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皮肤原位再生技术治疗老年压疮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观察皮肤原位再生技术治疗老年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老年压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31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治疗组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外科清创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软膏联合外科清创术治疗,90 d后根据统一评估标准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90 d治愈率为76.92%(20/26),对照组90 d治愈率为45.16%(14/31),两组患者90 d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1)。结论皮肤原位再生技术治疗老年压疮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损伤较小,止痛及防治感染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141例泪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诊治的141例泪腺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组织病理结果。依据病理诊断分类,探讨泪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变量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纳入患者中,男50例,女91例。按病变性质分类,良性病变117例(83.0%),最常见的是IgG4相关泪腺炎55例(39.0%);恶性肿瘤24例(17.0%),最常见的是淋巴瘤10例。良性病变患者年龄([ 45.8±15.7)岁]小于恶性肿瘤([ 56.3±16.2) 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 P=0.001)。按病变类型依次为炎性病变72例(51.1%),上皮性病变33例(23.4%),淋巴系统病变17例(12.1%)。比较泪腺上皮性病变、炎性病变、淋巴系统病变3组患者性别构成、临床表现(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运动障碍、视力下降)、影像学表现(双侧泪腺受累、眶骨质改变、鼻窦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在眼痛、眼外肌和三叉神经增粗,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两两相比显示,泪腺上皮性病变较泪腺炎性病变的女性患者比例少,出现眼睑肿胀、泪腺双侧受累、鼻窦炎的患者比例少(χ2=17.01,P<0.001;χ2=32.34,P<0.001;χ2=10.43,P=0.001; χ2=10.12,P=0.001),而有眼球突出、运动障碍和视力下降、骨质破坏的患者比例较高(χ2=18.71,P<0.001;χ2=7.64,P=0.006;χ2=7.32,P=0.012);泪腺上皮性病变患者与淋巴系统病变相比,前者出现眼睑肿胀、双侧泪腺受累的患者比例低,眼球突出的患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P<0.001;χ2=6.38,P=0.012;χ2=10.14,P=0.001);泪腺炎性病变与淋巴系统病变性仅在泪腺双侧受累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01);淋巴系统病变与炎性及上皮性病变相比,其余各组间临床和影像学的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泪腺占位性病变7例中未见上皮性病变。结论:泪腺占位性病变中最常见的是炎性病变,其次是上皮性病变;良性病变平均年龄小于恶性肿瘤;儿童泪腺病变类型分布与成人不同;泪腺炎性病变与上皮性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相对容易鉴别。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索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肌群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特征。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川续断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ypersil-C18色谱柱(250 mm ×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睛-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2 nm;进样量30 μL;柱温 30 ℃。结果:建立了以 15 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各产地和来源的川续断的指纹图谱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川续断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川续断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重结晶和硅胶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氢谱、碳谱以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续断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β-谷甾醇(1),蔗糖(2),胡萝卜苷(3),乙二醇(4),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5),3-O-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木通皂苷D(7),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苷(8),马钱子苷(9),TriplostosideA(10)。[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在川续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球形可控回肠原位膀胱术的尿动力学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行球形可控回肠原位新膀胱术48例,对其中26例男性患者(膀胱移行细胞癌20例,移行细胞癌部分鳞化4例,移行细胞癌伴腺癌及鳞癌1例,移行细胞癌伴隐匿前列腺腺癌1例)进行尿动力学随访.统计学比较患者术后3~12个月新膀胱压力、容积、尿道压和尿流率等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26例患者新膀胱容量400 ml时基本压力<15 cm H2O(1 cm H2O=0.098 kPa),膀胱完全充盈时平均压力为18.2 cm H2O.新膀胱平均收缩压<40 cm H2O.术后膀胱充盈期压力比较:3个月与6个月t=3.03,P<0.05;6个月与9个月t=0.54,P>0.05;9个月与12个月t=1.27,P>0.05;平均残余尿42 ml.Valsalva动作排尿,排尿峰值平均19.6 ml/s.术后平均4.5个月患者昼夜控尿率分别为92%(24/26)和65%(17/26).结果 球形可控回肠膀胱术所需肠管短、容量大、压力低、可控性好,是原位膀胱重建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术中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利用术中磁共振成像进行开颅手术的36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同时复查头颅MRI.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述脑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进一步采用Logrank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方法评价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366例患者中,67.2%(246/366)达到肿瘤全切除.其中WHOⅣ级胶质瘤全切除率显著高于Ⅱ、Ⅲ级(分别为73.2%、58.5%、61.9%,均P<0.05),WHOⅡ、Ⅲ级患者肿瘤全切除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90例(24.6%)在术中磁共振扫描后进行二次肿瘤切除,较首次的肿瘤切除程度显著提高(分别为95.9%、81.9%,P<0.00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WHOⅣ级女性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优于男性(P<0.05);高龄较低龄患者的复发风险更大,但是对于整体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肿瘤位置对于患者预后影响不大(P>0.05);而肿瘤全切除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全切除患者的预后优于非全切除者(P<0.05);术后放、化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P<0.05).结论 术中磁共振成像能显著提高脑胶质瘤的切除程度,并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8.
崔毅  周艺  吴帅  刘莹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119-3119
目的 初步探讨喉肌电图(LEMG)对甲状腺手术单侧喉麻痹预后的估价作用,以便能早期进行神经修复治疗。方法 选择行LEMG患者32例。按病程分为&;lt;2个月组,2~4个月组,&;gt;4个月、≤6个月组以及&;gt;6个月组。分析甲杓肌和环甲肌自发肌电波形,自发肌电幅度及最大诱发电位幅度。结果 病程&;lt;2个月组,2~4个月组,&;gt;4个月、≤6个月组以及&;gt;6个月组肌电波幅分男4为(28.2&;#177;28.1).(54.3&;#177;30.5),(53.4&;#177;24.4),(49.6&;#177;20.O)μv;&;lt;2个月组显著低于2个月以上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lt;O.05)。病程2个月以上组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O.05)。结论 LEMG能准确评估甲状腺手术对喉神经损伤再生的程度,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脂异常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63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将患者分为激素治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并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根据是否伴有血脂升高分为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并比较两组间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结果激素敏感组与不敏感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起病方式、累及肌群、WBC、C反应蛋白、血沉、血糖指数、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间胸腺异常、血脂异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之间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9.307,P0.01);血脂异常与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发生率呈正相关(r=0.384,P0.01)。结论 MG不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脂升高可能降低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MG患者的临床治疗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对缺血脑区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一侧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结果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呈中度表达,而预防组及治疗组中P53蛋白呈阴性表达,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盐酸氟桂利嗪对Wistar大鼠缺血脑区P53蛋白基因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细胞保护作用中尚存在延缓细胞凋亡并抑制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