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院1994年 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者76例,其中22例死亡,死亡率达 28.9%.故应引起神经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75例开颅术后颅骨缺损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手术方法及所出现并发症。方法对75例颅骨缺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出现脑内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5例,皮下积液9例,其中脑内血肿1例及硬膜外血肿1例。再次行血肿清除术,未出现感染及钛网外漏等情况全部患者均一期愈合,修补术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及神经功能障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达到解剖复位,外形美观对称,恢复颞肌的咀嚼功能,且钛网固定可靠。出现并发症少,未发生修补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53.
王某某,女,74岁,病例号:1247492,以“间断性上腹痛30年,腹痛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2d”于2005年4月9日急诊收住我科.30年前因“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高血压病史3年,糖尿病史2年,冠心病史1年.入院查体:T38.2℃,BP 165/96 mmHg,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未及肿物,无皮肤瘙痒,大便颜色黄色.  相似文献   
54.
头外伤后脑梗死临床少见,我院1989年1月-2004年8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降低肝移植术后手术技术相关胆道并发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的手术技巧,以降低手术相关胆道并发症。方法 对8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腔静脉成形的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供肝肝总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端端吻合,供肝肝总管或胆总管与受者胆总管端端吻合,未置T管。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移植肝是否出现胆道并发症。结果 1例术后5个月发生肝门分叉处胆管狭窄,经球囊扩张后效果不佳,再次手术行胆管狭窄成形术后治愈;其余患者未发生胆漏、吻合口狭窄、胆泥或胆道结石、肝门部胆管狭窄、胆管炎、胆汁瘤、粘液囊肿及十二指肠乳头功能异常等胆道并发症。结论 注重供肝的灌洗和修整,提高肝动脉吻合和胆道重建技巧,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的胆汁淤积型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术后1~3个月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及胆汁酸水平升高,并伴有明显神经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胆管吻合口通畅,胆管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也未发现移植肝动脉病变.移植肝组织活检提示肝内胆汁淤积、胆栓形成.停用或减量使用FK506,同时行内镜下胆管内引流(ER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及球囊胆道扩张术引流,并辅以护肝及抗炎治疗.结果 4例患者经ERBD或ENBD治疗,3个月后黄疸消退,血清转氨酶及胆管酶逐步恢复正常;1例经上述治疗3个月,未见明显好转,后行3次PTC及球囊胆道扩张术引流,于术后9个月血清转氨酶及胆管酶逐渐恢复正常,黄疸消退;1例上述治疗无效,接受再次肝移植.结论 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的胆汁淤积型肝损害一般发生在用药后1~4个月,应与移植肝缺血性胆道病变相鉴别,治疗方法主要是停用或减量使用他克莫司,早期行胆道引流术,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并辅以护肝、抗炎等治疗.  相似文献   
57.
我院1996年8月-2003年1月共收治各种类型的脑积水32例,均施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分析胰体尾癌的诊治经验和影响手术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3— 0 1~ 2 0 0 3— 0 1收治的 4 2例胰体尾癌的诊治情况 ,并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 ,对胰体尾癌的切除性和根治性进行评估。结果 :4 2例胰体尾癌的切除率为 5 7% (2 4 / 4 2 ) ,根治率为 4 3% (18/ 4 2 ) ,手术病死率为 2 %。TNM早期无消瘦、影像学检查无血管浸润和(或 )远处转移者具有较高的手术切除率 (P <0 .0 5 )。结论 :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胰体尾癌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介绍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内置管外引流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在空肠和胰腺吻合前,于主胰管内置放导管,在空肠内穿行约30厘米后穿出空肠引出体外,将胰液外引流。结果 7例患者均未发生胰瘘。结论 胰管内置管将胰液外引流,一方面减少了吻合口处肠内容物,同时也降低了该处肠管内的压力;另一方面将胰液引出体外,避免了胰酶对吻合口的自身消化,吸效的防止了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60.
本文用干涉差显微镜检查大鼠循环血中“痘痕”红细胞百分数评价脾功能,切脾组与脾动脉结扎组或正常对照组所测值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痘痕”红细胞是测脾功能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对临床了解脾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