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眼科学 | 35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柔毛霉素,骆驼蓬总碱防治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柔尾霉素(daunorubicin,DNR)、骆驼蓬总碱(totalalkloidofHarmaline,TAH)对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及对兔眼的毒性作用。于兔晶体囊外摘除(etracapsularlensextraction)术中分别注入0.1ml的TAH(0.2mg/ml)、DNR(0.2mg/ml),观察兔晶体后囊混浊,眼内压的变化等;并观察术后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药物柔毛霉素(DNR)、骆驼蓬总碱(TAH)眼内注射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毒性作用。方法 于兔右眼晶体囊外摘除(ECLE)术中分别前房内注射0.2mg/ml TAH和0.2mg/ml DNR溶液0.1ml,观察术眼的炎性反应、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视网膜电图及眼组织病理学等变化,对照眼为在同一兔的左眼。结果 对照眼与15只注入TAH眼仅有轻度的角膜水肿混浊和房水混浊等眼部炎性反应;10只注入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thapsigargin(TG)对体外培养的人品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TG处理SRA01/04细胞72h,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PI法)检测细胞周期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核中DNA的断裂情况;激光共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3活性亚单位(17/19ku)的表达及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MTT法测得TG为0.325~5μmol/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变化显著,IC50大约为0.8μmol/L;透射电镜显示TG处理SRA01/04细胞膜皱缩,染色体浓缩、边集、核膜裂解、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PI法)及TUNEL法检测TG浓度为0,0.1,0.5,1,10μmol/L分别处理SRA01/04细胞72h,细胞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TG处理后细胞Caspase3阳性表达率也呈浓度依赖性增加,TG为10μmol/L时,几乎每个细胞浆内Caspase3都被激活。【结论】Thapsigargin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为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TG为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thapsigargin(TG)对体外培养的人品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TG处理SRA01/04细胞72h,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PI法)检测细胞周期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核中DNA的断裂情况;激光共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3活性亚单位(17/19ku)的表达及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MTT法测得TG为0.325~5μmol/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变化显著,IC50大约为0.8μmol/L;透射电镜显示TG处理SRA01/04细胞膜皱缩,染色体浓缩、边集、核膜裂解、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PI法)及TUNEL法检测TG浓度为0,0.1,0.5,1,10μmol/L分别处理SRA01/04细胞72h,细胞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TG处理后细胞Caspase3阳性表达率也呈浓度依赖性增加,TG为10μmol/L时,几乎每个细胞浆内Caspase3都被激活。【结论】Thapsigargin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为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TG为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一种计算机视力测试软件Autoacuity Test和标准对数视力表之间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初步探讨Autoacuity Test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1名视功能正常儿童[(8.4±1.8)岁]和25名弱视儿童[(8.0±2.2)岁]分别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Autoacuity Test两种方法进行视力测试。30min后重新对其进行测试。以Autoacuity Test与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限度的评价其准确性,以测试一再测试的重复系数及配对t检验评价其重复性。【结果】视功能正常儿童的Autoacuity Test与标准对数视力间的一致性限度为0.16对数单位:弱视儿童为0.31对数单位。正常儿童两种方法各自的测试一再测试结果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儿童标准对数视力表测试一再测试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toacuity再次测试视力检查结果较初次测试有所提高(P〈0.05)。【结论】Autoacuity Test与标准对数视力表两种检查方法在视功能正常儿童中一致性较好,在弱视儿童中一致性稍差,两者重复性相近。Autoacuity是一种可取的儿童视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估新一代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因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262例患者262眼。在术前,通过IOLMaster700获取角膜曲率、角膜白到白、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以及眼轴长度。使用第三代公式(SRK/T、Holladay 1和Hoffer Q)、Barrett UniversalⅡ(BUⅡ)、新一代AI公式(Kane、Pearl-DGS、Hill-RBF 3.0、Hoffer QST和Jin-AI)对术后屈光状态进行计算,并与术后实际的屈光状态进行比较。在将预测误差(prediction error,PE)归零后,分析了各公式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绝对误差均值(mean absolute error,MAE)、绝对误差中位数(median absolute error,MedAE)以及PE在±0.25、±0.50、±1.00、±2.00 D范围内的百分比。结果:基于AI... 相似文献
67.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腹壁血肿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膜后血肿是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有关血管穿刺并发症[1]之一,但PCI后出现腹壁血肿鲜有报告,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68.
69.
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眼的生理性调节基础而设计的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使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获得部分调节力。现综述目前临床上的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类型、设计原理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0.
二维电泳联合质谱技术鉴定水溶性晶状体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二维电泳结合质谱分析分离鉴定水溶性晶状体蛋白及观察乙酰化修饰后的γ晶状体蛋白的变化。方法 分别从小鼠及小牛晶状体获得水溶性晶状体蛋白质,并经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出牛γ晶状体蛋白,进行体外乙酰化;将各晶状体蛋白样品进行二维电泳(2DE),经染色,照相和图像分析,进一步用胰蛋白酶消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分析鉴定各晶状体蛋白。结果 在2DE电泳图谱上,小鼠水溶性晶状体蛋白有20余个斑点,各晶状体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多位于18000-30000D范围,主要已鉴定的α,β和γ晶状体蛋白,分别占19%,43%和36%,来自小牛的γ晶状体蛋白主要有5个斑点,其中3个大的点(γB,γD和γs)占总量的90%,体外乙酰化后,带负电荷的斑点数明显增多。结论 2DE结合生物质谱技术是分离鉴定晶状体蛋白的有效手段。并能对其修饰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