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 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 基因A105G 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RM1) 基因C37A-T524C 多态性与GP 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anger 测序法检测47 例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 患者外周静脉GSTP1 A105G 和RRM1 C37A-T524C 基因多态性。所有患者均经GP 方案化疗,2 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 (RECIST 标准) 及毒副作用,并分析GSTP1 A105G 和RRM1C37A-T524C 多态性与化疗疗效及毒副作用的相关性。结果 GSTP1 A105G 位点G/G、A/G 和A/A 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3%、31.9% 和63.8%,化疗敏感组与非敏感组的GSTP1 A105G 多态性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RRM1 C37A-T524C 高有效率和非高有效率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6.2% 和63.8%,化疗敏感组RRM1 C37AT524C高有效率基因型比例(54.17%) 显著高于非敏感组 (17.39%)(P=0.0087)。GSTP1 A105G 联合RRM1 C37A-T524C 基因多态性检测,依排列组合分6 型:A 型(A/A+ 高有效率基因型)、B 型(A/G+ 高有效率基因型)、C 型(G/G+ 高有效率基因型)、D 型(A/A+ 非高有效率基因型)、E 型(A/G+ 非高有效率基因型)、F 型(G/G+ 非高有效率基因型),其分布频率分别为29.8%、6.4%、0%、34.0%、25.5% 和4.3%,A 型基因组合化疗敏感比例较高(45.83%), 显著高于化疗非敏感组(13.04%) (P=0.0088)。各基因组间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NSCLC 患者外周血中的GSTP1 A105G 和RRM1 C37A-T524C 基因多态性较单一检测其中一种基因多态性更有助于患者选择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 的一线方案化疗,尤其是RRM1 基因多态性更有可能成为预测GP 方案化疗治疗NSCLC 患者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醋酸卡泊芬净中杂质A、C和D的LC-MS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CORTECS?C18+(4.6 mm×150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用电喷雾离子化单四极杆质谱,以选择离子检测方式对杂质A和C进行正离子检测,对杂质D进行负离子检测。结果 杂质A、C和D在线性范围内线性系数r≥0.999 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4.1%和105.2%,RSD<4%(n=6);按S/N=10计算,杂质A、C和D的定量限分别为31.8,6.99,15.5 ng·mL-1。3批样品中杂质A、C和D的含量均低于限度值。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醋酸卡泊芬净中杂质A、C和D的同时定量检测,并可为醋酸卡泊芬净中其他杂质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心肌移植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的影响,并比较联合治疗与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单独使用的疗效差别。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8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实验室及中心实验室完成。以Wistar近交系大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选取模型制备成功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联合组、细胞组、基因组、对照组,每组12只。联合组在心肌梗死模型建立2周后于心肌梗死区移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组移植等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组注射脂质体-pcDNA3.1-hVEGF165DNA复合物,对照组注射等容积培养液。假手术组12只仅开胸而不缝扎,不作任何注射。4周后以Buxco系统有创在体检测心功能,测量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Brdu、肌钙蛋白T双染评估移植细胞的存活与分化。结果:对照组有2只于移植后第2,3周死亡,最终进入结果分析为联合组12只、细胞组12只、基因组12只和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2只。①移植治疗4周后,联合组心肌梗死面积为(27.8±3.0)%,低于细胞组(37.0±10.1)%(P=0.035)与基因组(37.1±5.2)%(P=0.033)。②Buxco检测心功能显示联合组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高于细胞组与基因组[左心室收缩压:(104.5±9.1),(93.9±11.9),(93.6±13.9)mmHg,(P=0.026,0.022);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4971.1±371.3),(4420.6±424.9),(4361.8±617.6)mmHg/s,(P=0.030,0.017)],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低于细胞组与基因组[(4210.3±449.5),(3751.3±431.2),(3587.5±763.5)mmHg/s,(P=0.036,0.005)],左心室舒张末压有低于细胞组与基因组[(3.1±3.5),(6.5±4.9),(6.1±5.8)mmHg,(P=0.155,0.202)]的趋势。③Brdu、肌钙蛋白T双染示各治疗组心肌梗死区心肌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多于对照组,部分为双染阳性细胞。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其综合疗效优于基因细胞治疗与治疗的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年大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240只幼年大鼠随机分成3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0只.3组大鼠在缺氧缺血后1h、3h、6h、12 h、1d、3d、5d、18d8个时间点,按每10只为一亚组,分别观察血浆CRF水平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幼年大鼠血浆CRF水平.结果 幼年大鼠在缺氧缺血后1h、3h、6h、12h这4个时间点,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血浆C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在缺氧缺血后第1天和第3天,血浆CRF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在缺氧缺血后的第5天和第18天,模型组大鼠血浆CRF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缺氧缺血影响幼年大鼠血浆CRF水平,与缺氧缺血后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5.
<正>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老年人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心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归纳总结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中采取保留肺动脉瓣双孔成形法的临床经验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3例保留肺动脉瓣双孔成形TOF根治术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TOF根治术患者5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相似,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CU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2例术后无胸腔积液、8例少量、1例中量、2例大量胸腔积液,对照组27例术后无胸腔积液、17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中量胸腔积液、1例大量胸腔积液;术后一周复查均无肺动脉瓣狭窄,观察组无肺动脉返流30例、轻度返流15例、中度8例,对照组无肺动脉返流14例、轻度返流16例、中度17例、重度3例;术后半年观察组复查33例,均无重度肺动脉返流、仅轻一中度返流3例;术后1年观察组复查18例,无肺动脉瓣返流。结论采用保留肺动脉瓣双孔成形法处理肺动脉瓣狭窄简便易行,可减轻肺动脉瓣返流、减少术后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改善早期外科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手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总结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共33例.本组术毕停体外循环后置管测定肺动脉压力仍超过体动脉压力(桡动脉置管测定外周动脉压)50%以上,术后1d给予鼻饲西地那非,初始剂量0....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S)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VSD合并RVOTS手术治疗76例。结果:全组均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VSD合并RVOTS术前易漏诊;术中仔细探查、有效疏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气道三维重建在左肺动脉吊带诊断及评估气道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MSCT诊断的左肺动脉吊带伴气道畸形、狭窄的12例患儿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ⅠA型3例,ⅠB型1例,ⅡA型3例,ⅡB型4例,1例特殊类型。12例患儿均出现气道狭窄,其中短段气道狭窄8例,长段气道狭窄4例。6例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永存左上腔静脉各1例,卵圆孔未闭2例。8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发现2例完全性气管软骨环,1例气管软化,2例会厌软化,3例喉软骨软化。结论 MSCT在左肺动脉吊带的诊断中对气道畸形及狭窄的评价更具有临床价值,MSCT气道及血管三维重建是最佳的成像方案,对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的分型、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围术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与氨溴索的肺保护效果。[方法]以60例体重7奴及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四组(每组15例):氨溴索组(A组,氨溴索20mg/kg·d)、乌司他丁组(U组,乌司他丁1~2万U/d),联合组(AU组)按A、U组方案联合应用氨溴索和乌司他丁,对照组(C组)为空白对照,仅予以常规处理。以动态肺顺应性(Cd)、静态肺顺应性(Cs)以及呼吸指数(RI)来评价术后早期肺功能改变。[结果]手术后1h,AU组Cd优于A组、C组,RI优于A组、U组;手术后24h,AU组Cd和RI优于其他组,Cs优于A组、U组。[结论]围术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氨溴索可抑制婴幼儿CPB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肺功能,其效能大于其中任一药物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