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EADM、VCR和VP-16静脉持续输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EADM)、长春新碱(VCR)、足叶乙甙(VP-16)静脉持续输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通过实验室研究探讨低浓度EADM对肿瘤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EADM(15mg/m^2/d)、VCR(0.4mg/m^2/d)、VP-16(50mg/m^2/d)96小时中心静脉持续输注,环磷酰胺(600mg/m^2,第6天)静脉推注,强的松(60mg/m^2/d,第1至第6天)口服。28天为1周期,化疗2周期评定疗效。选K562人白血病细胞株,根据不同的EADM浓度和培养时间分组 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P170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12例患者中,CR1例,PR8例及PD3例,总有效率为75.0%。总的缓解期为3-12个月,Ⅲ度(5例)、Ⅳ度(2例),中性粒细胞下降率为58.3%。2例出现Ⅲ度口腔溃疡。无治疗毒性相关死亡。实验发现低浓度EADM组比高浓度组的细胞膜P170蛋白表达强度明显低。结论:静脉持续输注EADM、VCR、VP-16方案是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EADM低浓度给药能降低肿瘤细胞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42.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与癌基因表达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卵巢癌患者血清CA 12 5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和流式细胞术对 3 3例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 5浓度和癌组织 p5 3V+ 、CD44S+ 、p170 + 及DNA异倍体细胞检出率进行了检测。结果 卵巢癌患者CA 12 5浓度、p5 3V+ 和 p170 + 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CA 12 5浓度和 p5 3V+ 细胞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升高 ;p5 3V+ 和DNA异倍体细胞检出率随CA 12 5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 ,CD 44S+ 细胞检出率却逐渐降低。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 5浓度与癌组织 p5 3V+ 、CD44S+ 和DNA异倍体细胞检出率、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都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组织DNA倍体分类与CD8^ /CD28^ 表达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190例恶性肿瘤组织DNA倍体做了分类,并对其CD8^ /CD28^ 细胞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同时分析了不同DNA倍体组织中CD8^ /CD28^ 细胞表达率。结果:恶性肿瘤组织CD8^ /CD28^ 表达细胞检出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织(P<0.01)。恶性肿瘤组织DNA倍体分为二倍体(D)、近二倍体(ND)、四倍体(T)、非整倍体(AN)和多异倍体(M),后4种DNA倍体类型统称为DNA异倍体(H)。DNA异倍体肿瘤组织的CD8^ /CD28^ 细胞检出率显著低于二倍体肿瘤(P<0.01);在不同DNA异倍体组织中,从ND→T→AN到M,其CD8^ /CD28^ 细胞检出率逐渐减低,但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能抑制肿瘤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不同DNA倍体类型组织的免疫状态是不同的。由此可见,肿瘤局部组织CD8^ /CD28^ 细胞表达水平与其DNA倍体类型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相似文献   
44.
食管癌倍体异质性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作者采用流式细胞测量术(FCM)对30例食管癌患者150份样品进行了DNA倍体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癌中心灶DNA倍性异质体的检出率为53.3%。DNA倍性异质体和同质体患者癌中心灶和癌旁粘膜组织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均明显不同。患者癌中心灶倍性异质体的检出率随癌组织分级、肿瘤体积和癌细胞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升高(r>r0.05)。DNA倍性异质体患者的存活时间显著短于同质体患者(P<0.05);而异质体患者的死亡率却显著高于同质体患者(P<0.05)。  相似文献   
45.
本文用流式细胞测量术(FCM)对30例食管癌患者癌灶的120份样品做了DNA克隆细胞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患者癌灶DNA克隆数目分布是不同的。患者癌灶含有1、2、3和4个DNA克隆者的的比率分别为23.3%(7/30例)、40.0%(12/30例)、30.0%(9/30例)和6.7%(2/30例)。不同克隆数患者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患者存活期随肿瘤克隆数增加而逐渐缩短,二者呈良好的负相关(r=-0.9716,r>r0.05);患者死亡率随克隆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r=0.9653,r>r0.05)。  相似文献   
46.
作者用流式细胞术对51例大肠癌和8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灶、癌旁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细胞进行了DNA含量和增殖活性(SPF)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癌旁组织是否出现DNA异倍体细胞,与癌灶关系不大。这提示,癌旁异倍体细胞群的出现可能是致癌因子的直接作用。在癌灶、癌旁和淋巴结对比研究时剔除各组的二倍体标本后,其异倍体病例间比较时发现癌灶DI值与淋巴结的十分接近(大肠癌分别为1.56和1.52);乳腺癌则分别为1.73和1.70),癌旁组织则明显减低(分别为1.19和1.59);其SPF也显示了类似的变化规律。这表明,癌灶和淋巴结中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十分相似。这提示,淋巴结中的恶性细胞可能是直接从癌灶转移过来的,而癌旁组织的恶性细胞可能是新生的。  相似文献   
47.
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α1)对化疗期间恶性肿瘤虱的免疫功能影响。方法: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单一化疗;B组在化疗同时给予Tα11.6mg/次,sc,2次/周,连用2个月。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和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的临床意义,作者用流式细胞术对8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细胞凋亡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患者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5.51%±8.52%和0.25%±0.28%,P<0.01);患者细胞凋亡水平虽然随S期细胞增高有逐渐减低的趋势,但无明显的线性关系。DNA异倍体患者凋亡水平虽然低于二倍体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凋亡水平变化不仅代表恶性肿瘤一种生物学特性,而且还可以作为恶性肿瘤诊断的良好指标。最后对患者外周血细胞中出现凋亡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9.
作者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了39例二倍体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和非克隆性异倍体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二倍体乳腺癌细胞的SPF、PI、>2C%、>4C%、DNA量值分布、G(0/1)峰CV值和G(0/1)峰倾斜度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这些指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密切。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的SPF、>2C%、>4C%、G(0/1)峰CV值和G(0/1)峰倾斜度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其>4C%呈逐渐增高的变化(r=0.993,r>r(0.05))。这表明,二倍体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对照细胞有明显不同。它不仅有较高的增殖活性,而且还含有一些非克隆性异倍体细胞。  相似文献   
50.
恶性肿瘤细胞DNA倍体分类方法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一种改良的细胞DNA倍体分类方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进行了DNA倍体分类,并对其倍体类型和瘤组织细胞生物学特性、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瘤组织细胞的DNA倍体类型分为:二倍体、近二倍体、四倍体、非整倍体和多异倍体细胞,后4种倍体类型统称为DNA异倍体。患者瘤组织细胞DNA倍体分类不同,其细胞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也明显不同。改良后的DNA倍体分类方法,不仅能客观地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能准确地反映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不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特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