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受体、IL-1β及受体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结核病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ALF及血清和20例健康者血清TNF-α、可溶性TNF受体(sTNF-R)Ⅰ、IL-1β、IL-1受体水平,对其中1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进行随访.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BALF中TNF-α、sTNF-R Ⅰ、IL-1β、IL-1受体水平及TNF-α/sTNF-R Ⅰ比值分别为(286.2±96.3)、(2 431.5±1 124.6)、(58.6±3.2)、(162.4±17.1)pg/L和0.06±0.01,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t值分别为3.36、3.25、2.95、2.27和3.12,均P<0.05).空洞组BALF中TNF-α、sTNF-R Ⅰ、IL-1β、IL-1受体水平及TNF-α/sTNF-R Ⅰ比值分别为(381.4±106.4)、(2 824.7±1 318.5)、(66.4±4.6)、(176.4±18.7)pg/L和0.07±0.01,均显著高于无空洞组(t值分别为3.46、2.37、3.19、2.99和3.22,均P<0.05).抗结核治疗2个月末,19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BALF中TNF-α、sTNF-RI、IL-1β、IL-1受体水平及TNF-α/sTNF-R Ⅰ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26、3.17、3.28、2.92和3.12,均P<0.01),且上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部X线片病灶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结论 TNF-α、sTNF-R Ⅰ、IL-1β、IL-1受体等均参与结核病免疫发病过程.肺结核患者BALF中TNF-α、sTNF-R Ⅰ、IL-1β、IL-1受体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了解疾病活动性、判断病情及预后、监测抗结核疗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结核性脑膜炎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异烟肼剂量强化期为16~20 mg/kg/d,巩固期0.6/d;对照组:异烟肼剂量全程均为0.3/d;总疗程均为18月,观察两组治疗3、9、18个月时的疗效、后遗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抗结核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为40.0%,优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2,P<0.05);9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为6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48,P<0.01);18个月时,治疗组显效率为70.0%,对照组的为33.3%;治疗组死亡率为3.3%,对照组为30.0%;治疗组无明显后遗症发生,而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治疗组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高剂量异烟肼和延长强化期可以显著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明显降低其死亡率及致残率,且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18岁,高中生。干咳、少痰1月于2006.2.11入院。1月前开始咳嗽、痰少,按上呼吸道感染处理,不见好转,咳嗽次数逐渐增加,以干咳为主,服用抗病毒及抗生素无效,摄胸片显示两肺散在多发性斑片影部分有空洞形成,疑结核至我院。发病后无自觉发热,无盗汗、乏力、纳减、体重下降和痰血。有轻度过敏性鼻炎,无不良嗜好,家中未饲养宠物,无生食鱼肉史。入院体检:体温37·5℃,心率84次/m in,呼吸20次/m in,血压100/75 mmHg,身高1·85米,体重77公斤。营养发育良好,皮肤浅表淋巴结无异常,肺部听诊左上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4.
25.
结核性胸膜炎是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性炎症,及时治疗不但可以控制病情、消除病人痛苦,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由于胸液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难以与其他类型以淋巴细胞渗出为主的胸腔积液(特别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胸液中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良好特异性,本文通过测定胸液γ-干扰素浓度与其他指标比较,进一步阐明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采用前瞻性研究2006年2月至2006年10月因X线胸片显示且超声波证实胸腔积液入住我院、并可抽取积液的患者63例;男46例,女17例;年龄12~88岁,平均年龄(47.8&#177;18.8)岁。由于临床及多数资料显示,漏出液细胞数及总蛋白低、无炎症反应较容易诊断,为防止测得指标影响炎性淋巴细胞为主的积液的鉴别,依照Light标准剔除漏出性胸腔积液患者。2.标本处理和方法:超声波定位后、胸腔穿刺抽取胸液40~60 ml,一部分标本送常规(肝素抗凝)、总蛋白、葡萄糖、乳酸脱氢酶(LDH)、腺苷酸脱氨酶(ADA)等测定及细菌学、细胞学检查;一部分行细胞因子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检测的胸液标本,离心...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超声支气管镜下穿刺活检(EBUS-TBNA)对于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市肺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为纵隔淋巴结结核但气管镜检查无异常的患者共87例;其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21~70岁,平均(48.5±11.5)岁。所有患者行EBUS-TBNA,标本送检病理、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和体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性治疗并随访3个月,治疗无效者进行纵隔镜检查,最终统计EBUS-TBNA在纵隔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诊断率。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结果 66例患者通过EBUS-TBNA直接确诊结核病,1例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菌型鉴定为鸟-胞内分枝杆菌,MAC);5例确诊肺癌,2例确诊结节病,13例未得到任何阳性证据;13例中6例通过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结核病,7例行纵隔镜检查,其中3例确诊淋巴瘤,3例肺癌,1例结核病。因此87例患者中最终确诊结核病73例,其中通过EBUS-TBNA确诊66例(90.41%,66/73)。经过EBUS-TBNA确诊结核病的66例中21例(31.82%,21/66)为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3例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提示耐药);40例(60.61%,40/66)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阳性,38例(57.58%,38/66)病理检测结果为干酪样坏死或者结核性肉芽肿。 结论 EBUS-TBNA在纵隔淋巴结结核特别是耐药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7.
骨关节结核作为最常见的肺外结核,近20年因艾滋病的蔓延和耐药结核病发病率的七升,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特别是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50%以上是脊柱结核,早期症状不典型,有较高的致残率,对于早中期临床症状不严重、病灶破坏轻、不伴脊柱畸形及不稳或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无需手术,但对于抗结核疗效欠佳甚至病情进展的患者来说,手术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并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抗结核治疗下,常规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引流胸水,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5万u 地塞米松10mg 生理盐水10ml/次,对照组胸腔内只注入地塞米松10mg 生理盐水10ml/次。结果:尿激酶组总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TNF-α及受体、IL-1β及受体、IL-6及受体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并明确其在结核病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20名正常人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的水平,同时对1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上述CK水平进行了随访。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P<0.01-0.05)。空洞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6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低于无空洞组(P<0.01-0.05)。抗结核治疗2月末,17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0.05),且上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闭合。但有2例患者血清上述CK水平较治疗前未明显降低,痰菌未阴转。结论 TNF-α、sTNF-R、IL-1β、IL-1R、IL-6、IL-6R等均参与结核病免疫发病过程。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动性,判断病情及预后,监测抗结核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在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老年肺结核已成为主要的传染源[1],全国第四次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结核患病率呈直线上升[2]。免疫功能低下与多种老年疾病并发是老年肺结核的易患因素[3]。老年复治肺结核的治疗原则与其他成年复治肺结核相同,但老年病人体质差,并发症多,不良反应率高[4],所以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也就差,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我们将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0日期间我院住院的161例老年(≥60岁)首次复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160例中年首次复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收集总结,对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例对象: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0日期间我院住院的中老年首次复治继发性肺结核病例共321例,其中老年组161例,男性131例,女性30例,年龄60~93岁,平均年龄76.5岁;中年组160例,男性115例,女性45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49.5岁。所有病例均系痰抗酸杆菌涂片、TB-PCR或培养阳性而诊断的首次复治肺结核。二、方法1.基础情况调查:治疗前了解基础疾病情况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2.标准复治方案的选用[5]:2SHRE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