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直肠粘膜吸引活检取代直肠壁全层活检病理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多年。江西省儿童医院为配合新生儿巨结肠手术的开展,从上海新华医院引进了此技术。自1992年4月至1995年6月,对208例有便秘或低位肠梗阻症状,临床上怀疑先天性巨结肠症者行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本文仅就临床标本取材问题介绍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13.
本刊讯陶强报道:解放军第478医院前不久作出这样一项承诺:凡检举该院科室或医务人员私自收取现金或红包属实者,一律免除其一切医疗费用。这是该院进行医德医风整顿所采取的重要步骤。不久前,有一病员向院领导反映了个别科室私收、乱收费等问题。院领导查实后,责令有关科室给那位病员退回了全部收费,对这个科室的领导和有关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处理。并以这次事件为契机,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医德医风检查、整顿。通过检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制订了整改措施,使全院的医德医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门诊就诊量和住院收治率也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辅助下诊治婴幼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实施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孔法腹腔镜组(LD组)和剖腹切除手术组(OD组)。LD组采取头低脚高左侧倾斜位,于脐环下缘及左下腹分别置人5mm Trocar,从回盲部开始探查小肠,找到憩室后,延长脐部切口,将憩室提出腹腔外行切除吻合。OD组取右侧探查切口,找到憩室后切除。结果LD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优于OD组。结论两孔法腹腔镜技术行美克尔憩室切除术,可充分发挥腹腔镜下探查的优势,减少剖腹探查的盲目性,减少对肠道的干扰,防止肠粘连,创伤少,恢复快,切口美观,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对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的疗效。方法将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CPR的基础上尽快静注氨茶碱0.25g/次,3~5min重复,总量≤1.0g;对照组只行常规CPR,不用氨茶碱。详细记录心电活动、心音、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活动恢复例数分别为22/30(73.3%)、8/20(40.0%);自主循环恢复例数分别为14/30(46.7%)、3/20(15.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活动恢复时间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PR早期应用氨茶碱有助于心电活动恢复,可提高循环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儿童及少年期肠旋转不良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强  张鲁东 《江西医药》1998,33(6):328-329
儿童及少年期肠旋转不良在临床上诊断困难,易漏诊而延误治疗,本组对18例4至15岁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其临床表现有症状较轻且不典型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复发性呕吐,且可以是非胆汁性呕吐;(2)间歇性腹痛;(3)便秘可顽固性腹泻。作者认为,出现反复性呕吐(包括非胆汁性呕吐)、腹痛、腹泻久治不愈者,应常规行钡灌肠检查,如证实为肠旋转不良,Ladd’s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经肛门非开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临床体会。方法:经该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0例。术前行直肠粘膜吸引检查以确诊和X线钡灌肠摄片确定病变范围,短段型3例,常见型7例。齿线上1cm切开直肠粘膜1周,游离直肠粘膜管,直视下游离扩张的直肠近端和乙状结肠,妥善处理肠系膜出血,向上游离达正常结肠,拖出的结肠与直肠切缘全层间隙吻合。结果:全部患儿经肛门完成手术,切除肠管平均长度23.6cm(12-32cm),平均手术时间112min(9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2ml(15-80ml)。1个月内大便成形正常,无手术并发症发现。结论:经肛门非开腹巨结肠根治术适合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短段型及常见型巨结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全身肝素化,常规插管,在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及低温心脏停搏状态下分别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各20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最低鼻咽温度,术后4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体温(T)以及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心包,纵隔引流量等。结果 不停搏组体外循环时间较停搏组明显缩短,转流期间最低灌注压和最低鼻咽温度明显高于停搏组;不停搏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而停搏组入室后2h时SBP较入室时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升压药物使用例数,输血例数及心率失常发生例数均较不停搏组多;入室24h时停搏组体温较不停搏组升高(P<0.05),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较不停搏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浅低温不停搏心脏手术有很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患者肝组织中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BA发病和肝纤维变中的意义和可能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0例BA患者肝组织标本和10例非肝脏疾病死亡婴儿尸检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组织进行IL-17染色,观察IL-17在两组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A组肝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平均秩次为30.28,对照组肝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平均秩次为6.4,经秩和检验,Uc=4.773,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A组肝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8714,P<0.01)。结论 IL-17在胆道闭锁发病过程及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