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细菌病原学特点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肺炎诊治。方法系统分析956例住院CAP患儿的临床特征,细菌病原学特点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情况。结果956例CAP患儿痰培养中革兰阴性( G-)杆菌为653例,占68.3%;革兰阳性( G+)球菌为303例,占31.7%。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253例(26.5%),肺炎克雷伯杆菌166例(17.4%),流感嗜血杆菌78例(8.2%),鲍曼不动杆菌53例(5.5%),铜绿假单胞杆菌41例(4.3%),肺炎链球菌47例(4.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1例(4.3%)。二级医院CAP常见病原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而三级医院则为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泰能和美罗培南均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泰能有一定的耐药率。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克林霉素、红霉素及阿奇霉素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耐药,对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及四环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儿童CAP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并不少见,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3.
红霉素胸膜腔粘连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红霉素作为胸膜粘连剂的价值,对2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红霉素1g溶于5%葡萄糖30ml中注入胸膜腔内,进行胸膜腔粘连治疗。结果显示:应用红霉素后15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胸膜粘连,7例患者胸腔积液明显减少,4例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红霉素的胸膜粘连作用可能为产生局部化学性炎症所致。说明红霉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胸膜粘连药物  相似文献   
94.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和植入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75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在DSA的引导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结果37例单纯放了内外引流管,38例放置了胆道支架,其中9例为双支架,3例术后行经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减黄总有效率达85.4%。支架阻塞5例。主要并发症:败血症3例,肝功能损害6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PTCD术成功率高,减黄疗效好,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
开塞露注肛筛查肠套叠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9年2月至2002年2月尝试应用开塞露注肛通便、通气,作钡灌肠前筛查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3月~4岁,平均年龄15月,其中6月~2岁之间52例。 1.2 症状、体征本组患儿均有呕吐、哭闹(腹痛)及腹胀、肠鸣音亢进。除外已有血便及大量排便、排气者,除外腹部触及明确包块者。按合并排便、排气情况,24小时内未排便、排气31例,24小时以上未排便、排气15例,发病后少量排便、排气14例。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对比组患儿首先给予开塞露注肛,均为1Oml,保留数分钟后,观察排便、排气及症状缓解情况,进一步行钡  相似文献   
96.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 ,手术方法较多。而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是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首选治疗方式[1] 。我科近几年来采取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 30例 ,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7例 ,女 3例 ;左侧 16例 ,右侧 14例 ;年龄 14~ 6 4岁 ,平均 34岁。1.2 治疗方法 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有两种术式[1] :1)在跟腱非抵止处断裂的手术方法 :作后内侧纵形切口 ,切开腱周组织加以保护 ,用两枚直针穿在一根细的不锈钢丝的两端 ,一端的直针首先从…  相似文献   
97.
背景:脂质代谢异常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很多研究提出其与体内卵磷脂一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变化有关。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卵磷脂一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变化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实验组对照,标准对照)。单位:一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检验科、急诊室及神经内科。对象:2002-03/2003-1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神经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105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选择脑动脉硬化患者42例和脑梗死63例构成两个患者组,其中男67例,女38例。同期选择在本院健康查体者65例构成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方法:采集参与者空腹血8mL,采用酶学方法检测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水平,采用邻苯二甲醛-醋酸硫酸方法测定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采用化学定量法测定红细胞膜磷脂含量。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组与对照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变化及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分析处理,105例患者组和65例对照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脑动脉硬化组和脑梗死组活性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4&;#177;0.72)kat/L(2.06&;#177;0.80)kat/L,(2.61&;#177;0.74)kat/L,P&;lt;0.01]。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1水平:脑动脉梗化组与脑梗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1.32&;#177;0.33)mmol/L,(1.37&;#177;0.33)g/L,(1.28&;#177;0.33)mmol/L,(1.27&;#177;0.31)g/L,(1.60&;#177;0.43)mmol/L,(1.60&;#177;0.43)g/L,(t=2.72-5.01,P&;lt;0.01)】。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红细胞胆固醇含量:脑动脉硬化组与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94&;#177;0.82)mmol/L,(0.63&;#177;0.05)mmol/g,(3.02&;#177;0.79)mmol/L,(0.60&;#177;0.07)mmol/g,(2.56&;#177;0.58)mmol/L,(0.57&;#177;0.05)mmol/g,(P&;lt;0.01)]。并且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分别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呈正相关(r=0.247,P&;lt;0.05;r=0.303,P&;lt;0.01),而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红细胞膜胆固醇呈负相关(r=-0.212,P&;lt;0.05;r=-0.346,P&;lt;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下降,且并非继发于脑梗死发生后,其活性变化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呈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红细胞膜胆固醇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并发体循环空气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12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根据穿刺过程中及穿刺结束后胸部CT观察是否伴发体循环空气栓塞,将其分为并发体循环空气栓塞组(气栓组)与无体循环空气栓塞组(对照组)。以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间患者因素(年龄、性别、是否咳嗽、是否有肺气肿)、病灶因素[病灶最大径、位置(上、中叶或下叶)、深度(穿刺方向胸膜到病灶边缘的距离)、病灶性质(实性、部分实性)]、穿刺过程因素[穿刺时病灶实际位置是否高于左心房水平、穿刺体位、是否应用套管针、取样次数、手术时间(开始进行病灶定位扫描到手术完成后复查CT结束的时间)、术后是否有气胸和周围肺野出血]的差异。结果 12例(12/1 121,1.07%)发生体循环空气栓塞,其中11例(11/12,91.67%)于左心室检出气体,仅2例出现明显症状。穿刺时病灶实际位置是否高于左心房位置及穿刺过程中是否咳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4)。结论穿刺时病灶实际位置高于左心房位置及穿刺过程中咳嗽可能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体循环空气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抗病毒、抗生素抗感染、氨茶碱平喘、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抗炎及化痰、补液、吸氧、纠酸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min,疗程5~7d,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缓解喘憋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指用人工方法 ,使人体脑部温度下降 2~6℃达到治疗目的。亚低温治疗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模型HIBD后 3h内实施降低脑温 2~ 6℃并持续 3~72h ,脑损伤程度减少 2 5 %~ 80 % [1] ,显示亚低温的神经保护作用。亚低温治疗目前视为具有临床应用潜力。成人脑外伤病人应用亚低温治疗取得成功[2 ] ,国外已有临床多中心研究新生儿HIBD亚低温治疗报道[3,4 ] 。亚低温治疗中对病人的监护非常重要 ,护理贯穿于全程治疗中 ,现就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BD护理进展综述如下。亚低温对缺氧缺血脑损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