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背景:目前修复软骨缺损的方法都存在修复组织数量不足,生物力学性能不佳,整合不良及供区并发症等缺陷。对于大面积的骨软骨复合缺损单独应用一种方法尚显不足。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方法复合Mosaicplasty技术用于修复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9-01/09在青岛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体外培养并扩增健康成年雄性山羊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收集约3×107细胞,加入1 mL藻酸钠溶液重悬形成骨髓基质干细胞-藻酸钙凝胶材料。 方法:12只山羊用于制备膝关节股骨髁大面积骨软骨缺损模型,骨髓基质干细胞-Mosaicplasty组使用自制Mosaicplasty 器械,植入直径2 mm骨软骨柱镶嵌充填缺损,以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藻酸钙凝胶填充残余缺损和部分供区。Mosaicplasty组单纯用Mosaicplasty修复骨软骨缺损。对照组单纯制造缺损不修复。 主要观察指标:①大体观察:术后4,8,16周分别切开关节观察修复效果。②组织学检查:术后16周取修复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③电镜观察:取16周修复组织行透射电镜检查。 结果:术后16周时骨髓基质干细胞-Mosaicplasty组移植物固定牢固,关节面平滑,移植物间界限消失,新生软骨组织类似于正常软骨,4~16周修复效果逐渐改善,优于其他各组。光镜观察细胞-凝胶新生软骨组织与移植软骨结合紧密,新生软骨细胞排列规整,细胞外基质分布均一。对照组无明显修复。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修复新生组织中细胞形态类似软骨细胞,细胞存在于排列紧密的纤维网格中,基质丰富。 结论:使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藻酸钙凝胶材料复合Mosaicplasty技术可促进骨软骨整合,改善其修复效果。 关键词:Mosaicplasty;骨髓基质干细胞;藻酸钙凝胶;组织工程;软骨;缺损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10  相似文献   
52.
不扩髓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②方法 采用胫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6例。③结果 41例获1年以上随访,全部愈合,以Johner等评分标准,优33例,良8例。5例失随访。④结论 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3.
①目的 探讨马尾圆锥肿瘤的临床及手术特点。②方法 56例病人行手术治疗,其中马尾圆锥全部切除41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6例。手术标本均行病理检查。③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者46例(占82.1%)。病理诊断以神经鞘瘤、脊膜瘤、胶质瘤、皮样囊肿和脂肪瘤多见。④结论 马尾圆锥肿瘤多为良性,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对各种不同的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4.
目的在中国青岛地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探讨白细胞介素-1B(-31C/T、-511C/T、+3954C/T)及其拮抗基因IL-1RN基因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就诊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经临床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216例患者和23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排除既往有膝关节外伤史、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IL-1B的-31C/T、-511C/T、+3954 C/T位点及IL-1RN的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骨关节炎发病风险的关系。 结果骨关节炎组中IL-1B-511CT、IL-1B+3954C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B-511CT χ2=2.034,P=0.026;IL-1B+3954CT χ2=5.526,P=0.017),IL-1B+3954C/T位点未发现TT基因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的纯合子相比,杂合子-511CT、+3954CT基因型与骨性关节炎高风险发病率具有相关性[IL-1B-511CT,OR=1.89,95%CI(0.56,1.39),P=0.026;IL-1B+3954CT,OR=2.51,95%CI(1.18,5.35),P=0.017]。骨关节炎组和对照组在IL-1B-31C/T位点及IL-1RN基因型分布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IL-1B-511TC、+3954CT基因型人群可能增加对膝骨关节炎的易感性,而IL-1B-31C/T, IL-1RN*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膝骨关节炎遗传易感性不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背景:多孔涂层钽金属棒系统是专一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型内植物系统,其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可为塌陷前股骨头提供必要的软骨下骨支撑,同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采用微创方式置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的:评价多孔涂层钽金属棒系统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自2008-05/2010-06对22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施行多孔涂层钽金属棒系统固定治疗。其中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39.5岁。病变分期中Ficat Ⅰ期3例,Ficat Ⅱ期19例。单侧17例,双侧5例。置入前髋关节症状以疼痛和跛行为主,Harris评分平均52.5分。 结果与结论:置入后随访2-25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内植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内X射线检查未发现明显股骨头塌陷及囊变区扩大等病变进展迹象,患者疼痛、跛行等症状缓解明显。终末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5.5分,与置入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主观满意度:优17例,良3例,中2例,总体优良率91%。结果可见多孔涂层钽金属棒系统置入治疗Ficat Ⅰ、Ⅱ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56.
儿童股骨颈骨折主要为车祸伤及坠落伤所致,虽在儿童骨折中并不多见,但如治疗措施不当,将引起严重的后果。过去采用牵引或斯氏针、螺钉固定,因牵引未必能复位,内固定无明显加压作用,骨折端有缝隙、效果并不确切。本院自1998年4月~2000年4月共收治儿童股骨颈骨折14例,其中11例采用AO空心松质骨螺钉固定,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应用大直径陶瓷/陶瓷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3年内收治的2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实施单侧大直径陶瓷/陶瓷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53.5岁。平均随访26个月,手术前后评估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进行X线检查评价假体位置情况及主观满意度调查。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监测患者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影像学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术前50.7分改善为术后91.2分,优良率为95.7%,总体满意率为95.7%。手术前后及随访时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大直径陶瓷/陶瓷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获得较好的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58.
骨软骨缺损是指同时有软骨下骨和软骨的复合缺损,重建坚强的软骨下骨支撑和光滑的软骨面对于远期效果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59.
60.
骨软骨缺损是指同时有软骨下骨和软骨的复合缺损,重建坚强的软骨下骨支撑和光滑的软骨面对于远期效果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