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观察螺旋CT检查在术前预测进展期直肠癌环周切缘受累的准确性.方法 39例病理证实直肠癌病人,以空气作为肠腔内对比剂进行螺旋CT扫描,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进行手术,将CT扫描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准确判断出肿瘤在直肠系膜间隙内侵犯的深度.8例环周切缘阳性的病人均可见直肠系膜内明显的肿瘤浸润,7例病人通过螺旋CT准确判断出环周切缘受累.预测环周切缘受累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93.3%(29/31),准确度为92.3%(36/39),阳性预测值为77.8%(7/9),阴性预测值为96.7%(29/30).结论 术前螺旋CT检查可准确预测肿瘤环周切缘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大组织切片技术对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76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中下段直肠癌采用大组织切片技术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阳性率为12.2%(158/1 292),46.1%(35/76)的病人存在淋巴结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平均获得淋巴结分别为(17.5±4.2)、(16.6±3.9)枚,两者无统计学差别(t=0.904,P>0.05).不同大体分型、肿瘤直径、累及肠壁周径程度、T分期、分化程度的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不同(X2=5.543~12.979,P<0.05、0.01).结论 大组织切片技术能较好地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大体分型、肿瘤直径、累及肠壁周径程度、T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2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测量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使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HOMA—IR的相关因素。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FBG、FINS、lnHOMA—IR(FBG、lnHOMA—IRP〈0.01,FINSP〈0.05)及IR发生率;强化治疗组患者术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nHOMA—IR与体重指数(BMI)、FINS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手术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46例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23,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和常规治疗组(n=23,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动态监测围手术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定量(FINS)、IL-6、TNF-α及CRP水平,并根据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其与TNF-α、IL-6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无低糖血症发生,TNF—α、IL-6与HOMA—IR存在显著正相关(r=0.333~0.480,P〈0.05);强化治疗组术后1、3d血清InHOMA-IR、IL-6、TNF—α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2.069~3.098,P〈0.05),术后1、3、7d的CRP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2.482~3.131,P〈0.05)。结论TNF—α、IL-6与外科胰岛素抵抗相关,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拮抗术后机体的高炎状态,抗炎效应可能是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东升  仲蓓  周岩冰 《山东医药》2004,44(36):31-31
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盆腔CT检查,明确病变位置、浸润范围、局部转移情况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确定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常规CT检查不易清楚显示肿瘤及其与毗邻脏器的关系。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我院对45例直肠癌患者先行直肠内充气,然后行CT检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体外共同培养时对两者生长、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二步Ⅳ型胶原灌注法、Per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Wistar大鼠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体外将肝实质细胞与Kupffer细胞按6∶1比例共同培养。观察不同情况下肝细胞生存时间和形态,每隔24 h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清蛋白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并在培养36 h用放免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单独培养组肝细胞的生长、增殖迅速,并向正常肝细胞的形态演变,肝细胞可培养存活至15 d;共同培养组肝细胞生长增殖缓慢,细胞可培养存活至10 d。共同培养组上清液中清蛋白水平在24、36、48、60 h比单独培养组低(t=2.551~3.139,P<0.05);ALT、AST水平在24、36、48、60 h比单独培养组高(t=2.446~3.108,P<0.05);共同培养组Kupffer细胞保持IL-1I、L-6、TNF-α分泌功能,而单独培养组未检测到IL-1I、L-6、TNF-α。结论大鼠Kupffer细胞和肝实质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进行共同培养,二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分泌功能,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统计2007年我国作者发表的I临床营养科研论文,分析我国临床营养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07年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临床营养研究文献,并对论文的作者分布、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ubMed数据库检出我国作者2篇临床营养论文,万方数据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出702篇临床营养研究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主要分布于除西藏的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lI缶床营养研究内容的构成涉及营养状况评估、营养支持和营养护理等诸方面,研究领域几乎涉及临床各学科,其中以消化外科为主,营养支持的重点研究对象为围手术期。结论2007年我国发表的临床营养论文较多,但符合循证医学研究的论文较少。有必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营养研究,避免重复和减少偏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窦癌病人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6 和IL-8的水平与恶病质发生的关系.方法 125例胃窦癌病人分为恶病质组与非恶病质组, 将近6个月体质量下降>10%者定义为恶病质病人.通过放射免疫学方法对胃窦癌病人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IL-1、IL-6 和IL-8含量的检测.结果 胃窦癌病人血清中3种细胞因子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Z=-8.186~-4.665,P<0.05),胃窦癌恶病质病人血清IL-6 和IL-8含量较非恶病质病人显著升高(Z=-5.018、-3.134,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IL-6(OR=1.048,95% CI:1.021~1.075)和IL-8(OR=3.150,95% CI:0.988~10.037)为恶病质发生的高风险性因素.结论 血清IL-6和IL-8 水平与胃窦癌病人恶病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处理 ,多年来临床研究在治疗方法上有很大提高。近几年来对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较多 ,注意到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基本病理变化中 ,脾胃区门静脉系统异常静脉血返流为主要原因 [1 ] ,所以在手术治疗方面多采用降低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