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经皮髋臼成形术(PA)治疗髋臼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15例患者共19处髋臼转移瘤,病灶最大径13~25 mm,平均(19±4)mm,注入骨水泥5~13 ml,平均(8.2±2.3)ml.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髋部疼痛,其中4例能独立行走,但有跛行,8例需要在拐杖帮助下短距离行走,3例完全不能行走.所有患者在DSA引导下行PA,术后随访1~12个月,采用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行走功能评分和患者所需服用止疼药的剂量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等情况.并用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4 h 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8分降至4.2分,术后1个月降至2.5分;行走功能评分由术前1.5分升至2.5分;14例患者止痛药用量减少,1例患者维持原剂量.3处发生髋臼旁软组织渗漏,3处发生髋臼周围血管渗出,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DSA引导下PA治疗髋臼转移性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可以改善行走功能,其创伤小且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热修补术(ID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共治疗276个椎间盘。分析临床疗效以及适应证和禁忌证。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显效率85.3%,有效率9%,无效4.8%。结论:两种介入技术的结合,互补其不足,既能开口减压又保持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3.
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诊断正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5例椎体病变患者经皮穿刺活检,病变位于颈椎3例,胸椎26例,腰椎37例和骶椎19例。影像学上表现57例为溶骨性病变,19例成骨性病变,9例溶骨性与成骨性病变共存。穿刺标本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临床怀疑感染性病变时行细菌学检查。对穿刺标本进行诊断的正确性分析。结果CT证实85例穿刺活检针均位于病灶内,81例取得病变组织,活检成功率95%。活检标本包括29例骨组织标本,5例软组织标本,47例骨组织与软组织混合标本,4例未取得标本;病理结果包括44例转移瘤,17例原发性骨肿瘤,18例感染性病变,2例正常椎体组织。79例诊断正确,诊断正确性97.5%。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是对椎体病变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学依据,且穿刺部位正确、三维定向好、损伤小,可以作为诊断不明确的溶骨性及溶骨与成骨混合性椎体病变拟行椎体成形术术前常规。  相似文献   
34.
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脱细胞血管支架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脱细胞血管支架材料,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奠定基础。方法用含有脱氧胆酸钠、SDS、EDTA的低渗液和等渗液以及核酸酶对猪的胸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使用HE、Movat五色法、DAPI染色及电镜观察处理结果。以MTT法分析脱细胞溶液的细胞毒性,通过种植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分析支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上述方法使用的脱细胞溶液细胞毒性低;经该法处理后,血管的细胞成分完全去除,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蛋白等主要基质成分充分保留,组织结构完整,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以在上面黏附生长,形成完整的细胞层。结论利用脱氧胆酸钠、SDS、EDTA和核酸酶联合消化的方法.可制备出基质成分充分保留、细胞相容性优良的脱细胞血管支架.适于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60个病灶)骨转移癌患者,年龄21 ~ 73岁,平均(56±5)岁.40个病灶同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及125I粒子植入术,20个病灶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然后复查MRI后再行125I粒子植入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肿瘤大小变化及行动功能改变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手术均在DSA引导下成功完成,平均VAS评分由术前7.63±1.19降至:术后1天5.53±1.11,术后1个月3.97±1.40,术后3个月3.27±1.80,术后6个月2.27±2.03,术后12个月2.01±1.35.术后1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33.3%),18例患者部分缓解(60%),2例患者无效(6.7%).术后1个月肿瘤局部有效率达到50%,术后3个月为70%,术后6个月为73.3%,术后12个月75%.术前20例行走困难者,术后有15例可独立行走,3例无改善,2例截瘫,行动能力改善率达到75% (15/20);10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结论 经皮骨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骨转移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骶骨成形术(PSP)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骶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7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疼痛性骶骨转移96例,分为PSP联合RFA组35例,单纯PSP组61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前后的疼痛和活动功能情况。结果 PSP联合RFA组与单纯PSP组VAS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为1.95比2.94,术后3个月为1.90比2.83,术后6个月为1.88比3.01,术后1年为2.00比2.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ODI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为32.53比37.97,术后3个月为30.15比37.03,术后6个月为29.34 比37.12,术后1年为28.26比3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总体疼痛缓解率为94.28%比7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P联合RFA治疗疼痛性骶骨转移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单纯PSP能更好地缓解疼痛和改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38.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6年2月共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患者18例.共30个椎体,患者均有顽固性胸背痛,术前VAS评分平均8.6分,伴脊髓压迫者6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4例,均应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行病变椎体内骨水泥注射治疗.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30个椎体存CT引导下均一次穿刺成功.单侧注射骨水泥12例,平均注入量2.75ml;双侧注射6例,平均注入量4.7ml,无骨水泥渗漏及神经损害加重情况发生.15例局麻药效消失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72h后疼痛缓解,1例无效.随访6~24个月,平均11.4个月.术后1周时VAS评分平均2.62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2.9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6例脊髓压迫者神经功能2例C级恢复至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2例原发灶为肝痛及1例肺癌患者死亡,其余患者手术椎体未发生新的病理性骨折及脊髓压迫加重.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良好的止痛及预防病理性骨折作用,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心脏瓣膜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细胞种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心脏瓣膜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细胞种植 ,我们将新鲜猪心瓣膜用胰蛋白酶及 DNA酶消化去除细胞 ,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结构 ,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猪颈动脉内皮细胞和狗肌成纤维细胞滴种在脱细胞猪心瓣膜上 ,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显示胰蛋白酶联合 DNA酶消化去除了所有细胞 ,而瓣膜的三维结构保持完好。种植的人内皮细胞几乎完全覆盖了瓣膜的表面 ,猪内皮细胞在瓣膜上呈斑块状生长 ,狗肌成纤维细胞不但生长于瓣膜表面 ,且渗透到基质内部生长。这表明 ,胰蛋白酶联合 DNA酶消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猪瓣膜脱细胞方法 ;人和猪血管内皮细胞及狗肌成纤维细胞均能在猪瓣膜支架上较好地黏附和生长。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