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年年换岁年年贺 ,千年更替几回逢。每年新年我们都要一次一次地祝福。值此千年伊始 ,更加值得我们检查过去 ,翘首未来。我国的物理医学至少已年有半百 ,更名为物理医学与康复也年已弱冠 ,在此千年更迭之际 ,我们庆贺 ,我们祝福。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的时期 ,是学科变革发展的时期 ,也是人员交替更新的时期 ,我们已经培养了一代新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 ,出身于不同的专业 ,师从子不同的前辈 ,各有自己的专长。现在这些中青年人已经承担起各单位的领导和骨干的责任 ,为开创我国物理医学与康复的新局面 ,不久又将会聚一堂。希望新一代的同志们能…  相似文献   
12.
腹满是指腹部胀满不适,甚则胀满疼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伤寒论》中论及腹满的条文有20余条,这些论述迄今对中医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拟将其治法概括为九法,试述如下:1辛温解表,化饮除满太阳伤寒,外有表寒,里有水饮,饮邪内停,肺失宣降,膀胱气...  相似文献   
13.
脉冲微波孕期辐照致仔鼠SEP及ERP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X波段脉冲波孕期照射致大鼠子代脑功能发育障碍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以功率密度5~20mW/cm~2的脉冲微波对孕鼠进行孕期慢性辐照(孕6~16日隔日一次,每次20分钟),研究成年子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辐射组仔鼠SEP各波峰潜伏期和振幅均无差异,但在10、20mw/cm~2功率组则出现仔鼠ERP的峰潜伏期明显延长,且其变化与前期行为学实验结果相一致。ERP波幅改变无规律性,5mW/cm~2剂量无上述作用。结论:反映认知功能的ERP较反应传导功能的SEP更适用于脑高级功能研究,ERP异常与脉冲微波导致的胎鼠脑功能发育障碍有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转染组、转染对照组和非转染组,转染组细胞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cDNA、含目的基因片段的表达载体质粒pcDNA3-FADD-DNcDNA共转染,转染对照组细胞与GFP质粒cD-NA、空载体质粒pcDNA3共转染,非转染组细胞没有进行转染,转染后24h分别对各组细胞进行氦氖激光照射(100mW/cm^2照射30min),1次/d,连续照射3d,然后采用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转染组、转染对照组与非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27%,15.73%和12.87%,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小于转染对照组(q=4.55,P&;lt;0.01)和非转染组(q=4.14,P&;lt;0.05)。结论 FADD-DN基因转染能减少氦氖激光诱导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FADD可能是氦氖激光激活死亡信号途径的基本元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尽管周围神经修复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如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术中采用组织化学或免疫组化进行运动和感觉功能束定位等,但即使是新鲜、清洁的周围神经断裂伤,及时采用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通常也不可能获得完全再生,功能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而长时间的感觉或运动的缺失将引起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等。因此,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一直是神经修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转染组、转染对照组和非转染组,转染组细胞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cDNA、含目的基因片段的表达载体质粒pcDNA3-FADD-DNcDNA共转染,转染对照组细胞与GFP质粒cD-NA、空载体质粒pcDNA3共转染,非转染组细胞没有进行转染,转染后24h分别对各组细胞进行氦氖激光照射(100mW/cm2照射30min),1次/d,连续照射3d,然后采用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组、转染对照组与非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27%,15.73%和12.87%,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小于转染对照组(q=4.55,P<0.01)和非转染组(q=4.14,P<0.05)。结论FADD-DN基因转染能减少氦氖激光诱导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FADD可能是氦氖激光激活死亡信号途径的基本元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肥厚性瘢痕是是烧伤和创伤后局部胶原合成与降解平衡失调,胶原异常聚集的结果。目的:观察胶原酶影响裸鼠移植肥厚性瘢痕胶原降解的过程,以及其对肥厚性瘢痕的治疗作用。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理疗科。对象:实验于1995-07/1997-04在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肥厚性瘢痕标本10例,均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肥厚性瘢痕,术前已征得患者同意。实验动物:BAVB/C裸鼠15只,雄性8只,雌性7只。共移植肥厚性瘢痕组织15只,一次存活10只,余2次移植,存活动物2只,死亡3只。将存活裸鼠随机分为胶原酶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方法:将整形手术切除的肥厚性瘢痕移植于裸鼠背部创面,建立肥厚性瘢痕裸鼠移植模型。胶原酶治疗组局部注射1%胶原酶于瘢痕组织,对照组局部注射胶原酶溶解液,1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后取材行肉眼观察、光、电镜观察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肉眼观察结果。②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光镜观察结果。③治疗前后瘢痕组织的电镜观察结果。结果:移植瘢痕后实验裸鼠存活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胶原酶治疗组6只,对照组6只。①胶原酶治疗组瘢痕面积变小、高度变低、质地变软,与对照组相差十分显著。②在苏木精-伊红染色、Van Gieson氏胶原纤维染色方法和复合染色法切片上,胶原酶治疗组真皮层变薄,胶原纤维结构模糊,排列较疏散;而对照组瘢痕组织真皮层肥厚,含丰富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排列紊乱。③在电镜下观察,胶原酶治疗组胶原纤维被破坏,结构不清。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横纹明显,结构清楚。结论:胶原酶使肥厚性瘢痕胶原被降解,瘢痕变小变软,提示局部注射胶原酶可能是治疗肥厚性瘢痕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视觉运动的脑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功能性磁共振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fMRI)等高科技成像技术 ,人们不仅研究了人脑视觉的解剖结构 ,还对视觉的功能活动区进行了测量。1视觉皮质中枢的解剖定位运用传统方法 ,如外科解剖、损毁、化学通道阻断、单细胞反应记录、免疫组化等进行的动物实验 ,使我们对猴、猫等动物的大脑皮层视觉通道和定位有了一些了解。如利用单细胞技术对猴脑视皮层进行分析 ,定位…  相似文献   
19.
20.
<正> 物理科学和工程学都对组织的介电特性感兴趣。由于对射频到微波段的电磁波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最近对生物材料在体内的介电常数更感兴趣。同时在动物和人的简单模型中测定吸收率及其分布时,必需要有介电常数的知识。自 Cook 以来已积累了大量有关生物材料的介电常数的资料。本文的目的是收集散在于各种杂志和报告中的资料,并整理出来以方便大家参考.而且可以从中看出那些介电常数还有待测定。必须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