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药学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目的通过观察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间接性损伤后的组织结构改变及转归,探讨颞下颌关节损伤与颞下颌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TMJD)和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osteoarthrosis,TMJOA)的关系。方法选用四川简阳努比山羊20只,雌性8只,雄性12只,体重10~12kg,年龄4~6个月,均属生长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4组,每组5只(雌性2只,雄性3只)。用自制撞击装置间接造成羊右侧关节损伤,左侧关节为对照。分别于伤后2h,1,3,6个月取材,通过组织学观察TMJ伤后病理改变。结果TMJ伤后2h出现关节囊内血肿,关节盘及滑膜撕裂;伤后1个月出现髁突表面软骨碎裂;伤后3,6个月出现髁突骨质吸收、破坏及骨赘形成,滑膜增生,关节盘纤维断裂,穿孔。结论一定程度的TMJ间接性损伤可导致TMJOA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2.
目的:研究颌面部破片+冲击波复合伤对颞下颌关节盘的影响。方法:应用犬颌面部高速破片+冲击波复合伤动物模型,造成犬颌面部损伤。弹着点为左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区,射距为6.0m。雷管悬于致伤部位中方,距弹着点的距离为10cm,破片发射同时触爆电雷管,对犬颌面部致伤,伤后6h切取伤侧颞下颌关节盘,光镜观察关节盘形态变化。结果:所有动物均为左面部开放性伤口,部分动物的上、下颌骨及颧骨弓粉碎性骨折,创面无活跃性出血,关节盘未见明显破裂、出血。组织学结果发现关节盘破裂、出血,关节盘胶在纤维水肿。关节滑膜撕裂,关节周软组织炎细胞浸润。结论:颌面部破冲复合伤可造成犬伤侧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在颌面部爆炸伤患者的治疗中,应注意颞下颌关节部损伤情况,防止关节强直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3.
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后白介素—8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羊颞下颌关节(TMJ)间接创伤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中白介素-8(IL-8)的表达,探讨IL-8在TMJ创伤后导致TMJ骨关节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陕西关中地区山羊25只(雌性10只,雄性15只),体重15-20kg年龄6-8个月,均属生长期。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5只(雌性2只,雄性3只)。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创伤。分别在伤后2h,7d,1、3个月取材,并以正常TMJ做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观察。结果 TMJ创伤后髁突软骨中IL-8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其着色程度越靠近结构破坏区越明显。结论 IL-8在TMJ创伤后导致TMJ骨关节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4.
目的:运用多功能生物撞击机致间接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mt,TMJ)创伤动物模型研究双侧TMJ损伤情况。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刨伤实验室完成,实验以幼年山羊作为研究对象,以1MPa气压推动0.845kg的圆柱形钢质抛射体对动物进行致伤,伤后3d,1,2,4,12周对双侧关节结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正常关节对照。结果:伤后3d可见关节滑膜撕裂、颞骨和髁突骨质破坏、关节腔内积血,关节盘以及关节附着的断裂等;7d后,关节积血少见。2周后关节内出现明显的破坏性改变,关节腔内有渗出液。伤后1个月,部分动物的一侧关节盘完全破坏,髁突软骨层消失,关节腔内渗出;对侧关节结构紊乱,关节盘及髁突明显变形、不规则等改变。3个月后,多数关节结构基本正常,但关节内的破坏性改变仍然存在,关节内仍有明显的裂隙或囊状改变,软骨组织变薄,关节盘松解,关节腔扩张等。结论:创伤可导致山羊双侧关节结构不可逆性的破坏,使关节内环境发生改变,诱发TMJ疾病的发生;关节积血及关节盘的破坏在创伤性关节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5.
狗12只(正常对照2只),用重1.03g、射速1300m/s钢珠致伤颌面部、造成重型颌面部火器伤,伤后即时、6小时分别开颅,检查颅脑损伤情况,切取脑组织标本行光、电镜观察。实验发现颌面部重型火器伤时伴有颅脑损伤,病理特点为颅脑区域性出血及脑挫伤,组织学观察神经组织主要为细胞、髓鞘的变性改变,提示临床处理中应注意颅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06.
