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1.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固定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后对侧腰部疼痛原因及发生率.[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30例资料完整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0 ~56岁)行单侧椎弓根固定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分析术前及术后ODI评分及VSA评分,通过术后影像学表现分析椎间高度及对侧关节突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ODI评分、VS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为92%,临床满意率为89%,3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腰骶部疼痛.[结论]单侧固定术后椎间高度恢复不对称及对侧关节紊乱应引起重视,应严格限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12.
目的 通过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脊柱功能单位(FSU)的生物力学作用,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将16个胸椎FSU交替分配至两组,制成压缩骨折模型,对骨折椎体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用磷酸钙骨水泥(C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灌注.测量手术前后FSU强度和刚度,不同载荷下椎间盘、椎体和后部结构的应力、应变值以及椎间盘的位移值.结果 术后CPC组和PMMA组FSU强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4%和16%,刚度分别减少13%和12%.两组FSU未强化椎体的应力应变值均高于术前(P<0.05),CPC组未强化椎体应力应变值低于PMMA组(P<0.05).两组FSU术后椎间盘位移比术前明显减少(P<0.01),CPC组椎间盘位移值大于PMMA组(P<0.01).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增强了FSU的生物力学性能,但可促使邻近节段退变,改变灌注剂材料特性可以改善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513.
腰椎椎间盘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5.4,建立椎间盘的三维模型,根据4具新鲜标本腰椎间盘生物力学试验,确定生物材料特性,研究各种状态下椎间盘的应力分布。结果:建立L4.5椎间盘的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它的应力分布有以下特点:(1)璋盘上应力集中在椎间盘前部,压应力以髓核最大,向外逐渐减小,在外层应力最小;(2)椎间盘上的应力在压缩侧较大,且为压应力,侧屈时应力向中心区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另一侧应力为拉力;(3)椎间盘承载后,其应力呈放射分布于纤维环和软骨板上,内纤维环承受较小的压力。结论:建立腰椎间盘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是可行的,且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514.
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免疫细胞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观察其形态、分裂增殖和免疫细胞化学特性,探索自体嗅黏膜嗅鞘细胞作为OECs来源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差时贴壁的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分裂增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FAP、NGFRp75、S鄄100、NGF、BDNF、NT鄄3的表达。结果:培养的细胞根据形态来分,可分为双极、多极和偏平状;细胞分裂时先回缩成球形,分裂成两个子球,再伸出突起,变成梭形或多极形。GFAP、NGFRp75、S鄄100、BDNF和NT鄄3表达阳性。结论:在含血清培养基上,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能正常分裂增殖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515.
我国脊柱外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我国脊柱外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唐天驷1钱忠来1自1985年我国脊柱外科学组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了五届全国性学术会议,充分展示了我国脊柱外科的今天和未来。十余年来脊柱外科发展迅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工程与材料学的密切结合,近代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