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山茱萸伪品巴东小檗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山茱萸伪品巴东小檗Berberis henryana Schneid.进行了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为其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分析模型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27只),对照组只暴露T9~11脊髓,实验组显露T9~11脊髓后采用钳夹法致伤.伤后行运动功能BMS评分,术后对模型均行脊柱X线片、CT、MRI检查.结果 实验组后肢运动功能损伤均明显,BM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 X线片可见胸椎T9~11局部骨质缺失;CT可见损伤脊髓周围组织有异常信号,但边界不清;MRI可见实验组损伤的脊髓组织T2异常强化,范围清楚,局部渗出液积聚.结论 钳夹损伤建立了可靠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MRI检查对大鼠的急性脊髓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3.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骨科最常见的多发病,也是下腰痛的常见病因。据资料表明,美国人在一生中发生下腰痛的概率为60%-80%,成人丧失劳动力的原因中,下腰痛排第3位。每年由IVDD导致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数目惊人,其晚期的高致残率、致死率也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解决IVDD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而目前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34.
人工肌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重视,本世纪中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生的不断努力和探索,现人工材料不仅在发现和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突破。尤其是人工肌腱的发现和研究更是实现了肌腱替代材料的突破和飞跃。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 Orbic -3D 导航引导下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Anderson 和 D′AlonzofⅡ型枢椎齿状突骨折置钉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对符合筛选标准的36例患者均行前路枢椎齿状突螺钉固定术治疗,21例在术中实时 Orbic -3D 导航引导下采用微创空心钉内固定(导航组),15例在传统 C 形臂透视下采用切开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透视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JOA 评分、VAS 疼痛评分、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出血量、术后X 线片、CT 螺钉位置分级及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分析两组手术特点、临床疗效及置钉的安全性与准确性。结果导航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出血量较透视组减少,术后 CT 螺钉穿出率明显减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两组的 JOA 评分、VAS 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中实时 Orbic -3D 导航引导下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Anderson 和 D′Alonzof Ⅱ型枢椎齿状突骨折其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保证齿状突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骨质疏松患者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以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方法 采用同顾性总结的方法 ,收集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DHS的治疗方法 ,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比较两组间在手术所用时间、术后髋部的功能评分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等方而存在的异同. 结果 DHS内固定纽于术花费了更长的时间;不同骨质疏松的高、中、低危各DHS治疗组,松动率随疏松程度不同而有显著不同,而半髋置换组对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无明显不同反应;DHS内同定组有42%内固定穿出骨皮质现象,而半髋置换组患者则无明显的假体松动依据. 结论 对于骨质疏松的转了间骨折患者,为能获得早期更多功能恢复及较少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DHS固定方法 较为合理的替代.  相似文献   
37.
本文阐述了应用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査法同时对120批先锋必(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样品进行检查,并设立多项对比试验,以确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先锋必热原检查的可行性。结果发现,120批先锋必样品经热原检查和细菌内毒素检查均合格,样品内毒素含量远低于美国药典限值。通过测定加有一定量细菌内毒素的先锋必样品组及对照组的热原反应和鲎试验反应发现,在细菌内毒素浓度为10EU/Mし时,対照组可引发很强的热原反应,而先锋必样品(100MG/ML/KG)组所引发的热原反应明显减弱。说明先锋必在高浓度对热原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样,本试验也发现,先锋必在较髙浓度对鲎试验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最高非抑制浓度为2.5MG/ML。对先锋必内毒素限值测定結果发现,按中国药典兔剂量注射,先锋必内毒素含量达0.1EU/MG时即可引发热原反应,而在0.2EU/MG时热原反应明显。本研究证实,细菌内毒素检査法可以代替热原检查法用于先锋必(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检查,中国药典90版规定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热原检查的兔剂M偏高,对热原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考查中药材市场和使用单位的商品牛黄真伪与质量,探讨其快速检定方法.方法采用性状、定性、定量分析的手段,对获得的真伪商品数批样本进行了比较检定.结果从性状归纳出了“快速检定要点”及主要指标性特征比较表,并附形态特征比较图.结论归纳出了各种牛黄(人工牛黄)药材与掺伪品主要特征区别点列于比较表;薄层色谱显示体外培育牛黄与牛黄国产品及进口品色谱特征相同;人工牛黄与牛黄的区别为牛黄无猪去氧胆酸斑点,而人工牛黄可检出猪去氧胆酸;牛胆粉较牛黄多一亮绿色斑点;掺伪品无胆酸、去氧胆酸及胆红素斑点.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及人工牛黄含量测定均各有一批不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技术制作金属材质手术导航模板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新鲜成人正常颈椎标本(C_(1~6))8具,随机分为金属导航模板组(金属组)和树脂导航模板组(树脂组),每组4具。所有标本均通过CT扫描获取dicom格式数据,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后,根据分组设计并制作金属或树脂颈椎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2组分别在相应导航模板辅助下置入椎弓根螺钉,行CT钉道扫描,对2种模板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8具标本分别于C1~6的每个节段置入2枚螺钉,每组48枚,共计96枚。金属组置钉准确率为87.5%(42/48),树脂组为70.8%(3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金属组置钉安全率为97.9%(47/48),树脂组为93.8%(45/4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技术制作的改良金属个性化导航模板具有良好的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为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精确置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对我院57例实施踝关节切开复位手术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时间为6~12(平均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本组57例患者踝关节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4.78w,未发生切口感染或骨不连等并发症状,优良率为91.23%;踝关节切开复位手术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