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广西百色市胃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当地胃癌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百色市2008—01—012011—12—31新发确诊的667例胃癌作为观察组,以相同的性别、年龄(±5岁)、居住地作为匹配条件,按1:1配比随机抽取当地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获取相关暴露资料,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教育、职业、居住村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水源匮乏(没有自来水/地下水/江河)、吸烟、饮食不规律、常食用煎炸食品、重盐口味、体力活动状况、发病前心理压抑、胃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eicobactorpylori,Hp)感染等因子与当地胃癌发病相关,P〈0.05。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子应用逐步向前法多因素分析发现,Hp感染、重盐口味、水资源匮乏、饮食不规律、吸烟和胃溃疡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结论:百色市居民胃癌发病与HP感染、胃溃疡史、水源匮乏、吸烟、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52.
53.
周喜汉 《山东医药》2009,49(13):116-117
幽门螺杆菌(Hp)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其致病机制的影响因素除感染细菌数量、毒力和环境因素外,还包括宿主免疫机制、遗传易感性、胃肠黏膜内环境等。人类Toll样受体(TLPa)是表达于细胞膜上,与免疫系统识别微生物有关的一类受体家族,是能识别特定类型微生物的保守分子成分,即PAMP,可介导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相似文献   
54.
石斛治疗实验性大鼠萎缩性胃炎的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石斛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用氨水、乙醇和去氧胆酸钠灌胃法,制成大鼠CAG模型。造模后治疗组以石斛治疗5周,观察血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情况,并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石斛治疗组治疗前SS、GAS和PGE2分别为7.95±2.14 ng/L,216.13±77.21 ng/L,1435.10±200.53 pg/mp,均较对照组低(P<0.01),治疗后分别为9.58±1.01 ng/L,328.53±84.74 ng/L,1715.66±125.49 pg/mp;治疗后除SS外,各观察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石斛可使GAS和PGE2增多,对CAG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套扎术(EVL)联合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将95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EVL联合静脉应用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静脉应用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段内再出血发生率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5天,1、3、6个月和1年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食管静脉曲张明显改善而门脉高压性胃病未见加重。结论EVL联合静脉应用奥曲肽、奥美拉唑能有效降低EVB再出血率,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出院后施行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初次发作的病人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构成及疾病严重程度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的病人除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系统的健康教育外,出院后给予为期18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不进行健康教育,18个月内常规电话随访(1次/3个月)。两组均以复发为终点。比较两组病人急性胰腺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胰腺炎复发率为8.50%,对照组为24.4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施行健康教育是降低急性胰腺炎复发率的有效途径,是急性胰腺炎现代综合治疗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释放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计数仪对268例HP阳性、183例HP阴性及150例HP清除后良性胃病患者血中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胃溃疡(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DU>GU>CSG(P<0.01)。HP阳性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较HP阴性患者高(P<0.05或0.01),而胃动素水平恰好相反(P<0.01)。HP清除后病人血清胃动素水平升高、胃泌素水平下降(P<0.01)。结论HP感染可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胃动素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8.
苦参素与顺铂联合应用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素和顺铂联合应用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金氏公式分析药物间的相互作用,RT-PCR方法检测fas和caspase-3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用药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并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细胞fas和caspase-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苦参碱与顺铂联合应用能明显诱导肝癌SMMC-772 l细胞凋亡并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0例原发性肝癌组、60例良性肝病组和30例正常组血清AFP、SF、β2-MG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SF、β2-MG含量及其阳性率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组(P均<0.01)。原发性肝癌组联合检测三项指标阳性率(93.75%)高于AFP单项阳性率(71.25%),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SF、β2-MG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0.
黄赞松  周喜汉 《右江医学》2006,34(2):129-13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与甲硝唑、激素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用活血化瘀汤与甲硝唑、激素保留灌肠,每晚1次,20 d为1疗程,重度患者急性期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2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5~7 d。结果52例中,近期治愈41例(78.85%),有效8例(15.38%),无效3例(5.77%),总有效率94.23%,近期复发率3.8%。结论该灌肠液近期疗效好,尤其是对病变在左半结肠者疗效更佳,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价格便宜、安全有效,适合于门诊和家庭治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