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应用卢戈(Lugol)液进行食管黏膜染色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痛变的价值.方法 对该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87例常规内镜下观察食管黏膜有轻度异常的患者,予2.5%Lugol氏液进行直视下染色,对病变处呈现碘染色、淡染及不染色区进行活检,结合病理结果 进行统计,探讨碘染色程度与活检病理结果 的关系.结果 87例患者中内镜下碘不染色者47例,病理诊断食管癌19例,异型增生9例.内镜下病变处碘淡染29例,碘染色11例,病理均为食管炎性表现.碘不染色区检出食管癌及异型增生共28例,检出率高于淡染及染色区(χ~2=35.139,P<0.001).内镜下病变不染色区异型增生及食管癌表现为黏膜粗糙8例(31.6%).结节不平16例(63.2%),扁平隆起12例(42.9%),三者占总检出率的78.8%,其他表现为红色黏膜4例、浅溃疡2例、黏膜缺失2例和白斑1例.结论 内镜下Lugol氏液染色有助于食管病变的鉴别诊断,可以提高异型增生及食管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2.
肖永林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永林教授系长春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主任医师,长春市政协委员。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学习中医,师从其父。肖老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5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对疾病认识透彻,独具匠心,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就肖永林教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独到见  相似文献   
93.
血清31P-核磁共振波谱(NMRS)对胃癌诊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31P-核磁共振波谱(NMRS)对胃癌诊断的可行性,采用VXR-300超导核磁共振仪测量人血清标本114例,其中胃癌56例,健康对照58例,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三个主要谱峰a、b和c。结果发现,二组间谱峰的化学位移Sa、Sb、Sc相差很小(0.5>P>0.2),谱峰强度则有明显变化。计算谱峰a与谱峰b和c的总面积积分值之比(a/bc),胃癌组与对照组a/bc的均值分别为0.188±0.053和0.110±0.037(P<0.001)。本法诊断敏感性为80.36%,特异性为81.03%,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4.
十年2088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10年来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评估10年来RE发病情况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胃镜诊断的2088例原发性RE,按洛杉矶分类进行分级,评估RE发病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伴发疾病的关系.结果原发性RE占胃镜检查总人数的4.1%,男性多于女性(4.7%比3.2%,P=0.00),平均年龄55.34岁,男性发病年龄早于女性[(54.37±15.53)岁比(57.40±13.88)岁,P<0.01].10年间年原发性RE检出率和发病年龄上升;随年龄增长RE检出率升高,病变程度加重.轻度的(A、B级)占大多数(82.5%),在RE分级上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患者Hp阳性率低于受检人群(23.5%比42.3%,P<0.01).Hp阳性RE检出率低于阴性(2.9%比4.7%,P<0.01).Hp阳性与阴性RE在RE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去10年间,RE患病率和发病年龄逐步上升,轻度的占大多数.RE人群Hp阳性率低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0年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胃癌高发区山东烟台高陵镇随机抽样自然人群进行内镜普查,其中Hp阳性者552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276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和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口服,疗程7 d.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根除成功.此后对两组在10年期间进行内镜随访(第1、5、8和10年),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观察两组Hp感染状态的变迁.结果 治疗组消化性溃疡第1、5和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70%、5.86%和4.40%,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2.85%、14.93%和9.39%,P值分别=0.0002、0.0017和0.0440).随访10年间,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新发病例数及复发病例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Hp再感染率较高,第10年时Hp阳性率达46.4%.根据Hp感染状态重新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访10年间Hp阴性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均低于Hp阳性组(P值均<0.05).结论 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是必要的.成功根除Hp后再感染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验证评价复方聚乙二醇进行结肠准备的清肠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06例服用聚乙二醇4000口服溶液用粉(研究组)及105例甘露醇(对照组)作为结肠镜前准备的患者进行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整体结肠准备质量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结肠整体准备的总有效率为92.4%(98/106),对照组为80.0%(84/1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6)。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5%(9/106),6例为恶心呕吐,3例为用药后实验室检查异常,均在短时间内自然缓解,对肠镜检查无影响,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15/105),4例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例为胸闷,10例为用药后实验室检查异常,并出现1例严重不良事件。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聚乙二醇4000口服溶液用粉是用于各种临床检查肠道准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7.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学组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协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2年4月26至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  相似文献   
98.
目的采用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实验,对参景固本方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维生素C(VC)为对照试剂,进行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参景固本方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1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了71.18%、66.58%、36.59%。结论参景固本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
幽门螺杆菌研究的未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 198 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从人胃黏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 (Hp) ,并确定它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有关以来 ,已有近 2 0年了。有关Hp的生物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病理学及临床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讨。为此 ,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与中华医学会北京市消化学会于 2 0 0 1年 10月在北京召开“幽门螺杆菌研究的未来”小型专题座谈会。现将座谈会上的发言重点部分 ,请本人整理后刊出 ,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小肠三叶因子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小肠三叶因子(recombinant human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 rhITF)促进慢性胃溃疡的愈合、保护胃黏膜抵抗多种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 急性损伤方法:用乙醇,阿司匹林,应激和幽门结扎诱发胃黏膜损伤,用Guth法测定损伤指数.(2)慢性溃疡产生法:用50%(质量分数)乙酸接触胃体部桨膜面.损伤后第2天开始经口灌 rhITF 11 d,第12天麻醉下测定胃黏膜面血流量(GMBF),取胃液测定胃酸排除量,检查溃疡指数、胃黏膜氨基己糖和一氧化氮浓度,检测溃疡底部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rhITF有保护胃黏膜抗急性损伤的作用,在应激诱发的损伤中,胃黏膜糖蛋白含量增加.rhITF促进慢性胃溃疡的愈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溃疡指数和胃酸排除量明显减少(P<0.05),GMBF、Hex和NO含量及iNOS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rhITF 保护胃黏膜可能和胃黏膜黏液糖蛋白增加有关.rhITF促进慢性胃溃疡愈合,其机制可能增加Hex含量和GMBF,抑制胃酸,刺激 i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