用重1.03g,初速1300m/s和800m/s的钢珠分别致伤狗颌面部,伤后即时、6小时检查心、肺、肝、肾等远隔脏器的损伤变化,发现1300m/s射速致伤组,动物远隔脏器损伤发生率达42.6%,而800m/s致伤组,损伤发生率仅达14.5%,两者差异非常显著,损伤特点是脏器的点片状出血。这一结果提示,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可能存在多脏器的远隔损伤,虽然各主要脏器的损伤并不严重,但它可能是颌面部重型火器伤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07.
目的:观察兔下颌骨即刻牵引术后新骨形成情况,并与延迟期骨牵引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05/09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实验室完成。将18只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即刻牵张组与延期牵张组均行双侧下颌骨皮质骨切开术,即刻牵张组术后即刻开始骨牵引,延期牵张组术后7d开始骨牵引。两组均牵引10d,2次/d,0.5mm/次,牵引期结束后继续以牵引器固定8周。固定期结束后处死动物,标本行大体、组织学、放射学观察,并进行三点抗弯实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实验兔3组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测量即刻牵张组和延期牵张组下颌骨平均延长9.5mm,即刻骨牵拉术后下颌骨成骨明显。②X射线示骨间隙内新生骨已基本连接骨缺损,可见骨小梁结构,骨化明显,无骨不连和畸形愈合。③组织学见大量新骨形成,部分形成板层骨,新骨形成以膜内成骨为主。④三点弯法测试牵引区抗弯强度,即刻牵张组成骨区的抗弯强度与延迟牵引组和对照组3组的两两比较数据无差异犤(65±18.3),(193±15.4),(197±19.5)MPa,P>0.05犦。结论:兔下颌骨即刻牵引术后新生骨质的形成与延迟牵引术后的骨质形成无明显差异。延迟期的长短不会改变下颌骨牵引成骨中新骨形成的特性,在颅颌面骨的牵引中,延迟期并无明显必要。  相似文献   
308.
25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25例颈动脉体瘤临床资料,探讨并评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研究1983.1.~2003.1.收治的25例颈动脉体瘤的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后效果。结果 25例中26次手术治疗,3例行肿瘤摘除术,9例将肿瘤从颈动脉窦区完整剥离;7例连同颈外动脉切除,对颈动脉分叉或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破口施行修补;7例术中同肿瘤一起切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其中1例进行颈内外动脉吻合。1例术前施行了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球囊栓塞,除1例术后死亡外均未发生严重颅脑并发症。结论 综合性检测有利于术前的确诊,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对术前确诊意义重大;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应尽力争取保留颈内动脉;颈动脉压迫训练效果是肯定的和有效的,颈动脉造影对大脑侧枝循环建立的检查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309.
目的:研制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创伤辅助诊断治疗的智能专家系统,提高急救和早期处置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水平。方法:利用Pentium4 2. 0G的微机,激光打印机,刻录光盘等硬件,在WindowsXP的操作平台下,采用Visualbasic6. 0编程语言开发系统应用程序。结果: 本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性化界面,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并提供规范的治疗方案。同时可以对病历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查询。结论:系统能够辅助对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提高创伤患者病例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10.
目的:确定下颌骨较差血运状态下进行牵张延长术的参数。方法:成年家兔16只,体质量2. 4~2. 6kg,随机等分为4组,每组4只;行双侧下颌骨骨切开术,采用内置式牵张器(西安中邦公司研制)对双侧下颌骨同时进行牵引;手术时破坏左侧下颌骨膜及下齿槽血管,而保护右侧。延迟期分别为1、7d;牵引速率分别为0. 5、1. 0mm/d, 2次/d;牵引距离均为10mm;保持期为4周。拍摄X线片,测量新骨抗弯强度,并脱钙组织切片观察。结果:骨膜及下齿槽血管破坏侧,延迟期7d组,牵张区新骨形成良好;延迟期1d组成骨质量较差或导致骨不连。结论:兔下颌骨骨膜及下齿槽血管破坏之后,也能进行牵张成骨修复,但要适当延长延迟期,对临床上早期应用牵张成骨技术修复创伤性下颌骨缺损有一定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