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鞍区蛛网膜囊肿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28岁,停经12余年,双眼视力下降2年.12岁曾有月经初潮,后月经一直不规则,于12年前停经.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子宫未发育”。近2年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以左眼视力为著。偶有双颞部阵发性头痛。无多饮、多司法部、无溢乳。查体:神清、合作。左眼视力1.5m指数,右眼视力约0.8-1.0。双颞侧视野缺损。双眼底检查:双视神经乳头萎缩,以左侧明显。头颅CT示:鞍区见有一类圆形囊状低密度病灶,其CT值约+3.0-+5.0Hu,边缘清晰,无强化及钙化,见图1,鞍底及鞍背骨质吸收。X线平片示:蝶鞍扩大…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Shh基因RNA干扰体外表达体系并观察对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将人Shh基因RNA干扰双链转录DNA片段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质粒Psilencer 5.1-H1 Retro中,构建成携带人Shh基因RNA干扰逆转录病毒载体pSiRNA-Shh,经PT67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和CHG-5细胞,用WST-8、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对转染细胞活性、人Shh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重组pSiRNA-Shh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可达210×104CFU/ml,感染U251和CHG-5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后3 d能明显抑制细胞生长,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Shh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干扰组。结论携带人Shh基因RNA干扰双链转录DNA片段的逆转录病毒体现出明显的抑制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生长作用,为下一步开展基因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s 1,IDH1)突变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组织133例,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 methylation-specific PCR,n MSP)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法检测脑胶质瘤中的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直接测序法检测脑胶质瘤中IDH1基因的突变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关联度的统计分析。结果 133例脑胶质瘤患者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88例(66.17%),IDH1突变62例(46.62%)。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存在关联(P=0.01)。结论脑胶质瘤中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之间关联显著,提示两者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相互调节的作用;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脑胶质瘤的重要疾病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在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Hes-1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于未分化、分化第3、7d收集标本,行Hes-1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中阳性细胞比例;Hes-1分别与CD133、GFAP、MAP2、MBP蛋白双标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Hes-1蛋白表达强度及细胞类型的变化。结果随着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分化,Hes-1蛋白阳性细胞比例由未分化至分化第3d、第7d有明显下降(P〈0.01);Hes-1蛋白在CD133、MAP2、GFAP和MBP阳性细胞均可表达,但在较幼稚的细胞中表达较强,随着细胞分化成熟,其表达明显减弱,分化第7d时大部分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MAP2、GFAP和MBP阳性细胞)中表达极弱或不表达。结论随着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分化,Hes-1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比例和强度均明显下降,提示Hes-1表达的动态变化可能与调控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分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前异柠檬酸脱氢酶1/2(isocitrate dehydrogenase1/2,IDH1/2)基因突变在脑胶质瘤的致瘤机制还未彻底阐明,但一系列研究提示突变IDH1/2能诱导脑胶质瘤基因组和组蛋白高甲基化,这些表观遗传改变会影响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降低,出现恶性表型。同时以突变IDH1/2为抑制靶点的小分子药物能促进肿瘤细胞分化,表现出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对该方向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期望能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6.
2003年3月-2005年1月我院采用直切口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2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62例脑出血患者,男43例,女19例;年龄41-89岁,平均6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53例(85.48%),其中10例收  相似文献   
87.
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刘海鹏,张可成,陈锦华,吕胜青,刘仕勇,杨勇,刘士辰,陈渝,陈杰我们总括了X-刀对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均以BrainScanⅡ型X-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16例,其中10例加作了全脑放射治疗。治疗计划为:等中心数目1至3个不等,准直...  相似文献   
88.
Wnt-1对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室管膜前下区(anterior subventricular zone,SVZa)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Nestin和Wnt-1表达的变化,以及Wnt-1对SVZa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在SVZa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Nestin和Wnt-1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同时以基因转染方法增强SVZa神经干细胞Wnt-1表达,观察Nestin、Wnt-1和Mash-1的表达以及神经元分化比例的改变。结果 (1)Nestin主要表达于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早期阶段,随着细胞的分化和成熟,Nestin的表达迅速减弱。(2)SVZa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2h即有Wnt-1表达,其表达高峰在细胞分化开始后12h,以后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而迅速降低。(3)SVZa神经干细胞转染Wnt-1基因后,Nestin的表达减弱,Mash-1的表达增强,神经元的分化比例增高,Mash-1的增强与神经元分化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 (1)Wnt-1表达于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之中,在细胞分化成熟后则不表达,Wnt-1可能参与调节SVZa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化,并可作为神经干细胞处于分化状态的标志。(2)SVZa神经干细胞转染Wnt-1后表达Mash-1增强,并更多分化为神经元,Wnt-1可能通过Mash-1途径促使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9.
吕胜青  杨辉  李宁  安宁  刘海鹏 《重庆医学》2005,34(5):647-648
目的提高脑疝性大脑后动脉梗死的高压氧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颅脑外伤所致脑疝,造成大脑后动脉梗死恢复期高压氧治疗情况及其疗效.均采用首次治疗3个疗程,休息1周后再治疗2个疗程的方法,间断治疗3~6个月.结果按GOS评分结果,重度致残和植物生存各1例,轻度致残和恢复良好各2例.结论高压氧治疗是提高脑疝性大脑后动脉梗死行之有效的方法,应予以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90.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肿瘤之一, 尽管目前诊疗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疗效仍然不尽如人意。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注脑胶质瘤中一些分子水平的异常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 脑胶质瘤患者存在高频率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s-1, IDH1)基因突变现象, 而且该突变与脑胶质瘤的诊断分型和临床预后有明确的关系, 对其深入研究, 有望找到脑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对改善当前脑胶质瘤治疗现状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