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弯患儿初诊时胸椎矢状面形态对支具治疗期间侧弯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70例接受规范化支具治疗的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弯患儿资料.测量初诊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初诊胸椎后凸角,并记录初诊时的年龄、Risser征、月经状态等参数.分析末次随访时的侧弯变化情况,末次随访Cobb角大于初诊5°以上或治疗期间接受矫形手术者定义为支具治疗失败,其余为治疗成功.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支具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患儿初诊时年龄平均为(12.6±1.2)岁,主弯Cobb角平均为30.2°±5.5°,随访时间平均为(2.7±1.1)年,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平均为29.6°±8.0°.支具治疗失败患儿19例(27.1%),成功51例(72.9%).卡方检验发现支具治疗失败组以月经初潮未至、低Risser 征(0~1级)以及低初诊年龄(10~13岁)居多.Logistic同归分析表明月经初潮未至(OR=21.162,P=0.007)是支具治疗后侧弯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而胸椎后凸形态与侧弯进展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通过早期规范化支具治疗,大部分脊柱侧弯进展可得到控制.患儿的生长发育状态是影响支具疗效的重要因素,而初诊时胸椎矢状面形态与支具治疗期间侧弯的进展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索肿瘤长径>8 cm的巨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中质子部分立体定向消融推量放疗(P‐SABR)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收集既往应用光子P‐SABR治疗的9例巨块NSCLC的定位影像。在光子肿瘤推量靶区(光子GTVb)基础上逐步外扩,直到重要危及器官受量达3.0 Gy/次时停止,形成质子肿瘤推量靶区(质子GTVb),质子GTV、CTV范围同光子,分别制订光子固定野调强放疗(光子FF‐IMRT)、光子容积调强弧形治疗(光子VMAT)、质子调强放疗(IMPT)计划。对比不同治疗技术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光子GTVb和质子GTVb占GTV体积比分别为25.4%±13.4%和69.7%±30.0%(P<0.001)。光子IMRT、光子VMAT、IMPT的CTV平均剂量分别为(76.1±4.9)Gy、(78.2±3.6)Gy、(84.7±4.9)Gy,生物有效剂量(BED)≥90 Gy所包含肿瘤占GTV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70.7%±21.7%、76.8%±22.1%、97.9%±4.0%,质子较光子P‐SABR计划显著提高了靶区剂量及BED(P<0.05)。质子较光子计划还降低了危及器官受量,其中光子FF‐IMRT、光子VMAT和IMPT的双肺V5 Gy分别为49.2%±22.0%、56.8%±19.0%和16.1%±6.3%(P<0.001)。结论 质子P‐SABR较光子可在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情况下,扩大肿瘤推量靶区范围并提高肿瘤内BED,有望进一步提高巨块NSCLC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了解市售元胡止痛胶囊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建立铅、镉、砷、汞、铜及铬等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建立的方法回收率在91.2%~111.2%之间,精密度实验RSD均小于5%,各元素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测定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元胡止痛胶囊中铅、镉、铜含量有不同程度超标,砷、汞、铬含量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现行的元胡止痛胶囊质量标准还需建立铅、镉、砷、汞、铜及铬的含量限度。本方法所建立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方法为元胡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胸廓成形术对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脊柱外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胸弯Cobb角大于70°伴有肺功能障碍的脊柱侧凸且有完整资料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例,女18例;年龄11~34岁,平均18.8±6.2岁;术前Cobb角70°~140°,平均101.0°±19.9°。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手术和凸侧胸廓成形术。术前、术后3个月和2年时应用肺功能检查(PFT)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分析肺功能变化率与术后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侧凸Cobb角矫正至53.0°±20.9°,平均矫正率为49.2%。随访3~24个月,平均12.8个月,与术前肺功能参数相比,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肺活量(VC)下降了15.0%,VC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VC%)下降了15.8%,用力肺活量(FVC)下降了16.5%,FVC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VC%)下降了17.3%,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了12.7%,FEV1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下降了13.1%,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8例患者随访时间达到2年,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肺功能参数略高于术前的基础水平,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肺功能参数(VC、VC%、FVC、FVC%、FEV1、FEV1%)变化率均与手术后的恢复时间成正相关。结论:严重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同时进行胸廓成形术后肺功能在近期内会明显下降,但是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肺功能逐渐回到术前基础水平。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对下颌颏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的比率及合并髁突骨折常见部位和合并髁突骨折的常见致病原因,并对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下颌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以及乌海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均存在下颌骨颏部骨折的病例107例进行回顾性分组对照研究。结果:下颌骨颏部骨折107例,合并髁突骨折的有62例;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的有20侧,合并髁突颈部骨折的有41侧,合并髁突下骨折的有18侧;男65侧,女14侧;致伤年龄≥18岁共62侧,<18岁共17侧,≥18岁髁突颈部骨折33侧,<18岁髁突颈部和髁突囊内骨折各8侧;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交通伤26例,坠落伤16例。结论:下颌骨颏部骨折最易合并髁突骨折,其中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合并髁突骨折的病例中髁突颈部最常见,与性别无相关性,但髁突骨折部位与年龄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了解高等中医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为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做好服务工作,是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在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教育能力4个方面对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立足图书馆提出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57.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少见,常见于岩尖部和中耳腔,其发病源于胚胎期的外胚层在两层融合过程中上皮残余未消失,日后逐渐增生发展形成的肿块.本文就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6月-2009年5月间重症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全组治愈117例,死亡9例,各种并发症32例,平均治愈时间27d。结论:重症胰腺炎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3在我院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64例,根据内听道外瘤体的直径,分为A组(n=27)和B组(n=37),其中A组为肿瘤直径30mm的中小型听神经瘤患者,B组为肿瘤直径≥30mm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观察2组患者手术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面神经保留等情况。结果 A组和B组肿瘤全切率分别为92.59%和91.89%,2组肿瘤全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蜗神经解剖保留率为62.90%,明显高于B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面神经解剖完整保留率分别为96.30%和9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0%和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优秀率为100.00%,B组为9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听力水平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中小型听神经瘤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