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21.
背景:要获得满足临床需要的肌源性干细胞,体外筛选和扩增已成为关键环节.目的:拟建立稳定高效的成年大鼠肌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方法:成年SD大鼠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取骨骼肌,采用Ⅺ型胶原酶、Dispase和胰酶消化法获得肌源性干细胞,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记录细胞生长曲线,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接种密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原代肌源性干细胞体积较小,贴壁缓慢,折光性较好,多呈球形、梭形或纺锤形,增殖缓慢.传代培养后,加入含体积分数为20%血清浓度的完全培养基,以1×109L-1密度接种时活细胞数量最多,为适宜接种密度,传1~4代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为desmin(+),CD34(+),CD45(-),Sea-1(+),证实通过体外原代培养获得了高纯度的肌源性干细胞,并成功扩增.  相似文献   
22.
陈锦  叶锦  王晶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843-2843
尿道下裂、隐匿性阴茎、包茎、包皮过长等阴茎部位术后患者在卧床或走动过程中,由于手术部位敏感,往往会因为被服、衣裤等与手术伤口摩擦、碰触引起疼痛,甚至会造成出血或者感染,给患者心理带来恐惧感,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这种现象在儿童中表现尤为突出。我院设计的阴茎伤口保护器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制一种便于伤口冲洗废液收集引流的装置。方法收集引流装置由接收冲洗废液的敞口容器、可升降支架和底座组成。容器采用塑料材质加工制作而成,包括盆体、冲洗废液出口、倒液管和U型豁口。U型豁口便于托住患者四肢,容器的敞口正对伤口,冲洗过程中废液直接从敞口流人容器内,即可实现对冲洗废液进行收集及引流的目的。支架和底座采用铝或不锈钢材质,可升降支架通过底座上的按钮可自动调整容器的高低,适用于冲洗治疗时将肢体放于舒适的位置。结果临床应用于低压大流量流水冲洗16例次,超声清创冲洗35例次,冲洗时间2~7min,均一次完成引流液收集,避免冲洗废液的流溢造成被单污染,保证冲洗治疗的连续性,患者感觉舒适。结论可移动升降式伤口冲洗废液引流装置解决了伤口冲洗过程中废液的收集引流问题,加强了病房管理,不影响治疗的连续性,提高了医护效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1210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3d~6个月并发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17例,给予加压止血、双静脉通路输液维持血容量、交叉合血等对症处理,做好手术抢救准备。结果17例患者立即行移植肾切除手术,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排斥反应是引起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移植肾切除术是对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以及严重感染导致无法修补的移植肾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护理上加强术后排斥反应的观察尤为重要,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偶发性肾脏小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方法及对肾脏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对25例〈4cm的肾脏肿瘤患者施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结果2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5~150min,平均87min;热缺血时间15~35min,平均24min;出血量50~350ml,平均230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9d;术后无肾脏继发出血、漏尿等需要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30个月,均无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对分期为T1a期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长期的肿瘤控制效果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6.
美国健康孩子联盟发布一项孕妇吃鱼的新方案。该联盟推荐孕期、哺乳期和产后妇女应每周至少吃12盎司的海鲜,尤其是油性大的海鱼,如鲑鱼和沙丁鱼。12盎司中的6盎司来源于长鳍金枪鱼,营养小组的14名科学家所推荐的方案与许多其他国家的科研小组及政府的推荐方案一致。该营养小组强调ω-3脂肪酸对孕妇的重要性,因其有利于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27.
CpG-ODN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佐剂CpG-ODN预防膀胱肿瘤复发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骨髓分离法分离小鼠树突状细胞(DCs)并培养鉴定,应用BCG、CpG-ODN刺激DCs,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经骨髓分离法培养的DCs经BCG及CpG-ODN刺激后具有典型DCs的形态及表型,IL-12含量均明显增高(P<.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L-10含量BCG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1),而CpG-ODN组刺激DCs后IL-10无明显变化(P>0.05),non-CpG-ODN刺激DCs后与对照组比较IL-12、IL-10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CpG-ODN刺激DCs引起的IL-12升高具有序列特异性.结论 CpG-ODN可诱导DCs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L-12,对Th2型细胞因子IL-10影响很小,比BCG更能调节免疫应答向Th1型转换,可能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GFP-BRP44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初步预测BRP44的功能.方法 构建BRP44与GFP的融合表达真核载体,脂质体介导法转染高表达该基因的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BRP44进行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 成功构建GFP-BRP44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BRP44融和蛋白在LNCaP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有表达.与单纯GFP相比,融合蛋白在细胞质的表达相比细胞核更强.功能预测提示基因BRP44可能是一个受oct-1等转录因子调控,主要在细胞线粒体发挥基因调节作用的可溶性蛋白.结论 BRP44蛋白可能主要在细胞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病理形态特征和血管生成情况,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培养T24细胞,通过皮下接种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并于肿瘤生长至直径0.2~0.3cm、0.5~0.8cm、1.0~1.5cm时切除肿瘤,利用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形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CD31阳性细胞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动物接种后7~10天可见肿瘤生长,4周时肿瘤直径可达1cm以上,此后肿瘤生长速度下降。切片HE染色可见肿瘤形态与人体肿瘤存在一定差异;较大肿瘤表面可见明显的血管增生及中心坏死液化。直径0.2~0.3cm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小于较大体积肿瘤(P<0.01)。结论:动物模型肿瘤与人体肿瘤之间尚存在一定差异,有待深入研究,使其能更好地模拟人体肿瘤。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白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庆地区膀胱癌人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自重庆地区的膀胱癌组患者210例和健康对照组人群20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IL-23R rsl10889677位点SNPs并分析其与膀胱癌的关系。结果 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存在三种基因型(AA型、AC型和CC型),在膀胱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5,P0.01);膀胱癌组携带等位基因A的频率(75.71%)明显增高对照组基因型(6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8,P0.01,OR=1.952,95%CI(1.451~2.620)]。结论 IL-23R rs1088967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膀胱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