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6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骨肉瘤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0cm)中MIF表达,分析MIF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情况,Cox多因素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MIF阳性表达率为62.3%,癌旁组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MIF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型无关,与肺转移相关(P=0.006)。MIF阳性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0.3%,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的95.8%(P=0.01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nneking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而MIF表达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IF表达与骨肉瘤转移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价骨肉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参数与骨肉瘤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9 月至2009年6 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6例经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的患者,治疗前均行CTPI检查,从而获得骨肉瘤患者肿瘤及正常肌肉组织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TTP)、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灌注参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计算治疗前骨肉瘤穿刺标本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 对肿瘤组织和肌肉组织灌注参数值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对灌注参数与MVD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骨肉瘤中的BF、BV、TTP 以及PS值分别为46.6 ± 25.1mL/(100g·min)、61.8 ± 29.5mL/100g、122.9 ± 26.2s 和44.5 ± 14.6mL/(100g·min)。 而正常肌肉组织的BF、BV、TTP 以及PS值分别为5.2 ± 6.6mL/(100g·min)、9.6 ± 7.3mL/100g、115.5 ± 33.1s和17.0 ± 29.3mL/(100g·min),骨肉瘤组的BF、BV和PS高于肌肉组,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但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肉瘤组的BF、BV以及PS值与MVD的r 值分别为0.83、0.87和0.63,P<0.05,呈明显正相关性,而TTP 与MVD的r 值为-0.02,P=0.93,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TPI能够很好动态地评价骨肉瘤的血流灌注,并可以反映血管生成及MVD的表达。   相似文献   
63.
1 病案摘要患者男性,22岁。于2011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后部酸痛不适,做后伸活动后酸痛明显,并放射至肩胛区,夜间明显,无头晕、恶心、耳鸣等症状。患者就诊当地医院,行颈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当时未行任何特殊治疗。2013年5月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患者再次就诊当地医院,行颈椎CT及MRI均示:颈2、3椎体占位。给予局部"小针刀"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36岁。因右臀部及右侧大腿部疼痛1个月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臀部包块,CT检查示右髂骨及髂腰肌包块。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以“右髂骨骨破坏”收住入院。检查:心、肺、腹未见异常,右髂骨中段内侧可扪及-3cm×3cm左右肿块,质软,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胸腰椎神经鞘瘤应用后正中入路实施一期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1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胸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3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1.5岁;发病部位:胸段椎管17例,胸腰段椎管4例,腰段椎管15例,腰骶段椎管3例,均为单发。手术均取后正中切口,切除相应节段的小关节突和椎板,一期切除椎管内外的神经鞘瘤,部分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 39例手术均完整切除肿瘤。随访时间为10~69个月,平均35个月。1例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局部复发,1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17个月因复发及肺转移死亡。22例存在感觉障碍的患者术后ASIA感觉评分平均提高1.6分。10例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术后ASIA运动评分提高7例,平均提高2.5分。未行内固定的6例患者中术后有2例发生脊柱失稳。结论 胸腰椎神经鞘瘤切除术中需确保术野足够显露,必要时可切除一侧的横突和肋骨头,为勉强保留神经根而忽略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可能带来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相应增高的再次手术率。除肿瘤位于中段胸椎管外,术中均应通过确切的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来维持远期的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骨肉瘤术前化疗后的肿瘤坏死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初诊经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骨肉瘤且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远处转移的40例患者,术前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化疗1周期。根据对手术切除肿瘤标本的肿瘤坏死率测定将患者分为两组(肿瘤坏死率≥90%和<90%),分别随访两组患者的术后肺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40例骨肉瘤患者中肿瘤坏死率≥90%组为23例,<90%组为17例,两组的术后肺转移率分别为21.7%和70.6%(χ2=11.831,P=0.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和23.5%(χ2=9.545,P=0.002)。结论肿瘤坏死率测定是评价骨肉瘤术前化疗反应最直接可靠的方法,获肿瘤坏死率≥90%患者的远期转移率和生存时间优于肿瘤坏死率<90%患者。  相似文献   
67.
电子束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EBCT (电子束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2例髋臼骨折患者均行骨盆平片、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 ,其中 7例行手术 ,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的检查及术中情况 ,以显示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骨盆平片只能显示髋臼骨折 ,不能确定骨折类型。②EBCT平扫可以明确骨折类型 ,但需要阅片者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 ,并熟悉髋臼周围的解剖结构。③EBCT三维重建可以得到髋臼骨折最直观、最全面的图象。结论 骨盆平片诊断髋臼骨折是粗浅的 ,对制定治疗方案帮助有限 ;EBCT平扫能显示骨折的详细情况 ,并由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但要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 ,需要临床医生有丰富的阅片经验 ;EBCT三维重建对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可提供正确指导 ,是目前最理想的诊断髋臼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的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骨肉瘤患者和15例骨软骨瘤患者的S100A4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100A4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阳性率75.4%,明显高于骨软骨瘤患者的13.3%(P<0.05)。S100A4的表达与病理分型和肺转移显著相关,随着肺转移的发生,S100A4表达量增高(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S100A4表达增强与骨肉瘤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成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肢体骨肉瘤患儿(≤14岁)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7年10月国内7家骨肿瘤治疗中心收治的14岁以下肢体骨肉瘤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其一般资料、外科分期、术前有无穿刺活检、化疗方案、化疗次数、手术方式、复发转移及生存预后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预后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的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肢体骨肉瘤患儿共147例,男73例,女74例。肢体骨肉瘤患儿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53%,中位总生存时间103个月(95%CI:92.8~128.5),3、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6%、38%,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33个月(95%CI:71.9~104.3)。膝关节周围:123例,膝关节以外:24例。Enneking外科分期:Ⅱ期139例,Ⅲ期8例。其中应用保肢术128例,截肢术19例。规范化疗组78例,非规范化疗组69例,规范化疗组与非规范化疗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43.8%;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2%、31.6%。无复发转移的有75例,单纯复发...  相似文献   
70.
套细胞淋巴瘤于1992年由Banks在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由非典型小B淋巴细胞组成,广泛围绕正常生发中心,套区增宽(起源于淋巴结滤泡套区内的小B细胞),故称为套细胞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10%,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兼具惰性和侵袭性淋巴瘤的最差特征.结外孤立病灶为首发症状的套细胞淋巴瘤鲜有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肘部孤立包块为首发症状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