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40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唐辉徐永清李春晓沙勇汤迅周田华崔轶杨晓勇施容茂陈太邦张曦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105-111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病灶截骨清创、置管冲洗治疗合并骨缺损的Cierny—MaderIV型慢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9例Cierny—Mader1V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3例,女6例;年龄8~54岁,平均33.8岁。清创并于病灶处截骨,采用2/3环外固定支架固定,于胫骨远或近干骺端截骨进行骨搬运,本组患者2处截骨11例,近端截骨21例,远端截骨7例,术后3~5d于截骨端起始进行骨搬运,速度为0.5~1.0mm/d,中后期根据骨折愈合及疼痛情况调整骨搬运速度,术后每2周摄x线片观察骨搬运情况,并及时调整。患者搬移时间为50~130d,平均62.4d。结果39例患者术后获11~49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愈合,骨髓炎无复发。32例患者骨断端、延长区一期愈合,5例患者出现骨断端不愈合,2例患者出现骨延长区成骨不良,上述7例患者经二期植骨术后骨折愈合。5例患者发生对合不良,其中4例经及时调整后对合良好;1例无法调整,行断端植骨术后愈合。7例患者出现踝关节跖屈畸形,背伸障碍,其中5例予以功能锻炼后好转;2例功能锻炼效果不佳,拒绝手术松解,残留踝关节功能障碍。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针道感染,其中1例因感染重予以拔除克氏针,局部麻醉下更换克氏针好转;其余均经加强换药好转。结论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病灶断端大段截骨可有效治疗Cierny—Mader Ⅳ型慢性胫骨骨髓炎。但由于多种并发症的存在,应在充分了解Ilizamv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该技术,同时加强术后宣教和护理,定期随访,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牛。 相似文献
14.
下腰椎骨折仅占脊柱骨折4%左右[1],下腰椎创伤性滑脱较为罕见[2-6].而下腰椎创伤性完全性滑脱是更为严重的损伤类型,也更为罕见,国内外文献少有报道.现报告我们收治的2例L_4椎体创伤性完全性滑脱. 相似文献
15.
脉冲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脉冲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观察周田华李主一周中英翁龙江李光全李云梅周围神经(PeripheralNerve,PN)损伤是平战时常见创伤之一。PN损伤后常引起伤肢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且治疗后功能恢复不甚满意。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致力于研究PN外科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磁场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方法 以60只Wistar大白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术后随机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观测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的功能指数,电生理和组织学。结果 电磁场治疗确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轴索和髓鞘再生。 相似文献
17.
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电磁场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60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应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化,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的电生理指标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电磁场治疗加速了损伤神经远段Wallerian变性进程,促进雪旺氏细胞增殖,促进轴索及髓鞘再生,加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结论 电磁场可能是通过对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多环节的调控和促进,通过多种协同机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化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化104例,外侧型或椎间孔型者,采用一侧椎板间开窗或扩大开窗:中央型及部分旁中央型,作两侧椎板间开窗;中央型和旁中央型合并椎管及侧隐窝狭窄者,两侧椎板开窗并行桥式椎管潜行扩大,采用特制骨圆凿和“L”型骨刀切除骨化间盘.结果:104例经11个月~5年随访,优54例,良42例,可8例,优良率为92.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化经短期保守治疗无效,应选择手术治疗.根据临床特点、CT、术中所见确定手术方法,特制骨圆凿和“L”型骨刀的应用可减少对脊椎稳定性的破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
下肢延长美容增高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应用肢体延长技术进行美容增高的安全性及效果,探索人体美容增高的方法。方法:应用改进后的经皮小切口骨延长技术,对60例成人矮身材志愿者行双下肢肢体延长,观察并记录延长区骨愈合,并发症,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以及身体增高幅度。结果:60例术后身高增加5-10cm,平均增高6.8cm,延长率平均19.6%。延长区骨愈合时间为6-16个月,平均8.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8年,均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形态外观美容改善,心理障碍消除。骨愈合后2年以上的患者,均恢复跑,跳等大强度运动能力。结论:通过肢体延长进行增高是一种较为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