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小儿肠镜检查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肠镜检查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单用异丙酚);B组(异丙酚+芬太尼),观察两组各时段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前、术中、术后血压(SB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A组患儿术中SBP、HR、R、SpO2与术前、术后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B组患儿术中SBP、HR、R、SpO2与术前、术后相比均有所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术中SBP、HR、R、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与B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不仅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有效降低循环、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平稳。  相似文献   
42.
无痛肠镜在小儿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切除小儿结肠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无痛肠镜下对48例3~12岁结肠息肉患儿用钳除、高频电凝电灼、高频电凝圈套切除等不同方法成功切除息肉56颗。结果全部患儿均成功治愈,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提示无痛肠镜下小儿结肠息肉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性小、小儿可以耐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苦参碱(Ma)诱导结肠癌SW1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Ma处理SW1116细胞48h,并设正常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Fas和Bax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Ma处理的SW1116细胞抑制率、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均〈0.01),Fas和Bax mRNA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Ma可诱导SW1116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Fas和Bax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MI)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myc、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I、顺铂及MI联合顺铂干预SMMC-7721细胞。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法检测c-myc、bcl-2和bax mRNA表达,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c-myc、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苦参素组、顺铂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不干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联合用药具有单纯相加或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myc、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减少,与DDP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顺铂具有单纯相加或协同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ax基因表达上调和c-myc、bcl-2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5.
肝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免疫耐受及逃避机制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进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HCC有着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研究TME中引起HCC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产生治疗抗性的机制对HCC的临床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一种转录因子,包含受缺氧调控的α亚基,在缺氧环境中,肿瘤细胞高表达HIF-1α,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微血管生成、免疫逃逸以及治疗耐受等过程,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阐述缺氧TME中, HCC细胞激活HIF-1α的表达以促进癌细胞低氧适应,调控免疫逃逸和治疗耐受的机制.  相似文献   
46.
李学谦  周喜汉 《右江医学》2006,34(4):435-437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技能培养不仅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验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完成教学大纲、实现合格培养目标的标准之一。临床实习阶段,教学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右江民族医学院五年制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影响临床技能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1,2]1.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不够[3]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等形式中发现,少数临床科室不同程度存在不够重视临床技能的基础训练,表现在…  相似文献   
47.
胃镜诊断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回顾研究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胃镜检查的病例资料情况,探讨胃镜诊断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β2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预防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将95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治疗出血停止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A组)、西药组(B组)和对照组(C组)3组。A组34例给一般护肝治疗 复方丹参滴丸 普奈洛尔;B组31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普奈洛尔;C组30例给予水飞蓟素等一般护肝治疗,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状况、门静脉内径(Dpv)和脾静脉内径(Dsv)、胃镜检测结果、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以24个月或患者死亡为观察终点。结果:A、B、C组分别各有2、5、8例死亡,24个月内再出血率分别为19.4%、38.5%和75.0%(P<0.01);治疗后A、B两组患者Dpv、Dsv扩张均有所改善,其中A组患者Dpv、Dsv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患者Dpv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能维持原有水平,而B、C组则有所下降。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β2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预防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发出血效果优于单用β2受体阻滞剂,并有可能阻止肝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桂西地区幽门螺杆菌(Hp)多重耐药现状,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Hp感染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和鉴定,经鉴定获得115株Hp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阿莫西林等5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结果 Hp对甲硝唑加克拉霉素耐药的耐药率为21.74%;对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耐药的耐药率为8.70%;对甲硝唑加四环素耐药的耐药率为13.91%;对甲硝唑加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耐药率为1.74%;同时对阿莫西林加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耐药率为0.87%。结论桂西地区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的多重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的多重耐药率较低,在治疗方案中应选择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组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以提高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广西百色市胃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当地胃癌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百色市2008—01—012011—12—31新发确诊的667例胃癌作为观察组,以相同的性别、年龄(±5岁)、居住地作为匹配条件,按1:1配比随机抽取当地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获取相关暴露资料,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教育、职业、居住村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水源匮乏(没有自来水/地下水/江河)、吸烟、饮食不规律、常食用煎炸食品、重盐口味、体力活动状况、发病前心理压抑、胃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eicobactorpylori,Hp)感染等因子与当地胃癌发病相关,P〈0.05。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子应用逐步向前法多因素分析发现,Hp感染、重盐口味、水资源匮乏、饮食不规律、吸烟和胃溃疡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结论:百色市居民胃癌发病与HP感染、胃溃疡史、水源匮乏、吸烟、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