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时胸膜腔局部的免疫反应和炎症状态。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液中表面标记CD3、CD4、CD8I、CAM-1、23、、VCAM-1的淋巴细胞、进行比较。结果胸液中CD3、CD4类淋巴细胞及亚群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外周血,而CD8淋巴细胞则明显低于外周血。黏附分子ICAM-12、3、、VCAM-1在外周血和胸液中淋巴细胞表面表达比例并无差异。黏附分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以上分布情况在病程不同的患者中无差异性。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以CD4淋巴细胞反应为主,而淋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受体、IL-1β及受体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结核病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ALF及血清和20例健康者血清TNF-α、可溶性TNF受体(sTNF-R)Ⅰ、IL-1β、IL-1受体水平,对其中1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进行随访.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BALF中TNF-α、sTNF-R Ⅰ、IL-1β、IL-1受体水平及TNF-α/sTNF-R Ⅰ比值分别为(286.2±96.3)、(2 431.5±1 124.6)、(58.6±3.2)、(162.4±17.1)pg/L和0.06±0.01,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t值分别为3.36、3.25、2.95、2.27和3.12,均P<0.05).空洞组BALF中TNF-α、sTNF-R Ⅰ、IL-1β、IL-1受体水平及TNF-α/sTNF-R Ⅰ比值分别为(381.4±106.4)、(2 824.7±1 318.5)、(66.4±4.6)、(176.4±18.7)pg/L和0.07±0.01,均显著高于无空洞组(t值分别为3.46、2.37、3.19、2.99和3.22,均P<0.05).抗结核治疗2个月末,19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BALF中TNF-α、sTNF-RI、IL-1β、IL-1受体水平及TNF-α/sTNF-R Ⅰ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26、3.17、3.28、2.92和3.12,均P<0.01),且上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部X线片病灶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结论 TNF-α、sTNF-R Ⅰ、IL-1β、IL-1受体等均参与结核病免疫发病过程.肺结核患者BALF中TNF-α、sTNF-R Ⅰ、IL-1β、IL-1受体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了解疾病活动性、判断病情及预后、监测抗结核疗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患,女性,15岁,住院号96100。因咳嗽、咳痰二月,午后低热、盗汗一月,胸片示两肺浸润影伴空洞形成,拟诊肺结核入院。体检:慢性病容,左颈部扪及一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左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低,右肺呼吸音清晰,心、肝、脾、肾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WBC(18.4~41.0)×10^9,L、N(85~94)%、L(4~14)%,PPD5U皮试阴性.血及胸水结核抗体阴性,痰及胸水多次找结核菌阴性,胸水结核菌PCR阴性,胸水呈草黄色、细胞数(0.2~5.8)×10^9/L、L(90~100)%、蛋白38g/L、糖6.3mmol/L,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15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伴午后低热、盗汗1个月,胸片示两肺浸润影伴空洞形成、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拟诊肺结核入院。体检:慢性病容,左颈部们及一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左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低,右肺呼吸音清晰,心、肝、脾、肾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WBC(1.4-41.0八l炉/L、N0.85-0.94、L0.04-0.14,PPDSU阴性,血及胸腔积液结核抗体阴性,痰及胸腔积液涂片和培养多次找结核分支杆菌阴性,胸腔积液结核分支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阴性,胸腔积液呈草黄色、细胞数(0.2-5.8)XI炉/L、L0.9-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药物性皮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这些皮疹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入住上海市肺科医院102例出现药物性皮疹的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统计研究对象出现皮疹后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随访其治疗后的痰结核菌及胸片病灶吸收情况.采用stepwise回归法进行疗效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在102例患者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38.41±17.74)岁;初治患者86例,复治患者16例;皮疹前抗结核治疗中位时间为10 d;皮疹消退后治疗中位时间为8个月;应用抗结核药物0~7种,平均为(3.71±1.77)种;皮疹发生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肢79.2%,胸部75.0%,背部70.8%,下肢64.6%,腹部60.4%,颜面部12.8%;最常见的过敏药物为:利福平40.0%、异烟肼13.3%、乙胺丁醇12.2%;11.76%的药物性皮疹患者合并谷丙转氨酶升高,中位数为206.50 U/L,5.88%的患者合并胆红素增高,为(75.10±37.5)μmol/L;13.73%的患者合并白细胞下降,为(2.97±0.64)×109/L,29.41%的患者合并发热,为(39.09±0.44)℃;疗程结束时,病灶好转者占78.43%;稳定者占11.76%,恶化者占9.80%;共46例(45.10%)患者有空洞存在,疗程结束时空洞的好转率为34.78%,闭合率为47.83%,恶化率为4.35%;治疗前痰结核菌涂片阳性患者52例(50.98%),培养阳性患者24例(23.53%),疗程结束时的阴转率可达92.31%;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肝功能损伤、白细胞下降、停抗结核药物天数、复治、老龄为负相关因素,而结核抗体阳性、CD4值为正相关因素.结论 高热、肝功能损伤、白细胞下降为药物性皮疹结核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疗程结束时的痰结核菌阴转率接近标准方案的水平,但病灶的吸收率及空洞的关闭率不够理想.合并肝功能损伤、白细胞下降、停抗结核药物天数长、复治、老龄为预后不良因素,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和用药原则。方法 对96例老年肺结核中糖尿病组47例与对照组49例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的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男性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女性,血糖水平的高低与总的抗结核药物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糖尿病组第八对颅神经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均以胃肠反应及肝损为主,但糖尿病组第八对颅神经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抗结核药物副反 相似文献
19.
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球菌脑膜炎是隐球菌通过呼吸随尘埃一起被人吸入呼吸道内,再由肺部经血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感染.由于脑脊液(CSF)中缺乏正常血清中所含有的补体和抗隐球菌生长因子,所以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较高.其预后较差,目前国际上的治愈率为65%~75%,病死率为20%~30%[1]. 相似文献
20.
正规治疗,多可治愈被确诊为结核病以后,病人应尽快去结核病专业诊疗机构接受规范化抗结核治疗。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当今控制结核病流行、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得了结核病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