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实施激励机制是是促进医院科研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加快实现科教兴院发展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强调在科研管理中应着重实施正激励机制,同时要合理、适度运用负激励手段,将两者统一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医院科研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12.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LC3在大鼠阿霉素心肌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初步证实自体吞噬(autophagy)参与了大鼠阿霉素心肌病的发病,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阿霉素(ADR)组、阿霉素(ADR)+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阿霉素心肌病模型,电镜观察自噬体形态及数量,检测心肌组织中Beclin-1含量及LC3含量。结果ADR组大鼠心肌组织自噬体的数量较对照组及ADR+3-MA组增多;ADR组心肌组织中Beclin-1水平及LC3含量均较对照组及ADR+3-MA组增高。结论自噬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参与了阿霉素心肌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213.
目的 观察洛铂对人胆管癌RBE细胞微丝F-肌动蛋白(F-actin)和α-微管蛋白(α-tubulin)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胆管癌RBE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洛铂处理,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双染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丝蛋白F-actin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tubulin结构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α-tubulin mRNA转录水平变化.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到洛铂作用下,胆管癌RBE细胞微丝蛋白F-actin与微管蛋白α-tubulin均发生解聚和重排,而α-tubulin染色加深(P<0.05),α-tubulin mRNA/β-actin结果:5.0 mg/L组:2.08 ±0.13;25.0 mg/L组:1.91±0.46(P <0.05),证实洛铂使胆管癌RBE细胞α-tubulin转录水平增加.结论 微丝、微管的解聚和重排在洛铂对胆管癌RBE细胞诱导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4.
目的 探讨达芬奇Xi系统单一体位经腹腔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0~77岁。肾盂癌5例,输尿管癌5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1例。肿瘤位于左侧6例,右侧5例。应用达芬奇Xi系统,术中不变换体位。结果11台手术均顺利应用达芬奇Xi系统完成,无中转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30~300 ml。手术时间110~210 min。术后住院时间8~13 d。术后无ClavienⅡ级以上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0~12个月,失访2例,无死亡及肿瘤复发病例。结论 单一体位经腹腔肾输尿管切除术能较好地发挥达芬奇Xi系统的优势,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后恢复快,肿瘤切除效果较好,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15.
目的:系统评价茵陈蒿汤对乙醇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组按体重分别给予茵陈蒿汤冻干粉,连续给药14天,于第10日起模型组和给药组同时灌胃给予乙醇50%(v/v)连续5天(5g/kg),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于第15日处死大鼠,分离血清及肝组织匀浆液,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乙醇脱氢酶(ADH)、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活性和效价,观察肝脏组织学情况。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ADH、γ-GT及TG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模型复制成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仅轻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低剂量和中剂量也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高剂量轻微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GS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在治疗组低剂量和中剂量中也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治疗组高剂量中轻微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组织病理学也得出上述相同的结论。结论:茵陈蒿汤对乙醇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16.
中药及复方的体内代谢研究是当今探讨体内过程和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前沿热点领域,也为深层诠释中医药科学内涵、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创新以及中药制药产业链的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中药及其复方体内代谢研究有助于揭示药效物质基础、药效成分的体内动态规律,明晰体内药效成分与表观药效间的时量与时效间的关联,破译合“诸药之长”以成“有制之师”背后隐藏的配伍规律科学真谛,为打破长久以来困扰中医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局面提供契机。对于建设符合中医药学科规律的ADME/Tox新药筛选平台,指导脱胎于中医经方又高于经方的创新型中药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及其复方的体内代谢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217.
为探讨医源性结肠镜肠穿孔(ICP)好发部位及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ICP患者病例资料及治疗方式。结果显示,诊断性结肠镜肠穿孔7例,其中4例在乙状结肠;治疗性结肠镜肠穿孔9例,其中6例在右半结肠。16例肠穿孔中术中诊断5例,6h内诊断2例,均行结肠镜下治疗痊愈。结果表明,诊断性结肠镜肠穿孔好发部位在乙状结肠,治疗性结肠镜肠穿孔好发部位在右半结肠。术中诊断ICP或6h内诊断ICP,行结肠镜下金属夹缝合术,可避免中转手术带来的二次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