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就进行药物流产时即使施行清宫术的临床意义进行简单探究。方法:将接受了药物流产后伴有阴道异常出血经由B超检测结果显示存在有宫内残留的患者分为A、B两个小组,A组采取药物治疗手段,B组则采取清宫术治疗方法。观察两个小组的治疗结果。结果:A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受感染的人数等都要高于B组,并且A组患者最终有82%仍需要进行清宫手术。结论:若患者在经药物流产后出现宫内残留的情况,应及时接受清宫术治疗,以减轻和缩短阴道异常出血的症状及时间,并且能有效预防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探讨胃肠道息肉患者行内窥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33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窥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疗效.绪果:在接受内窥镜治疗后,本次所选的33例患者的胃肠道息肉均一次彻底切除,总计37枚.在术后随访一个月,全部患者的息肉切除部位均完全愈合,且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针对胃肠道息肉治疗,可以采用内窥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来进行治疗,不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息肉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肝炎的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我院肝病专家专门研制出肝炎3号制剂,对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处方及工艺1.1处方 叶下珠、茯苓、板蓝根、茵陈、桃仁、当归、白术等14味药。1.2工艺 以上各味药,五味子用 85%乙醇渗漉,渗漉液经回收乙醇后浓缩成稠浸膏备用。其余叶下珠等13味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波浓缩至稠浸膏相对密度为1.30~1.35(80~85℃),加入适量蔗糖粉、糊精等制粒,干燥,筛选后分装成1000袋,即得。2质量控制2.1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的颗料…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梅毒各个时期治疗前IgG、IgA和IgM抗体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已确诊的34份不同时期(一期8例,二期15例,三期11例)梅毒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gG、IgA和IgM T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gG抗体Tp47、Tp45、Tp34和Tp15在治疗前各期梅毒患者血清中均100%表达,Tp33在三期梅毒中的阳性率(63.6%)明显低于一、二期梅毒(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IgA抗体各期表达无明显差异,其中一期梅毒中Tp41、Tp34、Tp33和Tp30抗体以及三期梅毒中Tp33均无阳性条带出现。IgM抗体Tp41和Tp37在各期梅毒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5、0.020),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阳性的Tp蛋白Tp47、Tp45和Tp15可作为早期梅毒诊断的指标;在各期表达有明显差异的Tp41、Tp37和Tp33可考虑作为临床分期观察指标;Tp45、Tp41、Tp17和Tp15可作为以后临床治疗效果的辅助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化胬抑复冲剂降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以初发的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施行单纯切除手术.实验组87例94只眼术后予常规处理并口服化胬抑复冲剂;对照组89例96只眼术后仅作常规处理.所有病例随访期1年以上.结果 术后6个月和1年时实验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6%和4.26%,而对照组则分别是4.17%和11.63%,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服用化胬抑复冲剂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6.
吕萍  沈丹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2):859-860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表现,虽然比较复杂,但是主要表现是消化道症状,是属于中医的脾胃病.肝癌在病变过程中,病机虽然比较复杂,涉及到"积聚"、"黄疸"、"臌胀"等范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终离不开脾胃为中心的改变.肝癌的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自然生存期短,一般为2~6个月[1].中晚期肝癌大都不宜手术治疗,采用化疗及介入疗法治疗也容易复发.笔者认为本病的形成关键在脾虚失运,导致痰聚、瘀积与毒蕴.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从脾虚论治,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而配合祛痰软坚,理气消瘀及解毒散结法,采用辨证加减治疗,在临床上获得一定效果,兹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正>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俗称"奶癣",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与变态反应相关的疾病[1]。大多在生后1~3个月起病,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2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发疹部位有剧烈痒感,使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搔抓,影响睡眠。如护理不当常继发感染并泛发全身,影响了患儿的正常生活及健康成长。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婴儿的气质各不相同,无好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孕妇孕期不同阶段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嵊州人民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且正常足月单胎孕妇263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低体重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27.9kg/m2)。收集孕妇早、中、晚孕期的体重增加值,分析孕期不同阶段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孕期增重分别为15.0kg(12.7,17.7kg)、14.5kg(12.0,17.5kg)和13.0kg(9.0,16.0kg);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230g(3000,3470g)、3330g(3090,3600g)和3437g(3140,3722g),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早孕期增重分别为1.4kg(0.6,2.3kg)、1.1kg(0.6,2.1kg)和1.1kg(0.4,1.9kg);中孕期增重分别为7.8kg(6.5,9.4)kg、7.5kg(6.0,9.0kg)和6.5kg(4.8,8.1kg);晚孕期增重分别为5.8kg(4.2,7.5kg)、5.7kg(4.2,7.4kg)和5.1kg(3.5,7.0kg);同孕期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结果表明,除低体重组晚孕期和超重组早孕期以外,其余各孕期体重增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低体重组早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增加影响最大(标准化回归系数0.21,P0.05);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中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增加影响最大(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8,0.10,P均0.05)。含哑变量的回归结果示,对整个研究群体而言,中孕期增重对出生体重的影响最大(标准化回归系数0.18,P0.05);相对于正常体重组早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的影响而言,低体重组孕早期增重影响更大(标准化回归系数差为0.05,P0.05),而超重组最小(标准化回归系数差为-0.06,P0.05)。结论:孕前BMI和孕期不同阶段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关;低体重组早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影响最明显,而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则中孕期增重对新生儿体重增加最明显。因此,根据孕前BMI制定孕期不同阶段合理增重对于控制新生儿体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哺乳期乳腺炎是产妇哺乳期乳房常见症状,尤其在初产妇中出现率更高。在哺乳初期,因初产妇的乳头较小并多内陷,新生儿吸吮乳头容易产生疼痛,产妇此时多惧怕疼痛而不愿喂奶[1]。这样一方面使新生儿不能有效地吸吮母乳,另一方面也使乳汁滞积于哺乳期妇女的乳腺小叶中,使乳房出现胀痛等而引发乳腺炎[2]。哺乳期乳腺炎多伴有局部红、热、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79例(85.9%),癌旁组织11例(12.0%),胃炎患者组织10例(20.8%),健康人未检测到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管侵犯、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影响患者预后,但不是胃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胃腺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恶性程度高,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