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64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550篇
预防医学   256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53篇
  13篇
中国医学   314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人胚胎脊髓生长发育过程中巢蛋白(nestin)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3周~8个月)的人胚胎脊髓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Nestin阳性细胞在神经上皮贯穿整个发育过程,5周基板、翼板形成后即可见到阳性物,而边缘层6周出现。中央管、基板、翼板、边缘层内nestin阳性细胞达高峰的时间分别是6周、7周、8周、9周,而表达明显减少的时间分别是8周、9周、10周、11周。随着脊髓的发育成熟,灰、白质内nestin阳性产物逐渐减少,而中央管的阳性细胞数至3月后较为稳定。结论:在脊髓不同部位神经干细胞出现时间和达到高峰的时间均不同,提示在脊髓的不同部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并不同步。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2-8月在该院妇幼分院住院并进行HBsAg检测的51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HBsAg.初测阳性的血清分别进行12000 r/min,10 min高速离心后,蓝光照射8 h消除高胆红素的影响,3~7 d后再次采集静脉血复检,对HBsA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6例新生儿中有65例(12.60%)血清HBsAg检测结果为阳性.回顾HBsAg阳性新生儿母亲血清HBsAg检测结果,63例为阴性,2例为阳性,排除了母婴垂直传播的干扰.对63例母亲血清HBsAg阴性的新生儿标本进行高速离心,离心后82.54% 的标本HBsAg检测结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4.29%(9/63)的标本HBsAg结果转阴.蓝光照射后有42.86%(27/63)的标本血清HBsAg检测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2例标本血清HBsAg转阴.98.41%(62/63)的血清HBsAg均在3~7 d后转阴.结论 临床工作中HBsAg阳性的新生儿标本,尤其是COI值<1.2的标本,应首先考虑离心力和离心时间不够导致的小颗粒物质干扰,应提高转速,延长离心时间,消除干扰后复检,仍然阳性者考虑乙肝疫苗接种后阳性,3~7d后复查或进一步检测病毒核酸.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新生儿血清高胆红素血症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背景:目前用于颈椎前路的填充材料较多,以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多见,但自体骨取材引发供骨区出血、感染、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被临床工作者逐渐重视。同种异体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可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融合器填充材料。目的:对比异体骨与自体骨填充椎间融合器结合钢板内固定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融合中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44例脊髓型颈椎病共44节段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取颈前斜切口2.0-3.0 cm,切除椎间盘及后纵韧带,尽量保留终板。其中24例取自体髂骨填充椎间融合器,20例采用同种异体骨填充,以JOA评分、Odom’s疗效评定标准及X线射片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评定(Odom’s标准)优良率,同种异体骨组高于自体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同种异体骨组融合率较自体骨组低,12个月时两组融合率均为100%。影像学结果提示,术后3,6,12个月同种异体骨组与自体骨组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前凸Cobb角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同种异体骨作为椎间融合器填充材料,融合率与自体髂骨相似,并可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恢复椎间隙高度,可作为理想的骨填充材料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戳孔疝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腔镜术后戳孔疝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资料戳孔疝发生率为0.95%,其中术者因素者占38.9%。18例患者均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补片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后下床活动平均时间1.5 d,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5 d;切口甲级愈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5 d。术后脐部异物感1例(5.5%),慢性疼痛2例(11.1%)。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规避术者因素可降低戳孔疝的发生率。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是腹腔镜术后戳孔疝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是该治疗方法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5.
76.
超声检查在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评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二维超声是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基本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获取肿瘤内部的血流信息,根据血供丰富与否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超声造影可以动态观察乳腺肿瘤内微血管血流灌注情况,借助辅助软件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提高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弹性成像和联合超声造影也逐渐应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及评价。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两类达标血糖控制对急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5分且合并高血糖的危重患者200例,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IIT)组和常规控制(CIT)组,比较两组近期死亡率、3d及7d后APACHEⅡ、严重并发症、低血糖、院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 结果 IIT组住院时间和费用、院内感染发生率、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3d及7d后APACHEⅡ较CIT组低(P<0.05).两组低血糖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 vs 13%,P<0.01),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IT可能为临床带来较多益处,但增加急危重患者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死亡率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3例临床完整资料,根据麻醉深度不同,将浅麻醉患者52例纳入A组,将深麻醉患者51例纳入B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麻醉趋势指数(NTI)、脑功能、脑功能损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后(T2)、插管结束后(T3)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T1)(P<0.05);两组T3心率明显高于T1(P<0.05);两组T1 NTI均明显高于T2、T3、手术1 h(T4)、术毕(T5),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T2、T3、T4、T5组间N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认知功能障碍率(32.69%)明显高于B组(13.73%,P<0.05);两组T2、T3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T1(P<0.05);B组T3、T4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与浅度麻醉相比,深度麻醉可明显降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利于保护老年患者神经功能,预防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对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MHCC97-H和MHCC97-L)侵袭能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Transwell法检测hMSC对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下室加入培养基和hMSC,上室加入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悬液,共培养36 h,酶标仪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检测及细胞计数法观察侵袭能力的变化。CCK-8法检测hMSC对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PCR检测共培养前后转移相关因子骨桥蛋白(OPN)、唾液酸蛋白(BSP)、α-V基因、增殖相关基因TGFβ1和PDCD4的表达差异。结果 (1)侵袭能力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镜下观察实验组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减少,OD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CC97-H与hMSC共培养后OPN、BSP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α-V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MHCC97-L与hMSC共培养后OPN、BSP、α-V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2)增殖能力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OD值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TGFβ1基因表达上调(P0.05),而PDCD4基因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HCC97-L实验组PDCD4基因表达上调(P0.05)。结论 hMSC使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下调,增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0.
周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505-507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汝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6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8(IL-8)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V、FIB、CRP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观察组PV、FIB、CRP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rt-PA治疗可有效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该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