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操作困难的原因并介绍针对这些原因的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LC操作困难的原因并予以分类和总结。结果120例操作困难的LC共出现6大类177例次困难原因;本组中转开腹率7.5%(9/120);完成111例LC中,无腹腔出血、肝外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 d。结论熟练处理这些操作困难原因能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和肝外胆管损伤率。  相似文献   
102.
我在门诊遇到两例病史采集失败,并引发纠纷.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反思,加上以往工作经验,写出与大家分享. 第1例是47岁女性,主因4+残冠要求修复就诊,给予4+死髓牙拔髓,开放处理,并告知已经拔除坏死牙神经,并神经管内放置灭菌药.次日患者复诊时主诉右半侧头痛,右侧面部及右下颌有"蚁走样"不适,闭眼困难.临床检查:面部皮肤颜色正常,皱眉、鼓气、闭眼功能正常,4+叩(±),颊舌侧牙龈黏膜和根尖x线片均未见异常.转上级医院检查仍未见异常.患者要求解除痛苦,并提出赔偿.  相似文献   
103.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发病急,病情凶险,尤其是老年人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既往主要采用胆道引流手术,但急诊手术风险较大,且较常发生并发症。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应用内镜微创治疗高龄高危重症急性胆管炎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按1983年全国胆道外科疾病专题讨论会制定的 ACST 诊断标准和1991年ACCP 和 SCCM 会议确定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时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8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和8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了全血锌、铁、钙、镁、铜等5种微量元素的对比观察。结果新生儿肺炎患儿全血中的锌、铁、钙、镁等4种微量元素均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而铜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肺炎时血液中锌、铁、钙、镁等元素的代谢存在一定改变,应给予合理补充,以帮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肝门阻断后肝脏损伤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1组)、对照组(2组)和实验组(3组)。采用Pringle′s法进行肝门阻断,持续35 min,肝门阻断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Gln。分别于肝门阻断前及再灌注后2、4、24 h,每组各选取10只大鼠,测定血清ALT、AST、LDH含量;肝组织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检测血清TNF-α及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后实验组肝组织中MDA含量下降(P〈0.05),而GSH及SOD水平增高(P〈0.05);血清ALT、AST、LDH含量,TNF-α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Gln能有效地减轻肝门阻断所致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Gln抑制内毒素易位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周文平 《河北中医》2010,32(3):357-357
河北省中医院肾病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中医药重点学科。该学科多年来致力于肾脏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开展了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脏穿刺活检术及红细胞位相检查等高新项目。独创的“综合个体化疗法”及开展的中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多种肾脏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蛋白及β-G mRNA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半定量分析显示β-G mRNA的表达在肝脏癌组织(3.71±0.32)与癌旁肝组织(1.83±0.22)以及正常肝脏组织(1.71±0.32)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到肝癌组织β-G蛋白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8.2%±5.5%)、(56.8%±6.2%)和(83.8%±9.1%),呈递增趋势(χ^2=42.33,P〈0.01);β-G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病人的门脉癌栓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有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AFP水平无关。结论β-G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25例肝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β-G mRNA的表达,并分析肝癌组织中β-G mRNA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AFP水平不影响肝癌组织中β-G mRNA的表达.β-G mRNA的表达在有门静脉癌栓以及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高于无门静脉癌栓以及淋巴结转移者(t=7.857,9.341,P<0.05).结论 β-G mRNA的表达与肝癌患者有无门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β-G可能在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活体时肝门部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能否形成凝固区,探讨肝门部血流对凝固区大小的影响.方法 从6头健康家猪选取14个肝门部胆管靶点,分为非肝门阻断组和肝门阻断组,每组7个胆管靶点.将单极电极针13 mm裸露部分置入胆管腔内,输出功率5W,消融时间4min.病理检查胆管和邻近肝组织改变.结果 两组剖面均可见半椭圆形灰白色凝固区,凝固区周围有明显的暗红色环状带.光镜下凝固区胆管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变性、坏死;肝组织变性;暗红色环状带为肝组织出血.非肝门阻断组和肝门阻断组凝固区平均长轴直径分别为(13.29±1.38)mm、(13.29±1.1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0.05);凝固区平均短轴直径分别为(3.14±1.07)mm、(4.57±0.9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P<0.05).结论 活体时肝门部胆管腔内射频消融可形成典型的射频消融区.肝门部血流影响凝固区短轴直径,不影响凝固区长轴直径.  相似文献   
110.
对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玉庸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进行总结,从中医病机、治法、辨治经验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列举案例进行经验总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赵老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多属中医“淋证(劳淋)”“虚劳”“腰痛”等范畴,病机要点为脾肾亏虚、湿热屡犯,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湿热留恋,由脏及腑,由肾及脾,脾肾亏虚,正虚邪恋。治疗宜谨守病机,补泻并用,清利膀胱湿热的同时,注重健脾益肾,培元固肾,标本兼治。赵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丰富,博采古今有效方药,并将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分析用药规律,辨证论治,明显改善CPN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