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翠丽  顾璐璐  晏妮  陶晶  刘峰  叶向红 《当代护士》2021,28(11):181-184
目的 以SICU护士对预约式探视工作的适应性为切入点,探讨在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预约式探视工作对SICU护士适应性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SICU护士63人,分别在2018年6月及2019年2月两个时间段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18年6月及以前采用限制性探视制度为对照组,2018年8月及以后采用PFCC模式下预约式探视制度为观察组.观察指标包括护士的压力值变化、管理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能力、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职业压力值显著下降(P<0.001),能够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的护士比例明显上升(P<0.05),且能有效回应探视中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质疑(P<0.05),明显提升了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P<0.001),更多的护士明确了探视中自身的角色任务(P<0.05),患者对探视的满意度显著增加(P<0.001),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FCC模式下SICU预约式探视模式的应用可引导护士与家属共同参与重症患者的管理,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提升护士在PFCC模式下工作的适应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ICU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分级干预护理方案在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符合标准的重症病人21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及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EEN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第4天、7天热卡达标率、喂养中断次数、喂养不耐受症状、营养指标.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胃冲洗对急性胃动力障碍伴胃潴留患者胃液pH值及细菌谱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术后并发急性胃动力障碍伴胃潴留患者60例,均转入ICU且留置胃管。采用20mL注射器经鼻胃管匀速注入0.9%氯化钠20mL,缓慢抽吸出胃内容物,反复进行5次,必要时增加次数,直至无法抽吸出胃液为止。分别留取洗胃前即时、洗胃后4h及12h胃液标本,测其pH值并行细菌培养。结果患者冲洗胃前即时胃液pH值为4.83±1.46,冲洗胃后4h为4.02±1.21,12h为3.68±1.31;60例患者冲洗胃前共培养出8种病原菌,各菌落数随着冲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对急性胃动力障碍伴胃潴留患者进行胃冲洗,可降低胃液pH值及胃内有害细菌的定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的86例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和营养相关资料,将病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组与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重症病人中早期肠内营养达标有37例(43%),不达标有49例(57%),两组病人儿茶酚胺类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肠内营养中断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247,95%CI:0.068~0.900,P=0.034)、儿茶酚胺类药(OR=11.973,95%CI:1.867~76.793,P=0.009)、肠内营养中断(OR=6.019,95%CI:1.790~20.242,P=0.004)是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结论: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发生率较高,性别、儿茶酚胺类药、肠内营养中断是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的病人、同时做好耐受性管理、减少肠内营养中断的发生,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损伤控制复苏理念,构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临床观察及头脑风暴等方法,整合腹部创伤相关指南和文献,制订护理方案初稿,经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确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2轮函询条目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9、0.32,最终形成的护理方案包括2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50项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适用性,可为临床创伤护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自制简易局部氧舱在1例多发伤合并胃空气瘘患者皮瓣植皮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某院收治的1例多发伤合并胃空气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期间植皮区采用自制简易局部氧舱,并给予对应的护理及营养支持。结果 干预15 d后,患者病情平稳,移植皮瓣存活且生长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针对多发伤合并胃空气瘘患者,临床可使用自制简易局部氧舱进行有效干预,并实施氧舱相关临床护理,以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冯亚婷  王珂  王梅  吴翠丽  彭南海 《护理研究》2019,(10):1739-1742
对目前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沟通标准进行总结,对比国内外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沟通方式及其辅助工具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沟通效果评价指标,提出我国目前存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语言沟通方式研究较少、高科技沟通辅具应用发展缓慢等问题,并分析其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交通事故、安全意外等多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多发伤数量日益剧增,其中腹部外伤发生率可达83.5%[1],肠造瘘作为临床常见腹部外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机体严重感染、营养不良、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等[2]。同时肠造瘘的病人,由于大量消化液的丢失,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加重病人的救治难度。专家研究证明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能明显改善重症肠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加快病人康复[3]。对于多造口病人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循证的研究方法总结成人住院患者经鼻行管饲喂养中口鼻腔护理的证据, 为临床实施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中国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和指南网站中关于经鼻行鼻饲喂养成人患者口鼻腔护理的相关证据, 检索时限均为2016年1月1日—2020年8月28日。对纳入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临床决策、证据总结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 根据研究者专业的临床判断, 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进行提取与证据总结。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 其中1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2篇临床决策、5篇证据总结。经整理, 分别从专业人员培训、口鼻腔健康的影响因素、鼻腔评估及护理、口腔评估及护理4个方面总结出16条最佳证据。结论本文通过规范的证据汇总制订方法, 从4个方面总结出适用于经鼻行管饲实施肠内营养患者的口鼻腔护理相关证据。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专业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SICU护士对预约式探视工作的适应性为切入点,探讨在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PFCC)模式下,预约式探视工作对SICU护士适应性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选取本院SICU护士63人,分别在2018年6月及2019年2月两个时间段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18年6月及以前采用限制性探视制度为对照组,2018年8月及以后采用PFCC模式下预约式探视制度为观察组。观察指标包括护士的压力值变化、管理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能力、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职业压力值显著下降(P<0.01),能够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的护士比例明显上升(P<0.05),且能有效回应探视中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质疑(P<0.01),明显提升了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P<0.01),更多的护士明确了探视中自身的角色任务(P<0.05),患者对探视的满意度显著增加(P<0.01),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CC模式下SICU预约式探视模式的应用可引导护士与家属共同参与重症患者的管理,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提升护士在PFCC模式下工作的适应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ICU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