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组织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以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人宫颈鳞癌组织石蜡标本67例,进行CD34/过碘酸雪夫染色(PAS)双重染色检测是否存在VM;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VM与HIF-1α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特征。另随机选择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手术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VM和HIF-1α阳性率分别为38.81%(26/67)、64.18%(43/67),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宫颈鳞癌组织中VM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HIF-1α阳性率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与HIF-1α呈正相关(r=0.339,P<0.05)。结论 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VM、HIF-1α高表达可能促进VM的形成,可能共同促进宫颈鳞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社康中心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一般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运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社区管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治疗率及病情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HPLC-DAD法分析大黄甘草汤剂和煎膏剂中12种药效组分。方法采用HypersilGol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体积流量0.8 mL/min,进样量20μL。二蒽酮类(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时间25 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0 nm),蒽醌类(流动相:乙腈–0.1%磷酸,时间40 min,柱温20℃,检测波长254 nm),黄酮类和三萜类(流动相:乙腈–0.2%甲酸,梯度洗脱,时间55 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276、370 nm)。结果 2种二蒽酮类(番泻苷A、番泻苷B)和5种蒽醌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在汤剂中明显低于煎膏剂。而三萜类(甘草酸)和3种黄酮类(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甘草素)的含量在汤剂中高于煎膏剂,特别是甘草苷。煎膏剂中12种成分的总量与汤剂相当。结论煎膏剂的制备方法可能更利于大黄中二蒽酮类和蒽醌类成分的溶出或延缓了二蒽酮类成分的分解,同时抑制了甘草中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的溶出或加快了这些成分的分解速度。由于二蒽酮类和蒽醌类是本方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成分,且是君药大黄中主成分,因此大黄甘草煎膏剂可能比汤剂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钙视网膜蛋白在小儿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确诊小儿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症患儿术前直肠黏膜活检标本中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情况和HE染色结果、根治术或造瘘术后病变段钙视网膜蛋白表达情况和病理检查HE染色结果。结果①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中术前直肠黏膜活检检查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在所有病例中阴性表达11 1/114例,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112/114例;根治手术后痉挛段肠壁中钙视网膜蛋白均呈阴性表达133/133例,HE染色未见神经节细胞133/133例,而在扩张段的肠壁中钙视网膜蛋白的表达均呈阳性表达133/133例,HE染色可见发育正常的神经节细胞133/133例;②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症中术前直肠粘膜活检钙视网膜蛋白表达阴性4/4例,HE染色见到发育不良神经节细胞1/4例,其余3例均未见到神经节细胞;根治术或造瘘术后病变段钙视网膜蛋白表达阳性42/42例,HE染色见到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或减少42/42例。结论钙视网膜蛋白染色可以作为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诊断依据之一,但仍然有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可能,特别是在术前直肠粘膜活检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我科阑尾炎术后患者两种体温计测量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探讨阑尾炎术后患者出现外科吸收热的患者使用非接触红外额温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入住我科的35例阑尾炎术后13 d的患者进行体温测量比较,对同一研究对象序贯采取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和使用非接触红外额温计测量额温温度,记录两种测量方法所测温度值以及即时采集同一患者的脉率。结果非接触红外额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各时间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2:003 d的患者进行体温测量比较,对同一研究对象序贯采取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和使用非接触红外额温计测量额温温度,记录两种测量方法所测温度值以及即时采集同一患者的脉率。结果非接触红外额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各时间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2:0022:00的6个时间点,凡是出现体温升高时间点的体温值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非接触红外额温计测得数值绘制的体温单曲线平缓,与脉率曲线无正相关。而水银体温计绘制出的体温单能够清晰的显示外科吸收热或者体温特异性升高的热型。与脉率曲线升高成正比。结论非接触红外额温计不能简单的应用于阑尾炎术后患者体温的测量,在发现体温略有升高时一定要用水银温度计复测体温,保证得出准确的体温值,以此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例临床表现酷似假性湿疣的HPV感染的临床及HPV分型特点.方法 检测12例有非婚性接触史临床表现为外阴假性湿疣的女患者,以反向杂交法检测活检或局部刮除物中HPV核酸扩增并分型.