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近年来,笔者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2.
用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筛选及表达抗重组人促红细胞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获得抗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单链抗体(ScFv),为得到纯度高、活力强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产品和制备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达表达和重组抗体技术,从已建立的鼠抗rhEPO杂交瘤细胞株D3中克隆出抗rhEPO单链抗体ScFv基因片段,经噬菌体表面呈现,与固相抗原rhEPO结合,“吸附-洗脱-富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相似文献   
113.
目前我国病毒病发病率高、危害大,感冒、流感、肝炎、出血热、脑炎、肺炎等每年患病者数以亿计,但抗病毒治疗,至今国际上还没有根本解决。过去,国内  相似文献   
114.
背景与目的:肿瘤免疫逃逸成为免疫治疗的难点,而结直肠癌中过度自噬可引起肿瘤微环境内抗原物质的增加,进而诱导抗肿瘤免疫。通过检测自噬相关因子LC3、不同表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及其分泌产物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及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存档的结直肠癌样本中LC3、CD16、CD163、IL-1、IL-10、TNF-α、TGF-β的表达,计数CD4 + 、CD8 + 、CD20 + 淋巴细胞及CD68 + 、CD16 + 、CD163 + 巨噬细胞,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自噬相关因子LC3、CD16、CD16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LC3与M1型TAM及其在巨噬细胞中的占比均呈正相关,而与M2型TAM及其在巨噬细胞中的占比均呈负相关(P<0.05)。LC3、M1型TAM与IL-1、TNF-α的表达及CD4 + 、CD8 + 、CD20 + 淋巴细胞的浸润量呈正相关;而M2型TAM与IL-10、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CD4 + 、CD8 + 、CD20 + 淋巴细胞的浸润量呈负相关(P<0.05)。LC3、CD16、CD163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C3、CD16、CD163及淋巴结转移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中LC3的表达增加与M1型TAM极化、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直肠癌中自噬水平的增高可诱导巨噬细胞募集并向M1型TAM极化,进而诱导免疫细胞聚集,因此调控自噬可成为诱导结直肠癌中TAM极化、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50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观察组采取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Pa02、Sa02和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比常规治疗更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了解四种血糖测定方法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别用己糖激酶法(HK)、氧化酶法(GOD—POD)法和手工比色法测定53例患者血清葡萄糖浓度,同时用血糖监测仪测定患者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然后对四组测定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糖正常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13mmol/L(2.5%),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0.49mmol/L(9.4%),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0.30mmol/L(5.7%),分别对HK法与GOD-POD法、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HK法与血糖监测仪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1分别为0.99、0.94和0.68;高血糖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20mmol/L(1.7%),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1.84mmol/L(15.7%),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1.5mmol/L(12.9%),其相关系数吖分别为0.99、0.95和0.85。结论血糖正常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0.01及〈0.05;高血糖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及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相关性分析表明,HK法与GOD—POD法呈高度直线正相关,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相关性良好,而HK法与血糖监测仪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检测PHLPP2、PTEN与p-Akt1及其下游分子VEGF、BCL-2及Cyclin D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和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HLPP2、PTEN、p-Akt1、VEGF、BCL-2及Cyclin D1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HLPP2和PTEN阳性率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Akt1、VEGF、BCL-2及Cyclin 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结直肠癌中PHLPP2与p-Akt1、VEGF、BCL-2、Cyclin D1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PHLPP2、PTEN均阳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Akt1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HLPP2、PTEN均阴性结直肠癌组中p-Akt1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分组(P0.05)。PHLPP2、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Akt1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PHLPP2、PTEN、p-Akt1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HLPP2、PTEN、p-Akt1、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HLPP2与PTEN做为抑癌基因共同影响Akt1磷酸化,PHLPP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研究不同表面状态下形成的牙本质湿粘结界面的异同。方法 :以RhodamineB为荧光剂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分别观察干燥或湿润粘结时形成的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异同。结果 :湿粘结时 5种粘结系统在牙本质粘结界面都有良好的渗透。以丙酮为溶剂的粘结系统干燥粘结时形成的混合层的厚度有明显的降低 ,牙本质小管中树脂突较细 ,中断现象增多 ,长度缩短。结论 :干燥粘结时 5种粘结剂在牙本质表面的渗透性减弱。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索一种修复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方法选46只成年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实验组移植表皮细胞悬液,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移植物,将实验制备的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到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待其血管化后,在其上面移植自体表皮细胞悬液,定期观察表皮的形成,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并行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基底膜的重建。结果血管化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支持表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能促进表皮-真皮连接的形成;表皮细胞移植后,在人为的体内培养环境中能够发育成完整的表皮;创面修复后的皮肤在组织学及外观上与脱毛后的正常皮肤近似,而且耐摩擦,有一定弹性,较接近正常皮肤。结论血管化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结合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可用于修复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20.
本组观察了40例小儿癫痫的EEG及CT结果,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40例患儿全部是经儿科门诊明确诊断的0~15岁儿童,男27例、女13例,病程7天至10年,发作次数2~20次,发作类型:根据1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