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过去认为 ,心房颤动 (房颤 )是双侧心房同时存在多个不断迁移的折返波阵面无序运动的结果 [1 ]。局灶性房颤 ( focalatrial fibrillation)概念的提出使房颤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房颤的消融思路也发生了改变。兹就局灶性房颤的研究进展作回顾。   1.概念及可能的机制  局灶性房颤是指心房或与心房相连的组织 (如肺静脉 )内存在异位的致心律失常的兴奋灶 (局灶 ) ,该兴奋灶所发放的冲动或其所引起的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与房颤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2 ]。起源于局部兴奋灶的心房电活动首先在心外膜标测中被发现 ,但被认为是偶…  相似文献   
102.
射频热凝术治疗继发性肝癌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综合评价采用射频(RF)热凝术治疗继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文献的方法对射频热凝术治疗继发性肝癌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综述. 结果: 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继发性肝癌疗效优于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它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长期随访中发现最可靠的治疗手段是CT等影像学方法. 结论: 射频热凝术治疗继发性肝癌创伤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小剂量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全身应用小剂量重组干扰素(IFN α 2b)、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联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60例.应用APAAP法和免疫单向扩散法(RID)分析了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活性.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后外周血中CD4+的T淋巴细胞和CD23+的B淋巴细胞显著的高于前水平(P<0.05);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也明显增高(P<0.01).KPS积分较因子加化疗前明显增高(P<0.001).免疫球蛋白(IgM)活性亦显著的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KP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01).治疗后细胞因子加化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28.5分(P<0.001);CR 26例(65%);PR 11例(27.5%),总有效率82.5%.单纯细胞因子治疗组的KPS积分平均增高23分(P<0.001);PR 13例(65%),总有效率65.0%.结论本方案可以显著的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可能提高肿瘤的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4.
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脊髓NMDA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关系,为提高氯胺酮的临床麻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成扭体法和热板法两大组。每大组再分为两中组:空白组和氯胺酮组。每中组再分为4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直接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不同浓度的NMDA;氯胺酮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1,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不同浓度的NMDA,在热板、扭体实验中,观察NMDA对氯胺酮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单用NMDA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但NMDA可增加氯胺酮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缩短其热板法的痛阈(P〈0.01)。结论NMDA鞘内注射能拮抗氯胺酮的镇痛作用,提示脊髓NMDA受体可能参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吴钢  蔡端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2,34(12):705-710
症状性胆囊结石等胆囊良性疾病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但是面对“困难”胆囊(DGB)时,解剖Calot三角十分困难而且不安全。为降低胆管损伤(BDI)等严重并发症,胆囊次全切除术(STC)等纾困手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适用于保证安全的关键显露(CVS)无法实现、全胆囊切除术(TC)的风险超过可能的获益时的手术。STC可以明显降低血管-胆管性损伤(VBI)等致命性并发症。STC是在DGB的前提下实施的挽救手术,但是STC并不等同于TC,而且有近期(胆漏)和远期并发症(胆囊残株炎和结石再生)。拟行胆囊切除术前需要对可能的DGB进行综合评估,以减少可以避免的STC。  相似文献   
106.
胆囊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ADM)是一种以胆囊腺体和肌层慢性增生,形成罗-阿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es,RAS)为特征的良性疾病。ADM好发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通常无症状,50%以上的ADM病例并发胆囊结石,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行胆囊切除术时偶然发现。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根据ADM的大体特征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散型三型。超声是首选的诊断和随访手段,必要时行MRI进一步鉴别。无症状的局限型ADM无需手术,应定期随访。胆囊切除术适用于有症状的所有类型的ADM。当ADM与胆囊恶性肿瘤无法鉴别时,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7.
中枢D_1和D_2亚型多巴胺受体与左旋四氢巴马汀镇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兔耳K~+透入测痛模型上,左旋四氢巴马汀(1-THP,8mg/kg,iv)的镇痛作用被双侧脑室注射多巴胺(DA)受体广谱激动剂DA或去水吗啡(Apo)以及选择性D_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减弱,被选择性D_2受体激动剂喹吡罗加强。另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分别观察到1-THP镇痛时脑脊液中cAMP含量降低,及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含量升高。提示1-THP镇痛与中枢D_1和D_2亚型DA受体有关,其中D_1受体的阻断导致其镇痛,而D_2受体的阻断不利于其镇痛。  相似文献   
108.
刁剑会  吴钢 《重庆医学》2002,31(11):1143-1143
近 10年来 ,随着以Gross Kempf(G K)钉为代表的带锁骨内钉的出现和电视X线机的应用 ,使股骨、胫骨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提高了骨折愈合率 ,降低了手术感染危险的优点而得到了推广。我院骨科中心从 1998年10月~ 2 0 0 2年 1月 ,对一些股骨、胫骨骨折作了交锁髓内钉固定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月共行 36例手术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15~ 6 9岁 ,平均 38 5岁。股骨干骨折2 5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 2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类 2例均为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索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 EAE)豚鼠动物模型 ,了解其病理及磁共振 ( MRI)的变化特点 ,为多发性硬化 ( MS)实验性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注射完全福 (氏 )佐剂 -豚鼠全脊髓匀浆( CFA-GPSCH) ,并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 ( BPV) ,诱导豚鼠 EAE模型。分别利用光镜和 MRI观察 EAE豚鼠中枢神经组织 ( CNS)的病理与影像改变。结果 豚鼠在注射抗原 1 6d后出现 MS症状 ,发病率达 90 %以上。脑、脊髓组织可见血管周围炎细胞呈袖套样浸润并有白质脱髓鞘。MRI检查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异常信号。结论 采用 CFA-GPSCH并辅以注射 BPV诱导的 EAE模型简单、经济、可靠 ,并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其病理特点是血管周围炎性浸润 ,白质脱髓鞘。 MRI可用于评价 EAE豚鼠 CNS病变  相似文献   
110.
肺静脉内射频消融温度与肺静脉狭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肺静脉内不同温度射频消融与肺静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健康杂种犬30只,分成3组,经房间隔途径将温控电极导管置入肺静脉内进行消融,各组能量分别为50℃×60s,60℃×60s,70℃×60s.消融前、后均行选择性肺静脉造影,术后留养3个月,重复肺静脉造影后,处死,取心肌、肺静脉及肺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50℃组1只犬在行房间隔穿刺时因心包填塞死亡,其余均顺利完成试验.共在肺静脉内72处行点状消融,50℃组、60℃组、70℃组分别为20、26、26处.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分别为13、9、27、23处.50℃组肺静脉于消融后即刻及3个月后均未见狭窄.60℃组消融后即刻发现5处狭窄,3个月后仅遗留1处狭窄.70℃组消融后即刻有12处狭窄,3个月后复查仍有7处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50℃组及60℃组.结论肺静脉内射频消融温度为50℃及60℃时较为安全,70℃时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提示消融温度应控制在60℃以减少肺静脉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