结果 12例HPV全部阳性.12例患者中共查出13种HPV亚型.其中3种低危型11、42、43,10种高危型16、18、31、33、35、39、51、52、58、59.每例患者至少有1种以上高危HPV亚型.4例患者为1种HPV亚型的感染,6例患者为2种HPV亚型的感染,另有两例分别有3或4种HPV亚型的感染.结论 在临床表现为假性湿疣患者中有可能包含高危型HP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介导内吞作用的衔接蛋白epsin 3(EPN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为深入研究EPN3的调控模式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分别运用GEPIA和GEDS数据库分析EPN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SMART和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EPN3基因甲基化和拷贝数变异与其表达水平的关系;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EPN3相关的共表达基因集进行GO富集和通路分析;运用BioPlex蛋白互作数据库分析EPN3在HCT116细胞中的蛋白作用网络。为了对EPN3进一步验证,我们收集13对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癌组织标本,用Real-time PCR检测EPN3 mRNA表达;并通过敲减EPN3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 GEPIA、GEDS、SMART和cBioPortal等数据库分析显示,EPN3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1)。其表达水平与甲基化和拷贝数变异相关。EPN3相关基因的富集结果显示主要与细胞黏附相关。EPN3与UBB、CCDC130、TNFAIP1、PHGDH、EPN2等构成的蛋白相对作用网络与蛋白泛素化有关。Real-time PCR结果显示,EPN3在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通过沉默EPN3可以抑制HCT116和HT29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和迁移能力。 结论 EPN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细胞黏附和蛋白泛素化等生物学过程有关,敲低EPN3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和HT29的增殖、集落形成和迁移等过程。  相似文献   
18.
炭疽杆菌芽胞染色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结构 ,不同种类的细菌其芽胞的形态、染色和位置等有较大差异 ,因此直接观察细菌的芽胞可作为鉴定细菌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芽胞染色方法很多 ,但这些常规方法用于炭疽杆菌芽胞染色 ,效果总是不很满意。我们通过用微波多次加热菌液 ,对炭疽杆菌芽胞常规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1石碳酸复红染液 :取碱性复红酒精饱和溶液 1 0ml,加 5 %石碳酸水溶液 90 ml。 2 95 %酒精 ;3美兰染液 :取2 %美兰酒精饱和溶液 3 0 ml,加 0 .0 1 %KONa水溶液 1 0 0 ml。4炭疽杆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f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评估价值及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并与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体征者48例占46.2%,MCV异常者79例占76.O%,SCV异常者96例占92.4%。与正常值相比[潜伏期:腓总神经为(3.77&;#177;0.98)ms,胫神经为(5.0&;#177;0.5)ms,腓肠神经为(3.07&;#177;0.28)ms;MCV:腓总神经为(47.3&;#177;3.9)m/s,胫神经为(42.9&;#177;4.9)m/s,SCV:腓肠神经为(33.9&;#177;3.25)m/s],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末端潜伏期明显延长[腓总神经为(5.27&;#177;1.33)ms,胫神经为(6.14&;#177;1.25)ms,腓肠神经为(4.98&;#177;0.67)ms],MCV和SCV明显减慢[腓总神经MCV为(36.43&;#177;7.28)m/s,胫神经MCV为(36.07&;#177;8.82)m/s,腓肠神经SCV为(22.87&;#177;4.12)m/s],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4.231~7.513.P&;lt;0.01)。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周围神经MCV和SCV异常率越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值负相关(r=-0.802.P&;lt;0.01)。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神经异常明显于运动神经,且病程越长、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血糖控制越不理想,周围神经传导速度(peripheral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越慢,神经病变越重。  相似文献   
20.
川产贝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开强  吴卫  郑有良  代勇  向丽  廖凯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7):2149-2154
目的:为阐明川产贝母资源间亲缘关系提供更多证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川产10个种1变种共19份材料进行分析,采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相似系数,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从35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1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在19份供试材料DNA中共扩增出17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3条,占86.8%.材料间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569~0.85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均可区分开,并聚为4组.第1组包括川贝母、甘肃贝母、长腺贝母和短丝贝母,第Ⅱ组由暗紫贝母和浓蜜贝母组成,槽鳞贝母、浙贝母、瓦布贝母和梭砂贝母聚为第Ⅲ组,湖北贝母单独为第Ⅳ组.试验结果还表明,来源于同一地区的多数川产贝母材料可分别聚在一起.结论:ISSR标记适用于川产贝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但药典收载的川贝母药材的4种基原植物种间及其与其他川产贝母属各物种间尚不能仅通过采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分子鉴定.此外,ISSR聚类结果同川产贝母资源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