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0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0篇 |
药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背景:骨水泥成形具有即刻止痛和稳定骨折的作用,可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用于临床时间尚短,许多学者认为这种技术缺乏远期随访资料和更多病例验证,对复杂部位转移灶的治疗仍值得深入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放射治疗及骨水泥成形辅以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的效果.方法:2006-09/2009-0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单纯放射治疗组30例,采用6 MV X射线,照射剂量2 Gy/次,5次/周,照射4周,总照射剂量40 Gy;联合组30例,采用骨水泥成形治疗,并辅以放射治疗.采用VRS法疼痛程度分级和目测类比评分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骨痛评分,测定起效时间.结果与结论:治疗前两组患者骨痛评分基本相似(P>0.05);治疗后与单纯放射治疗组比较,联合组痛程度显著缓解,骨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单纯放射治疗组共13例患者治疗无效,联合组共8例患者治疗无效,单纯放射治疗组患者的起效时间迟于联合组.在10个月的随访期内,单纯放射治疗组共有25例患者死亡,联合组共有21例患者死亡,不同随访时间段内联合组生存患者多于单纯放射治疗组.全部死亡病例中均未发现与骨水泥有关的证据,提示应用骨水泥成形辅以放射治疗骨转移瘤比单纯行放射疗法对疼痛的缓解更为有效,可作为骨转移癌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 评价CT导引下聚桂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接受CT导引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50例(52枚)肾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完善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增强CT检查,排除禁忌病例,确定治疗体位和聚桂醇用量。术中使用Bard 18 G活检针穿刺抽液,囊液吸净后用0.9%氯化钠溶液40~100 mL冲洗1~2次,注入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氧气和聚桂醇按1∶1配比)。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硬化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肾囊肿穿刺一次成功。囊肿大小范围为4.3~12 cm,抽出囊液40~900 mL,颜色淡黄或清亮。囊肿内注入聚桂醇泡沫剂15~60 mL。抽吸硬化治疗全程顺利,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术后3、6个月随访显示,总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1.15%、98.07%。结论 CT导引下聚桂醇硬化治疗肾囊肿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效果显著,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对肾上极囊肿硬化治疗,CT导引优于超声导引。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和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术(PLDA)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访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97例。其中经激光治疗患者62例(PLDD组),经等离子消融治疗患者35例(PLDA组)。所有病例均成功穿刺并完成随访。术后根据MacNab标准评定患者手术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对患者术后3、12和24个月时疗效进行分析,两组间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PLDD组疗效优42例,良9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82.3%;PLDA组疗效优22例,良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9%。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PLDD和PLDA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运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成像,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渗漏。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35例患者共46个胸椎和腰椎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术后经旋转DSA采集及三维重建成像,分析PMMA的椎体外渗漏图像和临床情况,并应用螺旋CT检查进行验证。结果在经PVP术后的46个椎体中,经侧位X线片、旋转DSA三维重建图像和CT检查,36个椎体明确无椎体外渗漏;10个椎体出现椎体外渗漏,其中2个椎体为椎间盘渗漏;2个椎体为椎旁软组织渗漏;5个椎体为静脉丛渗漏;1例为椎弓根渗漏,该例在侧位X线片怀疑为椎体后缘硬膜外渗漏,但经DSA三维重建图像和螺旋CT检查显示,PMMA位于两侧椎弓根内,椎管内并无PMMA。结论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能迅速对PVP术后PMMA渗漏进行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尝试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作为脱细胞试剂,制备脱细胞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分析其生物学性能。方法用0.25%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溶液及核酸酶对猪的带瓣膜管道进行脱细胞处理,并对其进行DNA、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HE、Movat染色和电镜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大鼠皮下包埋实验分析生物相容性。结果经脱细胞处理后,带瓣膜管道的瓣叶和管壁中DNA含量仅为正常的1.35%和2.81%,可溶性蛋白含量仅为正常的8.46%和12.65%,细胞成分几乎完全去除。HE和Movat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组织结构完整、细胞结构完全消失,胶原、弹性纤维、蛋白聚糖等主要基质成分充分保留;瓣膜生物力学性能与正常瓣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可降解性。结论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脱细胞试剂,以此可以建立一套低毒、高效、对组织结构无损伤的脱细胞方法,并制备出生物学性能优异的脱细胞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09.
L6565白血病克隆细胞培养上清液的病毒特性和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鼠L6565克隆细胞株培养上清液中病毒的特性及其致病性。方法 从XC试验、逆转录酶活性、NB嗜性等方面了解培养上清液中病毒的特性;将培养上清液和超离心浓缩液分别皮下注射SSB系新生小鼠,观察其致白血病活性。结果 L6565克隆细胞培养上清液的XC试验呈阳性,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和NB嗜性。培养上清液能诱发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L)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L),发病率为50%(5只/10只);超离心浓缩液可诱发TL、BL和粒细胞白血病(GL),发病率为100%(10只/10只)。结论 小鼠L6565白血病克隆细胞株培养上清液中存在具NB嗜性的、可诱发SSB系新生乳鼠TL、BL及GL的小鼠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110.
CT引导下脊神经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根性神经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根性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在多层螺旋CT导引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76例腰根性神经痛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组31例,腰椎退行性变组45例。于术后1周和3个月随访,比较总体和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析疗效。结果78例中69例(88%)疼痛明显缓解,术前平均VAS评分为6.5±2.0。术后1周平均为3.4±1.8,术后3个月平均为3.8±1.9,术前与术后2次随访结果比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和3个月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间盘突出组与腰椎退行性变组的得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导引下脊神经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根性神经痛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