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合CEA的麻醉方法.方法 32例ASAⅡ或Ⅲ级拟在全麻下行CEA患者,依据麻醉维持用药方案不同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异氟醚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在相同麻醉诱导方案完成气管插管后,R组以雷米芬太尼0.1~0.2 μg·kg1·min-1联合丙泊酚3~5 mg·kg-1·h-1静脉持续输注;Ⅰ组以1%~3%异氟醚吸入,并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3~5mg·kg-1·h-1.记录切皮时(T1)、颈动脉阻断前(T2)、内膜剥脱时(T3)、阻断开放后(T4)、缝合切口时(T3)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及术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麻醉诱导前(TA)、领动脉阻断前(TB)、内膜剥脱时(TC)和颈动脉开放后(TD)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检测血糖(Glu),记录pH值和BE的变化.结果 R组患者在各时点HR、SBP的波动均明显小于Ⅰ组(P<0.05);R组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以及降压药、升压药和艾司洛尔的使用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TB、TC、TD时pH、BE均显著低于TA时(P<0.05),Glu显著高于TA时(P<0.05);组间比较,R组患者pH值TC、TD时显著高于Ⅰ组,TC、TD时BE显著高于Ⅰ组,Glu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在CEA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能明显提高麻醉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异氟烷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老年手术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观察组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对照组吸入异氟烷。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后10、60min及手术结束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糖及皮质醇浓度;记录停药后1、2、3、4、5min的吸入麻醉药呼气末浓度(EA),计算其与停药即刻的吸入麻醉药呼气末浓度(EA0)的比值,比较七氟烷或异氟烷的洗出速率,并记录2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各时间节点2组间血糖及皮质醇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手术开始后60min和术毕时血糖及皮质醇均较麻醉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停药后观察组药物洗脱速率更快,睁眼、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使用七氟烷较异氟烷更易调控麻醉深度,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43.
张淑琼  吕浩  丁恒  许铠 《吉林医学》2010,31(12):1726-1726
<正>医院是患者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思瑞康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对33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8周的开放性研究,给予思瑞康的起始剂量为100 mg/d,3~6 d内加量至400~800 mg/d,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 I)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思瑞康显效率81.82%,平均治疗剂量(600±86.92)mg/d,起效时间1~2周,不良反应有失眠、嗜睡、体重增加、静坐不能、血压变化、头晕和转氨酶增高等,但发生率较低,多能耐受,大多自行缓解。结论:思瑞康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显效率高,疗效肯定,起效快,安全,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定位胫骨髓内钉的远端锁定螺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9例患者,按照髓内钉锁定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导航锁定组和徒手锁定组。导航锁定组44例患者采用电磁导航系统进行髓内钉的远端锁定,徒手锁定组35例患者使用自由手技术远端锁定,比较2组患者术中X射线暴露时间、远端锁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一次性远端锁定的成功率。结果导航锁定组较徒手锁定组在远端锁定螺钉的平均手术时间、辐射暴露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锁定组一次性远端锁定的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徒手锁定组的37.3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由手技术相比较,利用电磁导航系统对胫骨髓内钉进行远端锁定具有锁定时间短、效率高、无辐射的优点。  相似文献   
46.
腹膜内型膀胱破裂致继发性急性腹膜炎通常需急诊手术治疗,而术前做出病因诊断常被忽视.本文总结1996年以来收治的腹膜内型膀胱破裂致继发性急性腹膜炎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预后价值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OSCC患者的RNA-seq和临床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FRGs,从而构建预后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使用基因综合表达(GEO)数据库的独立队列做外部验证。结果:预后模型包括3个FRGs,与其他临床指标相比基于该模型的风险评分是一个更好的预后指标,可以作为OSCC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模型的准确性在GEO的数据集中得到了验证。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FRGs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OSCC患者预后,为铁死亡在OSCC临床预后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板内固定术和采用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支架术(其中11例结合克式针内固定)治疗情况。通过术后不同时期(术后2~3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X射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握持力量等进行比较;对患者主观功能评估使用上肢、肩、腕伤残(DASH)评分。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8~18个月)。结果放射学评价方面,内固定术组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掌倾角恢复好,桡骨长度丢失情况内固定术组好于外固定支架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内固定术组握力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恢复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DASH评分,内固定术组为7.9±6.1,外固定支架术组为14.1±5.4。内固定术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外固定支架术组再手术1例,第二掌骨骨折1例,术后钉道感染2例。结论相比较来说,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9.
临床化学检验质控物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前我省使用的生化质控物为进口冻干质控物,但由于该类质控物价格昂贵,许多基层实验室难以承受,因而影响了基层医院室内质控持续有效地开展。我们从实用出发,经过一年多(2000年8月~2002年4月)的应用观察,比较分析,最终研究配制出配方合理、成本低廉、结果稳定的液体生化质控物。质量均达到与进口冻干质控物同样的水平,完全可替代进口的高价位冻干质控物,可应用于各级医院  相似文献   
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HH) with hypertonic saline plus hetastarch solution 40 injectio o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in rats. Methods Thirty male Wistar rats weighing 300-35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 n = 10 each): group I sham operation (group S); group II I/R and group Ⅲ HH. Partial liver ischemia was produced by clamping hepatic portal vein and left arteria hepatica for 30 min with atraumatic mini-clamp, followed by 2 h of reperfusion in I/R group and HH group. In HH group the animals were infused hypertonic saline plus hetastarch solution 40 injectio 10 ml/kg through vena caudalis over 30 min and then hepatic I/R was performed IS min after the infusion.The animals were killed at 2 h of reperfusion. The left liver was removed and blood sample was taken from inferior caval vein for determination of (1) serum 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 (ALT) and 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 (AST) activities; (2) 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a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 MDA) content in the liver; ( 3 )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serum ALT and AST activities and MDA content in the liv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SOD activity in the liver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hepatic I/R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severer in group I/R and HH than in group S. The serum ALT and AST activities and MDA content in the liv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SOD activity in the liver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hepatic I/R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milder in group HH than in group I/R. Conclusion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with hypertonic saline plus hetastarch solution 40 injectio can ameliorate hepatic I/R injury by decreasing oxygen free radical production in ra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