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们对批量生产临床级人血白细胞干扰素的工艺作了改进,指出:配制培养液最好使用玻璃器皿制备的三蒸水或离子水,否则干扰素产量下降2~4倍;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如凝成团块,可使产量下降63%;培养液的最适pH值应为7.0~7.2;用NaHCO_8缓冲系统时,不通气转床培养较通气为好。每一单位血(200ml)可制备干扰素0.48×10~(?)u。在4名健康人中作了药物动力学试验,证明肌注6小时体内血清中干扰素水平达高峰。在15例肿瘤患者中作了临床Ⅰ期试验,除个别患者有低烧、疲倦外无其他副反应。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宽度,切迹峰距,PV1负向波深度与宽度及P/PR指数对高血压左心房扩大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取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已有左心房扩大和无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各100例进行回顾性心电图分析,分别计算各项指数诊断左心房扩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各项指标中有四项指标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最敏感的指标是PV1负向波增宽(>0.04s),敏感性84%;最具特异性指标是P波增宽有切迹,峰距>0.04s,特异性93%。结论心电图出现PV1负向波增宽、加深,P波增宽且有切迹等多项指标异常时,不失为诊断高血压左心房扩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3.
从微波辐射特性测量的基本原理出发,论述了测试场地选址准则,对8mm及3cm频段的辐射特性测试场及其面目标尺寸进行了计算,讨论了场内面目标平面布局,提出了经济实用的布局方案,建场后的实测结果表明,天空温度、水面亮温与理论计算一致,其它目标的亮温也与国个发表的有关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54.
55.
用肿瘤细胞集落测定法分析了基因工程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对两株人鼻窦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TNF的抑癌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肿瘤间的敏感性不同。TNF和IFN-γ具有协同抑癌效应。本实验为晚期头颈癌生物治疗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报道了从超诱导的人纤维母细胞中经酚—氯仿辛醇—Oligo(dT)纤维素系统提取干扰素mRNA,并在非洲鲫鱼卵母细胞中转译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人干扰素。其主要实验根据是:超诱导细胞mR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干扰素mRNA在非洲鲫鱼卵母细胞内转译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转译时~14C-苯丙氨酸的掺入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种属特异性实验及酶的敏感性实验证明转译产物中存在的抗病毒物质是一种人的干扰素蛋白质。由于非洲鲫鱼卵母细胞来源容易,操作方便,这一转译系统对于研究干扰素基因调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8.
本文在人二倍体细胞培养上就影响干扰素超诱导的某些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肌皮二倍体细胞株的干扰素超诱导能力高于人肺二倍体细胞株。黄芪处理细胞在超诱导系统中可以生产较高量的干扰素。聚I:C和环已亚胺能在超诱导的整个过程持续存在,但放线菌素D和光辉霉素则在超诱导终止前作用1小时最适宜。光辉霉素与放线菌素D有相似的干扰素超诱导作用。聚I:C与环已亚胺的适宜作用时间为7~9小时。在适宜条件下,干扰素的产量在超诱导系统中比单诱导增加170~248倍。本研究可为大量生产纤维细胞干扰素及提取干扰素mRNA提供依据,并为阐明干扰素超诱导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9.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印模准确,尺寸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临床应用广泛。笔者报道冠修复时对藻酸盐印模材料过敏反应1例,供临床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