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为了更好的开发与利用茯苓药材,本文从茯苓多糖的提取以及药理方面对其研究进行总结,为茯苓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百蕊草高效液相色谱( HPLC)特征图谱,为百蕊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 ×100 mm,1.7μm),以乙腈(A)—0.2%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35℃,流速0.4 mL· min-1,进样2.0μL。结果百蕊草药材HPLC特征图谱中主要成分得到有效分离,得到12个共有峰,选其中4个作为其特征峰。10批百蕊草药材的特征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可用于百蕊草药材的定性鉴别。结论建立了百蕊草药材特征图谱,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百蕊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建立荆芥药材及饮片内在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比较趁鲜加工饮片与传统加工饮片的质量差异,探讨荆芥趁鲜加工的可行性,为荆芥饮片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以挥发油、胡薄荷酮、总黄酮和橙皮苷为指标,通过综合评分法建立荆芥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评价标准,并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比较传统加工与趁鲜加工方式对荆芥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 趁鲜加工制得的饮片中挥发油、胡薄荷酮、总黄酮及橙皮苷的含量均高于传统加工所得饮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挥发油是影响荆芥饮片质量最主要的成分。结论 趁鲜加工工艺在荆芥饮片生产上具有可行性,能有效提高荆芥饮片的质量,方便后续饮片加工。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胶囊对少弱精症模型大鼠精子数量、活力、精子胞浆钙含量以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灌服雷公藤多苷30mg·kg-1连续8周,制备大鼠少弱精症模型。再给予补肾益精胶囊连续30d,末次给药后30min,麻醉动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迅速摘取附睾,测定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过滤纯化精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精子胞浆Ca2+含量。结果:模型组动物精子密度、活力明显降低,胞浆Ca2+含量及血清T、FSH、LH水平显著下降。补肾益精胶囊能明显增加少弱精症模型大鼠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显著提高精子胞浆Ca2+含量和血清T、FSH、LH水平。结论:补肾益精胶囊对少弱精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提高精子胞浆Ca2+含量和维持正常性激素水平,可能是中医"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现代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新安鼻渊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新安鼻渊颗粒中败酱、白芷、黄芪、鱼腥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兰脂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木兰脂素在0.108~1.08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1.12%。结论:此法可用于新安鼻渊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7.
酒黄芩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酒黄芩历史炮制情况和现代炮制工艺研究情况.通过查阅、整理有关酒黄芩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其炮制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整理了酒黄芩的炮制历史沿革、酒黄芩炮制规范收载情况、酒黄芩临床功效及复方应用、黄芩酒制的现代研究以及酒黄芩化学及质量、药理学等方面内容.黄芩酒制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在全国大部分省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也有收载,但目前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系统研究较少,有必要对黄芩酒制历史沿革加以考证,同时对其进行系统的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为揭示其炮制原理和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优选牡丹皮中丹皮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芍药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溶媒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方法适合牡丹皮中丹皮总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工艺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 C18(250mm×4.6mm);流动相:甲醇∶0.02%磷酸水(64∶36);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不同加工工艺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含量有一定影响。鲜白术在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鲜白术烘至一定程度切片产地趁鲜直接切片传统工艺切片。低温烘干与烘房烘干对白术内在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结合饮片外观,鲜白术产地烘至一定程度直接切片,其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0.
牡丹皮抗子宫内膜异位症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王艳华  吴德玲 《中成药》2014,(1):119-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